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真是后悔死了!当初怎么就没让小娟去相亲呢?现在这好日子,不就轮到我们家了吗?”
大姨的声音从堂屋传出来,我正端着茶杯,愣了一下,忍不住笑了。这些年,她总爱在亲戚面前念叨这事,拍着大腿直叹气,仿佛真丢了天大的好机会。
事情得从2001年说起,那一年,我22岁,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我是家里的老大,弟弟刚上初中,爸妈身体都不好,农活儿全靠我一个人顶着。村里人都说我命苦,没读完初中就辍学回家干活,后来又去县城找了份厂里的工作,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其实我也没什么抱怨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家里能吃饱穿暖就已经不错了。只是每次回村,看到别人家的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我心里还是会泛酸。
大姨家跟我们完全不一样。
她是村里少有的读过高中的人,分到镇上的粮站,上班稳稳当当,嫁的老姨夫也是县里的干部,两口子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她家在镇上盖了两层小楼,逢年过节总是灯火通明,亲戚们来往络绎不绝。
。每次她放假回来,穿着时髦的衣服,站在镇上那条大路上,总能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相比之下,我就像一颗不起眼的野草。
村里人爱议论,说我们家穷,大姨家富,亲戚却走得不近。其实我知道,虽然我们是亲戚,但大姨一直看不上我家。小时候去她家玩,她总是爱挑剔我这不行那不行,后来干脆懒得搭理我了。
不过我倒是和小娟关系不错,小时候一起玩泥巴,长大了也常一起说悄悄话。虽然她的生活离我很远,但我从没嫉妒过她。
2001年夏天,小娟从学校回来,约我去镇上逛街。我高高兴兴地答应,想着顺便买点针线回家补裤子。
刚到大姨家门口,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
平时大姨对我爱答不理,今天却笑得特别热情,端茶倒水,问寒问暖。她问我:“小芬啊,今年22了吧?有对象了吗?”
我愣了一下,摇摇头,说:“没呢。”
大姨一听笑得更欢了,说:“正好,我给你介绍个特别优秀的小伙子!人家大学毕业,长得帅,工作也稳定,你见了肯定满意!”
我听完心里就犯嘀咕。大姨从来不干赔本的事,这会儿怎么突然这么热心?
小娟在旁边笑着附和,说那男生确实不错,让我别多想,见见就知道了。
我回家跟爸妈一说这事,他们脸色都变了。
妈低声说:“小芬啊,这哪是给你介绍对象,分明是拿你顶替的。你表姐根本没对象,是嫌那男生家里穷,不想吃苦,大姨这是想着让你去接盘。”
爸也叹了口气:“咱家条件不好,也没指望你找什么富贵人家。可这事儿,得看人品,别委屈了自己。”
我听完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转念一想,反正我也没啥更好的选择,就当帮个忙吧。
约见那天,我穿着厂里发的蓝布衬衫,特意早到了县城百货大楼。
天气热得人喘不过气,蝉鸣声此起彼伏,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得很。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白衬衫的男生走过来,个头不高,瘦瘦的,领口有点发黄,但衣服洗得干干净净。他冲我笑了笑,说:“你好,我是张彬,是赵阿姨介绍的。”
我一愣,没想到他长得还挺精神,眉眼间带着一股书卷气。
我们边走边聊,他跟我讲了他的家事。他爸早逝,家里就剩下他和生病的母亲。他一边读书一边打工,才坚持把学业完成,现在在一家小工程公司做文员。
听着他的故事,我心里有点酸酸的。他说得轻描淡写,可我能想象到,那些日子得多难熬。
分别的时候,我心里竟然有点不舍。
后来我们又见了几次,他对我很好,总是在细节上照顾我。比如逛街时,他会下意识地走在外侧,怕车子溅到我;吃饭时,他会把筷子递给我,先让我夹菜。这些小细节,让我心里暖暖的。
不久后,我们确定了关系。他向我表白时,眼里满是真诚,说:“小芬,我可能给不了你大富大贵,但我一定会对你好。”
那一刻,我心里像打翻了蜜罐,甜得不行。
我们结婚时,家里办得很简单,连酒席都没摆几桌。大姨来参加婚礼,嘴上祝福,心里却不知怎么想的。后来我听亲戚说,她私下里骂我傻,说为了一个穷小子把自己一辈子搭进去。
婚后日子确实不容易。张彬的工资不高,扣除给他母亲看病的钱,剩下的刚够日常开销。家里有了孩子后,我只能靠娘家接济,大姨每次知道都冷嘲热讽,说这就是我“自找的”。
而小娟那边,嫁了个开饭馆的老板,日子过得风风光光。
我咬着牙,守着这个小家,心里想着,只要两个人齐心,总能熬过去。
但生活总是爱开玩笑。2003年,张彬的母亲病情加重,住了两个月的医院,欠下了一大笔债。我跑遍了亲戚,才勉强凑够了医药费。
那段日子,我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早上去厂里上班,晚上回家带孩子,熬到深夜还得帮张彬算账。
有时候我也觉得累,躲在被窝里偷偷哭,可第二天还是得咬牙撑下去。
2004年,张彬的大学同学刘建找到他,说自己在南方开了家公司,缺个得力助手,邀请他过去帮忙。
张彬犹豫了很久,怕撇下我们娘仨。我劝他说:“你去吧,家里我能撑住。咱不能一辈子这么熬下去。”
他走后,每两三个月回一次家,带回来一点钱,日子总算好过了些。
2005年春节,他突然开着一辆崭新的桑塔纳回来了。我惊得说不出话,他笑着说:“这是老板奖励的,咱们的日子要越来越好了!”
2006年,他在城里贷款买了套小房子,把我们娘仨接了过去。他成了公司的部门经理,工资翻了好几倍。我们一家人终于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小娟那边却出了问题。她老公其实是个只会吃喝玩乐的人,家里的店早就被他折腾垮了。小娟忍了几年,最后实在过不下去,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现在,每次过年,大姨都围着我家转,盯着我们的日子看,总是拍着大腿感慨:“这好事当初怎么就没想到留给小娟呢?”
我听着只笑不说话。
日子是谁的,都是自己过出来的。
有时候,我回头看这些年,觉得一切都值了。张彬虽然家境不好,但他踏实、上进,我们靠着自己的努力,撑过了那些最难的日子。日子过得再苦,只要有盼头,就不会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