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坚守里的“年味”
铜川日报记者 王艳
新春佳节,当人们回家团圆、聚会访友时,总有这样一群人扎根一线,坚守岗位,传递出别样的年味和温暖。
1月29日,大年初一,清晨6点,耀州区文营东路树上的红灯笼在寒风中摇曳,59岁的环卫工人宋芝贤正弯着腰,仔细清扫着路边的垃圾。这是她的第3个“马路春节”。
大年初一,环卫工人宋芝贤在耀州区文营东路骑着保洁车,巡回保洁。
“我们按照排班表轮到谁是谁,今年我是除夕夜班和初一上午班,去年初一、前年除夕我也正常上班。”宋芝贤一边麻利地将垃圾倒入保洁车,一边加快了清扫速度。“得赶紧收拾完,让大家初一出门时能看到干干净净的马路。”
上午9点,宋芝贤完成了最后一段路的清扫工作。她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任何垃圾后,从保温盒里掏出新年的第一顿饭。“我将就着吃点,下午一点下班了回家包饺子!”她笑着说道。
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他们穿着新衣,蹦蹦跳跳地走在宋芝贤刚刚清扫过的街道上……
1月30日,大年初二,晚上8点,气温降至零下十摄氏度。市公安局新区分局巡特警大队阳光广场动中备勤点,巡特警队员聂勇在岗哨上,手握盾牌,目视前方,笔直地站在寒风中。
半小时后,他手脚僵硬地回到执勤车。“春节期间我们全员都在值勤,坚守岗位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聂勇说着,从执勤服里掏出手机,画面定格在妻子发来的视频上:四个月大的孩子穿着火红的拜年服,正攥着玩具对着镜头咿咿呀呀,背景音里岳父岳母的笑声清晰可闻。
大年初二,市公安局新区分局巡特警大队阳光广场动中备勤点,巡特警队员聂勇坚守在岗哨上。
原本大年初二是陪妻子回娘家的日子。“我爱人前几天知道我要执勤,把我警服上的警号擦了又擦。”聂勇用手在屏幕上摸了摸孩子的笑脸。“阳光广场这一片人流量大,小朋友和父母走散、游客找不见停车场、老人在长椅上落东西……越是过节,越要让大家安心,我守护‘大家’,我爱人守护‘小家’!”
稍作休息整理好装备,聂勇和同事又踏上了巡逻路。此刻,他们的身后,广场中央的巨型蛇年春节灯组照亮了夜空,三三两两的市民正围着灯饰拍照,欢声笑语和喜庆的音乐声交织在一起。
1月31日,大年初三,清晨6点多,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儿科住院病区,医生曹振龙把听诊器握在手里焐了焐,贴到孩子胸前凝神细听……查房记录本上,住院患儿的信息密密麻麻。
大年初三,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儿科医生曹振龙在为患儿诊治。
今年,是他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第7个春节。“春节期间,我们儿科医生是24小时在岗,保障患儿就医需求。”曹振龙说,“大部分症状较轻的病人都回家过年了,剩下的病情偏重无法出院的患儿,更需要我们的细心照护。”
“我是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是我的本职工作,但还是希望最好没有患者,这样大家都平平安安。”当问及蛇年新春愿望时,曹振龙说。
当天上午8点,整整工作了24个小时的曹振龙,交接完班正脱白大褂时,接到在医院药房工作、春节期间同样坚守岗位的妻子发来了信息:路上注意安全,我们等你回家吃饭……
春节期间的铜川大地上,像宋芝贤、聂勇、曹振龙一样坚守在岗、默默付出的各行各业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奉献精神,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绘就了辞旧迎新之际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来源:铜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