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志伟
春节假期结束,许多人仍在怀念过年的美好,“身体在工位上,灵魂却仍留在家里”是不少人当前的状态。本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发布的一项有1002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显示,节后复工,36.8%的受访者表示已调整好进入工作模式,53.1%的受访者表示仍在调整适应中。
“我是腊月二十八晚上到家,初七下午返回北京的。在家的七八天时间感觉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假期就过完了,我现在还沉浸在过年的状态中。”山东的95后刘鑫今年回老家和父母一起过年,吃着父母做的饭菜,和他们一起打牌、看春晚,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离开家的时候很不舍,希望下次能聚得更久一点。”
今年春节假期,95后陈薇薇陪着父母去了厦门旅游,打卡了鼓浪屿、园林植物园等景点,几天玩下来,她觉得既开心,又有些疲惫。假期结束切换到工作模式,陈薇薇觉得有些难以适应,“好在刚开始上班,工作不是很多,还有时间能稍微调整一下。”
“这两天上班,效率比较低,如果不是特别着急的事情,很难完全进入状态。”在南京工作的李维明觉得,刚复工,整个办公室的氛围比较轻松,因为有的同事申请了休假还没有返工,所以有些工作暂时找不到人对接,工作节奏没那么快。
在合肥工作的00后王畅节后选择提前返程,调整生活节奏。“过年在家,每天和家人朋友打牌聊天,有时熬到凌晨一两点才休息,作息被打乱了,感觉身体有些疲惫,没能完全休息好。所以我买了大年初六的车票,提前返程,一方面避开人流量高峰,另外也能好好休息一天,把作息时间调整回来。”
春节假期结束后,大家是如何调整状态的?调查显示,71.2%的受访者选择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61.2%的受访者会清淡饮食,减轻身体负担,51.8%的受访者表示做容易上手的事情,先易后难,47.5%的受访者会进行适量的运动,恢复体力,还有19.0%的受访者选择提前返程,适应新节奏。
这两天下班后,李维明都会到健身房锻炼一个多小时,“主要是进行一些慢节奏的有氧运动,让身体慢慢恢复状态。”
刘鑫也列好了新一年的计划,在工作之余,多出门走走,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今年我打算学习网球,最近准备报个班,以新的状态开启新的一年。”
接受此次调查的受访者,男性占45.7%,女性占54.3%。00后占13.8%,95后占19.6%,90后占38.9%,85后占15.8%,80后占9.9%,其他占2.0%。
(应受访者要求,李维明、陈薇薇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