来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


正月初九,山西青铜博物馆“臻藏晋显——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开展首日,展厅里人头攒动。游客选中电子地图上的解州关帝庙,可俯仰庙外,在全息影像里移步换景;或近探庙内,饱览古建的建造制式。


资料图片

  “我们去过那里,怎么感觉虚拟古建比实景还漂亮?”游客杨女士很好奇。“采用现代测绘和地理信息技术,山川、河流、楼宇、古建都被放入地理基准点,再‘贴’上遥感卫星拍摄的照片,生成的影像分辨率达0.2米。”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数据中心副主任贾晓亮揭开谜底。

  “蛇年春节期间,走红网络的‘跟着悟空游山西’文创地图就是我们负责设计的。”贾晓亮介绍,节后开工,大家正加班加点以纸质地图为母本,加快打造“山西古建地图”微信小程序。

  如何让游客获得沉浸式的古建游览体验?“既要有好料,还得会烹调。”贾晓亮笑着打了个比方——数据组成了制作文物古建实景三维场景的“原料包”,然后再转化为与虚拟引擎软件相匹配的格式,渲染生成四季变化、光影变幻等环境场景,最后将处理好的数据整体“打包”,输入文物古建沉浸式体验平台。

  “目前小程序的页面和程序设计已基本完成,正在走57个景点的资料质检和审核等流程。”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第三测绘院院长李建伟说,“我们加把劲,让‘山西古建地图’微信小程序尽快与大家见面。”


报道来源:《人民日报》2025.2.7 第6版

人民日报记者 宋飞、马睿姗

版面责编:张彦春、刘涓溪、曾亦辰

本期责编:刘莉莉、罗彦、任彤彤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一撇一捺】,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