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位重庆老人李常权,梦中得高人指点,说他家房子下面藏着稀世珍宝。

于是他打算把家挖了,这可吓坏了儿女,纷纷劝他别冲动,但他仍执意挖掘。

结果真让他挖着一处鱼泉,靠着源源不断的鱼宝贝,他在一年内狂赚30万!

如今17年过去,大爷的鱼泉怎么样了呢?所谓的“高人托梦”,是真的吗?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神秘老人梦中指点

重庆巫溪县,有一处背靠“十八罗汉寨子”、面朝滔滔大宁河的地方,那便是李常权的家。

此地风光旖旎,可李家的日子却过得捉襟见肘,是远近闻名的特困户。

李常权与老伴相互扶持,艰难度日。

儿子李贤惠早已到了适婚年龄,却因家境贫寒,婚事一直耽搁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伴身体孱弱,需常年服药治疗,家中积蓄早已消耗殆尽。

李常权自己的腿脚也落下了毛病,干不了重体力活,只能在镇上谋了份看更的差事,勉强维持生活。

2007年10月,被生活重担压得喘不过气的李常权,接连两晚,竟做了同一个奇特的梦。

梦中,一位白胡子老人现身,神色庄重地告知他,他家屋子底下藏着稀世宝贝,并催促他赶紧动手挖掘。



李常权

第二天早上,当李常权一脸兴奋地把这件事告诉家人时,他们谁也不相信。

老伴儿皱着眉头说他,别做梦了,这种事情怎么能当真呢,还是安稳过日子的好。

但李常权不死心,他坚信这是老天爷给自己指了一条致富的路。



李贤惠



信息来源于环球网2015年06月22日发布

执拗老人挖鱼泉

尽管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但李常权还是执意要挖。

要想干成这件事,物力人力都必须要有,可李常权什么都没有。

于是他就找到儿子李贤惠要钱,李贤惠一听,立马就摆手拒绝了。

见儿子不支持,李常权又去找两个女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俩闺女本就不富裕,又觉得父亲这想法太荒唐,也都委婉回绝了。

李常权一筹莫展,竟然想出了绝食这一招,赖在女儿家里不吃不喝,吓得女儿们赶紧东借西凑,好不容易才够5万元。

紧接着,李常权雇来几个工人,开始在院子里挖了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消息一传开,村里人纷纷议论。

“老李这是穷疯了吧,把自己家房子都挖了,图啥呢?”

儿子李贤惠在村里走路都不敢抬头,觉得无颜见人。

父子俩因为这事儿,关系降到了冰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眼看挖的越来越深,院子变得面目全非,足足13米深的大坑,除了泥巴石块啥也没有。

工人们害怕出事,纷纷撂挑子不干了。

可李常权哪肯善罢甘休,说啥也要把这事进行到底,直接拿起铁楸自己干了起来。

李贤惠虽然反对,但也害怕70多岁的老父亲出点啥意外。

想来想去,李贤惠还是认命般地跳进坑里,接过父亲手中的铁锹,继续挖了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几天之后,李贤惠的铁锹碰到了一块巨石,无论如何也挖不动。

正当父子俩一筹莫展时,从巨石缝隙中,突然涌出一股清泉,水花四溅,把俩人浇了个透心凉。

李常权激动地喊道:成了!成了!真的有宝贝!

父子俩抱头痛哭,这么多天的辛苦与煎熬,在这一刻化为欣喜与感动。



鱼泉

探秘鱼泉奇景

眼前这个鱼泉,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聚宝盆”!

这口泉眼涌出的可不是普通的水,而是一群色彩斑斓的鱼儿。

那么,它们究竟从何而来呢?

原来,李常权家的鱼泉与地下岩层的一条暗河相连,有一种特殊的鱼类在此悄然进化。



地形

它们就是云南鮈鱼,俗称“石头鱼”或“油桶子”,常年以各种藻类为食。

别看它们个头不大,体长一般在十厘米左右,每条重约二两。

但却肉质细嫩鲜美,而且营养价值远超一般鱼类。

这种珍稀的野生鱼类,在市场上很难捕捞到,每斤的价格甚至能卖到80元之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大宁河水位暴涨时,河水便会灌入与之相连的地下暗河。

李常权挖泉时,恰好打通了暗河中鱼群的通道。

于是一条条肥美的云南鮈鱼,便争先恐后地涌入了他家的鱼泉,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鱼喷泉”奇观。



鮈鱼

神奇泉眼富农家

2016年,李常权家一幢崭新气派的两层农家乐拔地而起。

看到农家乐逐渐成型,李常权深知鱼泉是吸引游客的关键。

于是便扩大了鱼泉的占地面积,又在四周装上坚固且崭新的护栏,防止意外发生。

同时,还沿着鱼泉周边,铺设了平整的石阶,方便游客行走。

还给它取了个寓意美好的名字,叫“天赐鱼泉”。



神奇鱼泉所在地

这个别具一格的地方很快声名远扬,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热门景点。

令人惊叹的是,在游客到访高峰期,每日接待量竟能轻松突破五百人大关。

李常权家渐渐形成了集观赏、销售、食宿于一体的经营模式。

仅仅一年时间,李常权家的收入竟高达30万元。



李常权鱼泉捞鱼

然而,老汉那颗躁动的心并未就此满足。

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他在鱼泉旁安装了一个大铁桶和水车,想要阻挡鱼儿外逃、增加产量。

而李贤惠却对父亲的做法颇有微词。

他认为,这样做无异于杀鸡取卵,只顾眼前利益,而没有考虑长远发展。

那个碍眼的铁桶不仅影响了游客的观赏体验,还引发了游客的怀疑。



地下鱼

李贤惠干脆趁父亲不备,擅自将铁桶拆除了。

李常权见这个方法行不通,便又想着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自己养殖。

在家附近的一个峡谷中,他发现了一处非常适合养殖云南盘鮈鱼的水源。

他决定在此建造水库,结果却以失败告终,辛辛苦苦养大的鱼儿们纷纷逃之夭夭。



通网地下的路

正当李常权一筹莫展之际,当地渔政执法人员的一番话点醒了他。

于是,李常权找有关部门贷款30万,还得到了渔业部门的大力支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试验,李贤惠终于掌握了云南盘鮈鱼人工养殖的技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李常权捞鱼

在政府和专家的协调下,李家父子达成了共识。

他们将人工养殖的鱼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用于观赏,一部分用于繁殖,还有一部分则放归大自然。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云南鮈鱼的市场价格也随之下降。

从原来的每斤几十元降到了8到12元,让更多的老百姓吃上了这种美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鱼泉转型谋发展

就在李家父子对未来充满憧憬时,一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般砸向了他们。

2020年7月1日起,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巫溪县全境内的自然水域将实施为期十年的禁捕令。

李常权家的“天赐鱼泉”也在禁捕范围内,很快便收到了相关部门下发的整改通知,明令禁止捕捞和售卖野生鱼类。



神奇鱼泉

面对这一难题,李贤惠表示将无条件支持禁渔政策,因为保护生态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李常权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接受现实。

在儿子的建议下,他决定彻底封堵鱼泉的泉眼,改为放养人工繁殖的盘鮈鱼和裂腹鱼。

尽管野生鱼的神奇感有所下降,但凭借人工鱼的品质和数量,“天赐鱼泉”的生意依然红红火火。



李常权捞鱼

“天赐鱼泉”的转型发展,带动了整个巫溪县的经济腾飞。

在李贤惠和李常权的合作经营下,“天赐鱼泉山庄”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游客们不仅能在这里观赏奇特的鱼泉景观,还能品尝到鲜美无比的云南鮈鱼。

李贤惠主要负责供应饭店的人工鱼,而李常权则专门接待散客和游人。



天赐玉泉山庄

随着游客数量的激增,周边地区的服务业也迅速兴起。

许多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和特产店,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渐渐地,巫溪县的经济结构开始从传统农业向生态旅游业转型。



游客前去捞鱼

2023年,李贤惠投资建造的生态山庄正式营业。

以盘鮈鱼为特色菜的餐饮服务吸引了大量游客,宽敞舒适的客房也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里,游客们还可以亲自体验捞鱼的乐趣。

而李常权呢,则在退休后搬到山庄安享晚年,每天乐呵呵地给前来游玩的客人讲述“天赐鱼泉”的传奇故事。



天赐鱼泉

致富神话真相现

然而,在鱼泉神话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真相。

早在2009年,媒体就曾报道李常权靠做梦挖宝致富的故事存在炒作和夸大的成分。

原来,鱼泉所在地原本就是一个天然的“舀鱼凼”,因为修路而被填埋。

李常权对此是心知肚明的,他有意制造“托梦”的神秘感,借此吸引游客和媒体的眼球。



鱼泉

结语

尽管李常权当初确实存在一些投机取巧的心理,但不可否认,正是他的举动,才让巫溪县拥有了改写命运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李家人最终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或许才是“天赐鱼泉”这个故事最宝贵的财富吧。



地下通道

信息来源

环球网2015.06.22《农户在院中挖出鱼泉 汛期涌出大量河鱼年增收30万》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