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已不再遥不可及,而是深入生活,服务于人民大众,让我们携手共同关注我国科技发展的辉煌进程。
1、中国香港籍LNG船“天权星”轮载7.33万吨液化天然气安全靠泊江苏洋口港,成为今年首艘靠泊该港的LNG船。这艘295米长的巨轮采用最新技术,运输中蒸发率极低,南通海事部门今年已保障9艘LNG船安全靠泊,为能源供应保驾护航。
2、隆硕高速变更环评获批,项目推进加速!该高速是广西通往硕龙口岸的重要通道,全长107公里,投资约156亿,项目建成后将构成粤港澳大湾区直通硕龙口岸的便捷通道,并缓解广昆高速交通压力。待建设用地批复后,项目将全面动工,计划工期40个月。
3、《哪吒2》上映9天成票房冠军!今日票房超《长津湖》,创中国影史新纪录。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超95亿,《哪吒2》贡献超半数,该片由原班人马打造,故事续接前作,热度持续升高,预测总票房将超85亿。国产动画电影热度不减,佳作频出,期待更多好作品与观众见面。
4、春节期间,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发力,六座梯级电站累计发电约40亿千瓦时,满足约13.7亿人日用电需求。这个走廊跨越1800公里,装机总容量相当于“三个三峡”,年均清洁电能约3000亿千瓦时,寒潮来袭,用电负荷攀升,它成了能源保供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5、江苏张家港港发出3台总重近4000吨的超限塔器,货值约9300万元,前往韩国。这是沙特阿拉伯“Shaheen项目”的核心装备,该项目由沙特阿美公司在韩国投资建设,是迄今其全球最大下游投资项目之一,江苏制造企业承接了设计生产工作,彰显了江苏先进制造业的实力。
6、清研智束两款3D打印设备入选北京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其中Qbeam S600是全球首款阵列式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能打印大幅面复杂钛合金构件,精度高达±0.2毫米。设备已投放市场,在航空航天领域实现批量生产和交付,助力解决行业发展痛点问题。
7、3架国产“鲲龙”AG600M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在陕西完成蛇年第一飞,包括故障模拟、冰型研发等试飞科目。春节期间,500名员工坚守岗位,全力冲刺适航取证。2025年,中航工业通飞将加速AG600批产交付,支撑国家应急救援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8、南开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研发出我国目前分辨率最高的片上光子雷达。该雷达基于薄膜铌酸锂平台,突破了电子雷达低频段窄带宽的瓶颈,大幅提升了分辨率和集成度。未来有望应用于车载、机载雷达和智能家居等领域,推动光电融合集成技术发展,构建“智慧感知网络”。
9、中国船级社完成了“伏羲一号”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的建造检验,并签发了国内首份风渔融合养殖平台的入级证书。“伏羲一号”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风渔融合网箱平台,采用风电和太阳能供电,实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CCS珠海分社靠前服务,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0、中科宇航宣布,力擎二号110吨针栓发动机完成首台交付。该发动机为力箭系列可重复使用火箭一级发动机,采用液氧煤油推进剂,推力变比范围大,自2023年立项以来,研制团队按计划推进,已完成多项试验及评审。今年底将开展回收工况动力系统试车。
11、厦门中创新航高性能锂电池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规划产能30GWh,建成后将形成年产60GWh的新能源标杆基地,助力厦门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今年厦门市新建续建亿元以上项目达1224个,一季度计划开工96个,包括多个重点项目。
12、2024年中国出口产品排行榜出炉,芯片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出口第一名,服装退居第二。技术上,国产芯片也不断突破,逻辑芯片达14nm以下,DRAM突破18nm,NAND实现292层技术,出口量有望持续提升。
13、2025年WTT新加坡大满贯男单1/8决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王楚钦以3-0战胜瑞典选手卡尔伯格,成功复仇去年冠军赛失利,晋级八强,王楚钦首局险胜,后两局则较为轻松拿下。此前,他还搭档林诗栋淘汰了瑞典男双组合,作为卫冕冠军,王楚钦继续向新加坡大满贯男单冠军发起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