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长水,今年68岁,初中文化,早年在小县城的一家国营工厂上班,效益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拿三四百块,那时候这已经算不错的收入了。后来工厂倒闭,我就靠着些手艺接点小活,修修锁、配配钥匙,勉强养家糊口。
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建国,今年44岁,小儿子张建业,38岁。
他们的名字是我按祖辈留下的规矩取的,寓意着“国家兴旺,家业兴盛”。
我一直觉得,自己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把他们兄弟俩拉扯大,让他们成家立业。
我老婆在十年前去世,那之后,我就跟小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大儿子早年成家后就搬出去住了,虽然我们关系一直不错,但自从拆迁款的事情后,他就彻底断了联系。
当年,我们住的那片老房子拆迁,政府给了一笔120万的补偿款。
我想着自己年纪大了,钱留着也是留着,不如给小儿子,让他好好过日子,毕竟他是一直照顾我的那个。
而大儿子早就搬出去,有自己的房子和事业,也没怎么管过我,所以我觉得这笔钱理应留给小儿子。
可我没想到,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我的一生。
拆迁款下来后,我把全部的120万都转给了小儿子,并没有留给自己半分。
当时他感激地拍着胸脯保证:“爸,你放心,这个家永远有你的一席之地,你就安心住着,钱我一定会好好用。”我听了很欣慰,觉得自己没白疼这个儿子。
但大儿子知道后,气得脸都黑了,直接上门找我:“爸,这钱你就算不分我一半,也该留点给自己吧?你以后养老怎么办?”
我叹了口气,摆摆手:“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活几年?小业一直照顾我,这钱自然该给他。”
大儿子听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点头,说:“好,这钱是你的,你想给谁就给谁。但以后,别再找我了。”
我当时以为他是在气头上说的气话,没放在心上。
可谁能想到,从那天起,他真的再也没回来看过我,连过年过节都不打个电话。我以为是时间没过去,他的气还没消,等过几年,他就会想通。可这一等,就是整整十一年。
起初的几年,小儿子对我还挺好,吃穿用度都不缺,还带我出去旅游了几次。
我那时候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错,儿子孝顺,孙子也乖巧,生活美满。
可好景不长,几年后,小儿子迷上了炒股和投资,钱越亏越多,家里的日子也开始紧巴巴的了。
最让我寒心的,是小儿媳对我的态度。以前她对我还算客气,可自从家里经济紧张后,她开始各种嫌弃我,吃饭时会故意把好菜放远些,洗衣服时总是把我的衣服单独丢一边,甚至连孙子都开始学她,对我爱搭不理。
后来,最让我绝望的事情发生了。一天晚上,小儿子回家后,支支吾吾地对我说:“爸,你看……家里房贷压力大,你要不还是搬出去住吧?你不是还有大哥嘛,去他家住几天?”
我愣住了,半晌才反应过来:“你是……要赶我走?”
“不是赶你走,就是……你也知道,现在日子不好过……”他避开我的目光,声音越来越小。
“你当初是怎么跟我保证的?!”我怒吼着站起来,“我把所有的钱都给了你,现在你要把我踢出去?”
小儿媳听到动静,也走了过来,冷冷地说:“爸,您别怪我们,这房子是我们夫妻俩供的,您在这住着,我们也得负担您的吃喝,可我们现在真的顾不上了。”
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自己已经成了他们的累赘。
我收拾了几件衣服,拄着拐杖走出了家门。十一年前,我是满心欢喜地把所有的钱给了他们,想着能换来一个安稳的晚年。可如今,我却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老人。
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到大儿子的家门口。站了许久,我终于鼓起勇气敲了敲门。门开了,是我的孙子,他已经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了,可看到我时,却愣了一下,随后喊道:“妈,外公来了。”
大儿媳站在门口,看着我,眼神里带着些许惊讶和犹豫。我低下头,声音有些颤抖:“孩子他妈,我……我能进去坐坐吗?”
她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侧身让开了路。我走进屋里,看着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心里五味杂陈。
大儿子从房间里出来,看到我时,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走到茶几前倒了一杯水递给我:“爸,怎么来了?”
我接过水,手有些发抖:“建国……爸没地方去了……”
他听后,表情瞬间僵住。屋子里一片沉默,连孙子都不敢出声。过了许久,他才低声说道:“爸,我不是不愿意管您……可这十一年,您有没有想过我?”
我哑口无言。
是啊,这十一年,我有没有想过他?我一直以为他会回头,可真正错的人,从头到尾都是我。我当初的偏心,伤透了他的心,如今我无依无靠才来找他,换做是谁,都会寒心吧?
我最终还是离开了大儿子的家。他没有赶我走,也没有挽留我。他只是说:“爸,我会给你找个养老院,费用我来出。”
我点了点头,眼角微微湿润。
或许,这已经是他能给我的,最后的亲情了。
夜色深沉,我走在小县城的街道上,孤零零的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很长。我终于明白,偏心的代价,是失去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