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最强钉子户”的新闻,真就印证了那句话:
不贪就不会穷啊。
江西金溪县修建206国道,全长13.78公里,总投资约4.6亿元。
只见一栋房子,屹立在就要通车的马路中间,房顶几乎与路面齐平。
车辆经过时,必须绕一个半圆形弯道,才能顺利通过。
从空中俯瞰,宛如一只眼睛镶嵌在马路中央,被当地居民戏称为“金溪之眼”。
也正是因此,房主老黄一家有了“最强钉子户”的称号。
为什么不愿意拆?
原因很简单,对政府给出的拆迁条件不满意。
起初,政府补偿老黄一家160多万,外加2个拆迁指标。
不过,拆迁指标无法一次性给出,只能在2024年与2025年各给一个。
线路上其他房子差不多也是这个标准,居民们很痛快地拿钱走人了。
但老黄心里却很不得劲儿。
“给多少拆迁款其实无所谓,重要的是2个拆迁指标。
不能一次给完,这哪行啊?我有两个儿子,先给谁都说不过去。”
所以,老黄要求政府必须一次性给完两个拆迁指标,不然说什么都不搬。
像这种拆迁的大工程,如何进行都有明确的规划。
指标是分批安排的,后面的批次还没有下来,如果独独给老黄一家开了后门,其他同意拆迁的人也上来闹怎么办?
但路也不能就因此不修了,还是得找老黄一家协商。
相关人员多次找老黄一家协商,好言相劝。
甚至到最后,还同意多给老黄一个拆迁指标的让步,而且都是非常好的地段。
但老黄的态度依然坚决。
“如果拆迁指标不能一次给,坚决不搬!”
政府跟老黄一家拉扯了3年,还是没有谈拢。
最终政府疲倦了,斗不过还躲不过?
行,算你狠,绕道总行了吧。
政府决定改方案,老黄一家听了,不以为然。
“好几亿的大项目,改方案划算还是满足我们家的要求划算?”
老黄一家想着,政府肯定是在吓唬他们,可不能上了这个当。
结果让他们傻眼了。
为推进项目进度,政府采取避开老黄家宅子,将其夹在中间,从两侧绕行进行施工。
这不绕不要紧,一绕行,旁边的地方又不够了。
冲到了旁边三户的房子。
谈判人员随即上门对三家进行沟通,一家赔偿一百多万加拆迁指标。
本来觉得福源与自己无关的三家听闻此消息,顿时喜出望外,怕中途出变故,二话不说当场就签了合同,“金溪之眼”就此形成。
后来,高速公路建成了,三家邻居也拿着钱换了大房子,过上了舒舒坦坦的生活。
可是,可是可是....
老黄一家终于慌了。
谁能想到,政府宁愿花更多的钱也不愿满足他们的要求?
住在马路中间,噪音大、尘土飞扬不说,出行更是不方便。
不但如此,“金溪之眼”的名气也逐渐在当地蔓延开来。
很多人前去围观打卡,把一家子人折磨得苦不堪言。
新闻上报道,刚传出老黄家要拆迁的消息时,村里人无不羡慕。
老黄家条件不好,前几年靠卖豆腐维持生计。
因为拆迁变成了百万富翁,运气简直没谁了。
而现在,村里人提及老黄一家都是摇头:
“撞大运了,没把握住。”
他们本来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改变命运,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还因为打官司请律师,花了将近10万的费用。
如今这条路已全面竣工,正式进入试通车阶段,老黄一家的事再次被媒体报道了出来。
现状曝光,令人唏嘘。
面对记者采访,老黄一家捶胸顿足:
“后悔了!感觉跟赌博输了一样!”
可惜,这个世界没有后悔药。
想要多点赔偿是人之常情,但人贵有自知之明。
老黄一家所处的位置很偏僻,能拆迁说是烧高香也不为过。
否则,邻居们又怎么可能答应的那么痛快?
偏偏老黄一家不知足,试图拿捏政府。
作为征收的一方,对钉子户的诉求并非给不起,而是不想给、不能给。
这是一种态度,如果什么都妥协,那还怎么发展?
老黄一家沦落到今天,归根结底,都是贪婪造成的。
贪婪的人性,总是愚昧的。
人一旦贪过了头,就注定一无所有。
还记得广州那个张口就是1500万的钉子户吗?
她姓梁,与老黄一家如出一辙,为自己的贪婪和倔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2010年,广州市承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市政部门决定建一座横跨珠江的“海珠大桥”。
梁女士家在大桥关键位置上,被列入了拆迁范围。
30平方米的破旧房屋,能拿到24万赔偿款,还能住上80平方米以上的新房。
要知道,那可是2010年啊!
新房外加24万的赔偿款,说是一夜暴富也丝毫不为过。
周围邻居乐开了花,纷纷憧憬着搬进新房子的美好生活。
但梁女士不愿意,给出的理由是安置房虽然又新又大,但风水不好,会影响一家人的气运。
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听到后,赶紧在广州海珠区宝岗大道找了一个风水不错的房子。
可梁女士还是不愿意。
原因是小区旁边有一家医院,不吉利。
拆迁办的工作人员很无奈,但工程迫在眉睫,只能继续找。
他们带着梁女士看了很多房子,可梁女士对每套房子都能说出不同的缺点:
繁华地段的灯光太亮、市街太吵,影响休息;僻静的地段交通不方便…
好不容易能找到折中一点的地段,梁女士又嫌弃空气不好,影响身体健康。
最后,相关人员带着她去荔湾区的海景房,那可都是别墅啊!
谁能想到,梁女士还是不满意。
“房子确实很不错,但我有风湿,不能靠海而居。”
接着,又说自己家在大桥中心位置上,话里话外的意思,显而易见。
工作人员被气笑了。
合着是觉得给得不够多啊!
沟通过后,政府表示愿意赔偿梁女士200万。
谁知道,面对巨额赔偿款,梁女士依然不为所动。
赔偿款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高。
最终,政府开出了800万的赔偿款!
2010年,30平方米的老房子,赔偿800万,说是天价赔偿款也丝毫不为过。
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下梁女士总该满足了吧?
谁知道她又狮子大开口,说没有1500万就不搬。
梁女士认为,这事儿急得是政府,只要自己不搬,无论要多少钱政府都得认。
但政府不想这么耗下去了。
连夜修改图纸,从梁女士的家旁边绕道而行。
这个决定虽然增加了不少成本,但总算是让项目得以继续推进。
就这样,梁女士的小屋成了桥下的一座“孤岛”,被当地人称为“海珠之眼”。
然而都到了这种份上,梁女士还是不以为意,觉得政府还会找她协商。
毕竟,这桥不能永远这么歪歪扭扭下去吧?
然而现实给了她沉重一击。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
政府的工作人员还是没有出现。
梁女士住在桥中心,每天被来往车辆吵得耳朵嗡嗡作响,连睡一个好觉都是奢侈。
除此之外,还要面对路人的各种指指点点。
而梁女士的邻居,早已搬进了新房,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
此时此刻,梁女士终于后悔了。
“早知道,当初给800万的时候就该答应下来。”
千金难买早知道,说到底,还是贪欲在作祟。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得无厌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作家孙睿曾在书里写道:
“欲望就像发面,时间越长,膨胀的越厉害,因而对我们而言,难的不是改变命运,而是满足现状。”
不管是海珠之眼,还是金溪之眼,像这样最终沦落为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钉子户还有很多。
如果他们能够见好就收,也不会落得一个悔恨终生的下场。
凡事过犹不及,总觉得自己得到的不够多的人,往往什么都不会拥有。
当我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懂得知足常乐,不被贪欲裹挟着走,幸福就会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