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蛇年新春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主题,与华工作为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排头兵的办学定位、融入发展促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工见长的办学格局,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表示,助力广东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华工理应走在前列、引领示范。


一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对广东制造业当家、实体经济为本贡献卓著,形成了以工见长、理工医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格局,全面对接广东20个战略产业集群,其中广州国际校区全部都是新工科,是国内唯一全部是新工科的校区。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工程学更是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有力支撑引领广东高端制造业发展。

同时,华南理工大学也有力支撑广东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章熙春介绍,该校279个高水平创新平台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尤其是广东高质量发展,围绕大湾区主要节点布局“五院一园”协同创新体系,在全国高校率先出台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华工十条”。2009年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国专利奖数量稳居全国高校第一。

“我们为广东制造业强省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60余万华工人中,有40余万服务广东,形成了大湾区企业家‘华工造’现象。”章熙春表示,同时,学校还汇聚了一批以中外院士为代表的学界精英,助力广东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

在服务“百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华南理工大学也积极担当作为。章熙春介绍,华工组建城乡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全链条协同发力,对接的鹤山市在全省15个创先类县中获评优秀,惠来县入选广东首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


“新学期伊始,我们将召开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部署深化办学综合改革,持续驱动‘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双引擎’,加速挺进全球百强大学。”章熙春表示,在助力广东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华工要主动作为、前瞻布局。

首先,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助力筑牢现代产业体系“四梁八柱”。章熙春表示,该校将加快提升学科专业快速响应区域发展需求的能力,建强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优势特色学科群;持续完善提升广州国际校区新工科布局;在量子科技、绿色能源等领域,建设一批交叉学科专业。

其次,持续强化有组织科研,助力点燃科技创新澎湃引擎。章熙春介绍,华工将在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中发挥引领作用,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建好大湾区超级机器人研究院等高能级科研平台,筹建集成电路高等研究院。

“近期,我们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新材料研发和生物制造创新等做了专门布局。”章熙春说,华工还将牵头谋划布局在大湾区建设国家级区域技术转移中心。


第三,助力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章熙春介绍,华工将做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等,超常规培养国家和广东急需人才;加强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着力培养世界一流新工科人才。同时,以广州国际校区建设为引领,面向全球,引育并举,加快汇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队伍,携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信息来源:南方+ 记者 李秀婷

微信编辑:鲍恩

初审:鲍恩

二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