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阿里地区村(社区)主干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塔元庄村参观学习。


图为噶尔县狮泉河镇加木村合作社分红现场。

冬日的阿里,寒气袭人,然而在狮泉河镇加木村的党员活动室里,却是暖意融融、热闹非凡。原来,这里正在召开村里的年终分红大会。村合作社经理洛桑达瓦首先向群众介绍了合作社2024年的运营及收益情况,随后按村民入股多少逐户发放分红款。看着手里的“真金白银”,村民们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此次共分红416万元,人均分红12671元,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更让大家看到了在党组织引领下合作社的发展潜力。”洛桑达瓦介绍说。

加木村合作社带领村民增收创收是阿里地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以党建为引领,实现产业兴旺的一个缩影。2024年,阿里地区紧紧围绕队伍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创新,扎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阿里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聚才强基,铸就党建队伍“钢铁军”

为进一步提升村(社区)主干的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2024年5月27日,阿里地区选派18名村(社区)主干赴陕西、河北省开展了为期20天的“蹲点式”培训。

培训期间,村(社区)主干积极主动融入新环境,认真学习当地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并不断总结学习成果。他们深知,这些收获将成为推动家乡发展建设的有力武器。

“赴河北的学习之旅,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更让我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知识。下一步,我将认真借鉴塔元庄‘新农村建设’经验,结合我们社区的实际情况,抓好党建工作,促进社区发展。”谈到那次外出培训,改则县鲁仁社区党总支书记达瓦次仁依然记忆犹新,对开展工作方向也更明确了。

过去的一年,阿里地区不断加强村(社区)干部文化素质提升工作,先后组织2批36名村(社区)主干赴陕西、河北两省先进典型村(社区)接受“蹲点式”培训;阿里地区职校组织3届67名村(社区)主干实施为期2年的学历提升工程,村干部能力素质得到提升、履职本领得到提高。

扎实推动基层党组织“扩优、提中、治软”行动,坚持应建尽建、应设尽设,在日土、札达县新建党组织12个,选配班子成员62名。坚持全覆盖、拉网式排查,精准识别认定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并采取定整改方案、定目标举措、定责任领导、定完成时限“四定”模式推动整改。跟进督促基层党组织全面提档升级,2024年,全地区有153个一般党组织提升为先进党组织、136个后进党组织提升为一般党组织。制发《阿里地区党建引领示范优秀基层党组织考核评比奖励办法(试行)》,向在服务大局中成绩突出的22个村(社区)党组织共发放奖金190万元,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效果更加凸显。

党建赋能,解锁基层治理“智慧锁”

“爷爷,我来看您啦。”每次去看望村里的石确老人时,普兰县霍尔乡帮仁村第一网格第一片区网格员措吉在进门时都会这样热情地招呼一声。

由于石确独自居住,身边无人照料,只要一有空,措吉都会前去照顾他。一次为石确老人送饭时,发现他的日常服用药已经用完,措吉第一时间到药房为老人买了药,确保老人按时用药。

作为网格片区的守护者,措吉始终坚持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她用脚步丈量网格,用服务凝聚民心,用责任守护平安,赢得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2024年,阿里地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机制,持续优化网格党组织设置,建立网格党组织461个,设立党小组709个,配备网格员483人,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注入“红色动能”。

同时,积极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组织开展城市社区工作者选任、聘任及招聘工作,累计聘用城市社区工作者80名,清退乡(镇)借调干部355人、清退率100%。开展村(社区)“滥挂牌”问题排查清理,持续为基层治理增添动力。深化革吉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典型经验和基层治理“四法”模式,推行“乡镇、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党员骨干”治理模式,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的基层治理格局。

红色引擎,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

近日,记者来到阿里地区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噶尔县狮泉河镇康乐新居社区走访。如今,这里已成为阿里地区城镇建设的样板标杆、致富增收的生动典范、安居乐业的鲜活榜样。

“为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社区党组织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结合社区实际,不断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新模式,最终确定了‘苗木种植+商铺出租’的特色发展模式。”康乐新居到村任职选调生王乐介绍说,“2024年,仅社区商铺出租一项就带来收益200万元。”

谈及未来,王乐眼中满是憧憬:“我们会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挖掘发展潜力,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更上一层楼!”

2024年,阿里地区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编印《阿里地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制度汇编》,制发《2024年阿里地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方案》,以扶持壮大集体经济为发力点,全面摸底14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和收益情况,申请争取中央财政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资金1960万元,重点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28个。

此外,阿里地区还持续深化干部驻村工作,按照“一县一个总领队、一乡镇一个临时党支部、一村(社区)一个驻村工作队”布局,共选派627名驻村干部下沉一线,在乡村发展、服务群众工作中彰显驻村担当。扎实推进从优秀村主干、乡村振兴专干中招录(聘)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工作,兑现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和业绩考核奖励2507万元、乡村振兴专干报酬1480万元,让农村基层干部苦有盼头、累有奔头、干有劲头。 (永青 达珍 洛桑旦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