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伪装好得出奇

1. 毒伞枪

1978年9月7日中午,投入西方怀抱的原保加利亚文化官员格奥尔基·马尔科夫走上位于伦敦市中心的滑铁卢桥,向大桥南端的公交车站走去。他身边是熙熙攘攘的人流。突然,他感到大腿后部痛了一下,便立即转身,发现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拿着伞匆匆离去。当天深夜,马尔科夫发起了高烧,被送往医院。4天后,49岁的马尔科夫不治身亡。英国政府对此高度警觉,立即展开调查。经法医对马尔科夫验尸和做尸体组织取样分析,没有发现异常。后来,经用X光检查,从死者身上找到了一颗金属弹珠。英国化学防御研究所研究了2个多月,判断这是一颗特制的毒弹,弹体直径只有2毫米左右,弹壳由铂铱合金制成,内有剧毒的蓖麻毒。

蓖麻毒毒性极大,只需7毫克便可致人死亡,而氰化钾需要50毫克。蓖麻毒是放在这个合金小球两旁的两个凹槽里,外面用蜡封着。金属球进入人体后,其体温将蜡熔化,毒素从球里流出,致人性命。这种毒弹是用毒伞枪射入人体内的。

这种毒伞枪,其外形与一般雨伞相似,内部装有扳机、操纵索、释放扣、活塞式击锤、弹簧、气瓶、枪管等发射装置和超小型有毒弹丸。使用时扣动扳机放出活塞式击锤,击锤撞击气瓶于穿孔器上,放出气体,气体经唯一通路进入枪管,以其突然的压力,将超小型毒弹推出,整个过程瞬间完成。


◎毒伞枪

2.钢笔枪

钢笔枪因外形酷似一支普通钢笔而得名,笔帽、笔套等一应俱全。其主要特点是携带方便、不易被人注意,是一种防身、暗杀用的特型手枪,可在10米内取人性命,很受特工喜爱。

(1)原本用于防身。20世纪前期,钢笔枪常常被一些大人物作为防身武器,属于武器与艺术品的结合,更像是收藏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和“冷战”时期,各国特工很多都看中这种武器的隐蔽性,于是,大量的钢笔枪被生产出来提供给特工,如德国、法国、英国、印度等国家都曾先后研制过钢笔枪。其中英国谍报军官哈顿发明的毒针钢笔枪很有名气。该枪口径很小的枪管同钢针子弹一同隐藏在钢笔外壳中,在外壳上有一个小按钮扳机。击发时,采用压缩空气发射,在弹簧和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将仅有的一枚涂有剧毒的针状子弹射出。该枪在专门的盒式夹具的帮助下,重新装弹可在15秒内完成。其长度为154毫米,枪管长35毫米。哈顿设计此枪的初衷是为了帮助被俘的英军逃脱。但随着毒针钢笔枪的名气越来越大,法国抵抗组织请求英国大量提供。英国还给南斯拉夫的铁托游击队空投大量这种钢笔枪。



◎英国毒针钢笔枪

(2)最便宜的钢笔枪。最物美价廉的钢笔枪是美国的“斯厅格尔”。该枪在工厂组装时就装填好一发子弹,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重复装弹,故特工们只有在关键时刻才使用它。该枪构造简单,共由7个部件组成,美国采取了流水线作业大批量生产,1943—1944年总共生产了40000支,价格每支40美分。美国和英国不仅用它来武装自己的间谍,还发给欧洲各国的抵抗组织。1962年,美国中央情报局研发了“斯厅格尔”口径5.6毫米、长114毫米的钢笔枪,供特工使用。它虽结构复杂,但操作简便,枪管安装在笔筒中。要射击时,只需转动笔帽,将钢笔拿在手掌中,用大拇指按动射击钮即可击发。



◎美国“斯厅格尔”钢笔枪

(3)屡屡改进升级。1992年,美国研制出新型的“斯厅格尔”钢笔枪,该枪总长82.5毫米,直径12.7毫米,由不锈钢制成,枪管是一根滑面的管子,其中装有口径5.6毫米的边缘发火子弹。钢笔杆起枪机的作用,杆的一端与钢笔的帽相连,另一端与弹筒相连,在帽中装有击发装置,在发射前需要将枪的前后两部分分开30毫米。用手拉钢笔枪的后端,拔出后部将其折成“L”形。这时扳机就从枪的主体中伸出。旋转保险环到“F”(发射)位置,然后,射手轻轻抓牢枪管,按压扳机,即可射击。发射后,把保险环旋到“S”位置。该枪的这套保险装置是原钢笔枪所少有的,可重复装弹,多次射击。重新装弹时,拧下枪管,把弹壳从膛中取出,重新装入一发子弹,然后将枪管拧到枪体上,即可再次射击。这种折成“L”形的钢笔枪通过了美国联邦烟酒火器管理局(ATF)的认可,可在美国合法销售。



◎“斯厅格尔”钢笔枪

3.手杖枪

在20世纪上半叶,欧美国家的男士,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出门时都喜欢携带一支手杖,人们对手杖习以为常。战争年代,轻武器专家曾为特工研发出了威力巨大的手杖枪,其中较为有名的是布雷顿手杖枪。设计生产商是以生产超轻型猎枪而著称的法国圣艾蒂安公司。这种手杖枪是一种10毫米口径的滑膛枪,其大部分部件由铝制成,击发机构藏在硬铝质圆头握把中,将握柄旋转四分之一再向后移开,即可使枪机开锁,装弹后再拧紧,就可使枪机再次闭锁。按动位于握柄上一个缺口处的扳机即可击发。由于该枪既无瞄准具又无枪托,因此只能在5米以内使用。此外,在银色的握柄头上有一个小夹层,内装一发备用弹,黑色的杖身下端包有柔软的外箍,以免在触地时发出过响声音。这种手杖枪是民用品,当时在市场售价为2000法朗。


◎布雷顿手杖枪

二、块头大得出奇

1.芬兰L-3920毫米反坦克步枪(大象枪)

从1939年11月苏联进攻芬兰开始,到1941年芬兰协同德国进攻苏联,直至“二战”结束,芬兰军队摧毁了大量苏军坦克。其中相当部分是被20毫米口径的L-39反坦克步枪击毁的。该枪成为当时对付苏军T-26和BT-7坦克的好手。在此期间,芬兰军队使用了超过1800支L-39反坦克步枪。在“二战”初期,L-39可轻易射穿苏联军队的T-26轻型坦克,当T-34中型坦克出现后,20毫米穿甲弹就力不从心了,只能偶尔打断中型坦克的履带。但该枪精度高,在300米处5发弹的散布直径为300毫米。从1942年开始,L-39配用高爆弹和燃烧弹,用来对付碉堡和机枪火力点,类似于现代的反器材/狙击步枪,它可在200~1400米范围内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高爆弹的破片可以杀伤以炸点为中心、半径2.5米范围内的敌有生目标。


◎芬兰L-39 20 毫米反坦克步枪(大象枪)

2.平底船枪

一两百年前,西方国家开始普遍吃水禽。后来,西方贵妇们把用水禽羽毛装饰帽子当作时髦,水禽在市场上逐步供不应求,于是,有人想更有效率地猎杀水鸟(主要是野鸭),开始找人设计大口径猎枪,平底船枪应运而生。


◎平底船枪

平底船枪是一种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用于狩猎野鸭的大型霰弹枪,由于很大很重,后坐力强,往往被直接安装在狩猎用的平底船上,并由此得名。平底船枪一般由私人设计制造,有的口径超过51毫米,能够一次性发射逾0.45千克弹药,主要用途是猎杀野鸭。由于平底船枪通常被固定在船身上,枪不能转动,猎人用这支枪瞄准目标时,需要调节整只船的方向来瞄准目标,即将平底船行进方向对准野鸭,悄悄接近野鸭。这种枪的威力实在太大,每打一枪,船就会因为巨大的后坐力向后移动。当然收获颇丰,可一次性杀死50只野鸭,多的时候一枪能猎杀90多只野鸭。更有甚者,为了进一步提高猎杀效率,猎手们常组织多艘船一起行动,同时开火。这种集中火力“团灭”的方式,仅一个波次的齐射就能猎杀500多只野鸭。最终,由于平底船枪威力太过惊人,加上这种竭泽而渔的方式,导致野鸭数量急剧减少,一度严重影响野鸭种群生存。美国政府从1860年开始就呼吁农场主停止用平底船枪打鸟,这种枪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迄今为止,平底船枪仍是最强大的霰弹枪。


◎平底船枪

3.“巨型左轮”手枪

在20世纪上半叶,欧美国家的男士,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出门时都喜欢携带一支手杖,人们对手杖习以为常。战争年代,轻武器专家曾为特工研发出了威力巨大的手杖枪,其中较为有名的是布雷顿手杖枪。设计生产商是以生产超轻型猎枪而著称的法国圣艾蒂安公司。这种手杖枪是一种10毫米口径的滑膛枪,其大部分部件由铝制成,击发机构藏在硬铝质圆头握把中,将握柄旋转四分之一再向后移开,即可使枪机开锁,装弹后再拧紧,就可使枪机再次闭锁。按动位于握柄上一个缺口处的扳机即可击发。由于该枪既无瞄准具又无枪托,因此只能在5米以内使用。此外,在银色的握柄头上有一个小夹层,内装一发备用弹,黑色的杖身下端包有柔软的外箍,以免在触地时发出过响声音。这种手杖枪是民用品,当时在市场售价为2000法朗。



◎“巨型左轮”手枪

4.“大厄尼”步枪

“大厄尼”是一把由詹姆斯·A.德凯恩制造的超级大步枪,全长10.18米,重达1814.3千克,装在平板车上,必须由一辆卡车来拖动;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能发射子弹的步枪,而且已经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收录;“大厄尼”口径与炮相当,没有缓冲机构,只是放在架子上,当然也不能发射常规的子弹。它发射的是一种特制的子弹,使用丙烷和氧气进行发射。该枪采用电子点火发射,点火装置的电压为12伏特。最奇特的是它发射时声音不大,附近的人可能不会发觉。有专家对该枪的性能进行测量评估后认为,其一发子弹射出,不出意外的话可击穿一辆主战坦克。如此笨重的步枪没有实战价值。目前,该枪被放置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辆卡车上,供游人参观,经常有人来此摄影留念。



◎“大厄尼”步枪


01-24热文

01-17热文

扫一扫 关注我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