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芳,今年35岁,出生在一个小县城的普通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靠种地为生,供我和弟弟上学。我初中毕业后就进了县里的服装厂,后来嫁给了现在的丈夫李伟。

李伟比我大两岁,家里条件比我家稍好一些,父母都是工厂的普通职工。

我们结婚十年,有一个8岁的女儿,日子虽然算不上富裕,但也还算安稳。



我在一家超市做收银员,月薪三千左右,李伟在一家建筑公司做小工,收入不稳定,但一家人省吃俭用,总能勉强维持

前几年,父母所在的村子被划入拆迁范围,最近终于落实了赔偿款。

因为家里房子面积大,加上土地补偿,一共得了一百多万



父母年纪大了,觉得自己用不了那么多钱,便把其中一百万直接打到了我的账户,说是给我的补偿,让我以后生活能轻松一点。

我本来想存起来,给女儿将来上学用,或者买个小房子改善一下生活。可没想到,公婆知道这笔钱的消息后,竟连夜赶到我家,开口就要借给小叔子买房

公婆一进门,脸上就带着笑,语气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芳芳啊,我们也知道你娘家补偿了不少钱,你看看,你小叔子也快结婚了,女方家要求买房,我们手头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钱,你这边能不能帮衬一下?”

我一听,心里就不太舒服。这钱怎么花,那是我娘家给的,凭什么要借给小叔子?再说了,借出去能不能还回来还两说呢。我看了看李伟,他低着头不说话,显然是默认了他父母的要求。

我尽量让自己语气平静:“妈,这钱是我爸妈给我的,他们希望我和孩子的日子能过得好一点。我也得为自己的家打算,不能随便就拿出去啊。”



公公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冷哼了一声:“芳芳,你这是什么话?你们是一家人,帮衬一下弟弟不是应该的吗?再说了,我们只是借,又不是不给你。”

婆婆也跟着附和:“是啊,你小叔子现在没房,女方家都快退婚了,这事可急着呢。你一个做嫂子的,不该帮帮忙?”

我冷笑了一下:“那当初我们买房的时候,你们怎么没想着帮衬我们?我们那个小房子,首付是我娘家出的,装修的钱也是我自己凑的,公婆一分钱没出。现在轮到小叔子买房了,就觉得我是嫂子,应该帮忙?”



婆婆的脸色难看了起来,口气也变得强硬:“你别这么说难听的话。你是当嫂子的,他是你小叔子,你不帮谁帮?再说了,李伟也是我们养的,家里的钱他也有份!”

我看向李伟,希望他能站出来替我说句话,可他却低声说道:“芳芳,要不……我们就借给弟弟吧,反正是借,又不是不给。”

我心寒透了。这哪里是借?这分明就是要钱!



我深吸了一口气,冷静地说道:“这个钱,我不会借。你们要是坚持要的话,那就离婚吧。

丈夫猛地抬起头,不敢置信地看着我:“离婚?就因为这点事?”

我苦笑:“这不是‘这点事’,而是你的态度、你们家人的态度。这笔钱是我娘家给的,是我父母一辈子的积蓄,他们是为了让我和孩子过得好一点,而不是为了让你们家‘帮衬’小叔子买房。你如果连这个都不明白,那我们真的没必要继续过下去了。”

公婆见状,立刻开始劝李伟:“你可别答应啊!这女人就是吓唬你的,你要是松口了,以后家里就没你的地位了!”

李伟的脸色变幻不定,最终,他咬了咬牙,居然对我吼道:“陈芳,你别太过分了!这钱是家里的,你凭什么一个人做主?你要是敢不给,那就别怪我翻脸!

我彻底死心了。原来,在他的眼里,我的娘家钱就该是“家里的”,就该无条件拿出来给他弟弟买房,而不是留给我们自己的孩子。

那天晚上,我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带着女儿回了娘家。第二天,我去法院递交了离婚申请。

李伟这才慌了,跑到娘家来求我,说他只是被父母逼急了,才说了那些话,让我再给他一次机会。可我已经不可能回头了。

最终,我们离了婚,房子归我,女儿归我,他净身出户。他想要的“家里的钱”一分没拿到,妻子没了,孩子也没了,一切都成了一场空。

离婚后,我的生活反而轻松了很多。没有了公婆的指手画脚,也没有了一个处处偏向娘家的丈夫,我和女儿过得踏实又自在。

有时候,我也会想起那场婚姻,想起李伟当初对我许下的承诺,想起自己曾经那么努力地经营这个家。可到头来,在他们眼里,我不过是一个提款机,一个应该无条件付出的“外人”

如今,我把那笔钱存了起来,等女儿长大后给她做教育基金。娘家人也很支持我,他们说:“这才是你应该做的,钱是给你和孩子的,不是给外人做嫁衣的。

我笑了,心里前所未有的踏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