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新春小长假,车市也即将迎来新的传播高峰期,作为行业中的领跑者,位列 “世界500强”排行榜的品牌如何布局新征途,无疑值得深入聚焦。在此背景之下,《一品汽车》也将就去年入围世界500强的28家整车企业进行解读,并以此为基础找出车企通关“蛇年内卷”的新秘籍。
01
谈数据:群体狂欢之下
难掩个体迷失
Part One
回首新一届“世界500强”榜单,可以发现其入围门槛为320.78亿美元,比2023年的309.22亿美元提高3.74%。其中,全球总部设在中国的企业合计有133家进入世界500强,比上一年减少9家。而美国今年有139家公司上榜,自2019年以来,中国上榜的公司数量首次少于美国。
具体到汽车行业层面,《一品汽车》看到共有37家企业入围子榜单。其中,整车企业共有28家、零部件企业8家、汽车营销企业1家,中国的奇瑞控股和美国的帕卡汽车新入榜单,日本的马自达汽车和斯巴鲁公司也重回榜单。
在海外车企层面,我们看到大众和丰田各自上升4位,排在11位和15位;Stellantis 集团上升3位,位居28位;梅赛德斯-奔驰上升5位,位居42位。其他企业上升都在10位以上,上升最多的塔塔汽车上升66位、排在271位,福特汽车上升10位、排在36位。
对此,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与前几年汽企位次普遍下降不同,连续两年都在榜单中的24家企业中,只有3家企业排位下降,且均是中国企业。据《一品汽车》统计,在入围的8家中国车企中,除奇瑞控股以385位的排名首次入选之外,比亚迪股份、浙江吉利控股分别大幅上升69位、40位,来到143位、185位;一汽集团、北汽集团分别上升2位、1位,位居129位、192位。
同时,我们也同步注意到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与东风汽车集团则分别下降9位、16位、52位,排在了93位、181位、240位。值得一提的是,位次下降的3家企业,也是仅有的3家营业收入与上年相比减少的汽车企业。
在《一品汽车》看来,总体而言,去年汽车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量远高于相应排位区段的其他行业企业,最终体现在汽车企业世界500强的排位上。而多数中国车企走高的表现也进一步表明,中国品牌正在全球市场大展拳脚,而出海与新能源布局无疑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02
看布局:中国的未来在海外
外企的成败在中国
Part Two
放眼各家车企的发展前景,我们可以发现,丰田汽车和大众集团一直占据着细分榜单的前两位,过往二者之间互有超越,但近3年来是大众集团连续排在第一,而整车销量却是丰田汽车持续领先,仅2023年,丰田汽车便比大众集团的销量多了近200万辆。
之于中国车企而言,中国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积累,产销量连续两年处于3,000万辆的新台阶的同时,整车产品的本土出口量更是持续跃居世界第一。对此,我们看到。中国汽车出口量的增加,使得远洋滚装船运输能力不足的矛盾凸显出来。汽车企业以增加购买自有的汽车滚装船来应对,但这也并非长久之计。
以曾经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的日本汽车工业为例,2022年日本本土生产783.55万辆,而海外生产却高达1,696.15万辆。其中,丰田汽车全球生产1,151.8万辆,日本以外720.9万辆,日本本土430.9万辆,日本本土出口201.1万辆;本田全球生产418.8万辆,日本以外346.95万辆,日本本土71.85万辆,日本本土出口8.5万辆;日产汽车全球生产344.4万辆,日本以外生产272.56万辆,日本本土71.85万辆,日本本土出口43.5万辆。
由此可见,车企想要走出去,在海外建厂是必然的选择。在《一品汽车》看来,海外建厂可以使产品更加符合当地消费市场和消费者的特点,此外可以在本土生产以避免高额进口关税的困扰,更能大幅减少远洋运输的时间和成本,甚至是货物灭失的风险。
除去海外市场的布局之外,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浪潮下,中国车企如何布局同样值得聚焦。回首2024年,造车新势力和民营企业在“卷”老牌的传统企业,造车新势力“内卷”加速了两极分化;产品方面,新能源汽车在“卷”传统燃油汽车。“价格战”从年初开始一路打到年末。在《一品汽车》看来,如果说过去两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主题词是“卷”,那么2025年则是“聚焦”。
具体而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使诸多中国企业迎来新的红利期。其中, 比亚迪汽车2024年共销售了4,272,145辆新车,其中乘用车全年销量为4,250,370辆,同比增长41.1%,海外市场的乘用车全年销量为417,204辆,同比增长71.9%。吉利2024全年总销量达2176567辆,同比增长超32%,超额完成全年销量200万目标,创年销量历史新高。奇瑞集团2024年全年销售汽车达到历史性的2,603,916辆,同比增长38.4%,也创造历史新高。
而对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备不足的跨国汽车集团来说,2024年在中国市场程度不同地遇到新问题。上汽通用全年终端销量仅有67.3万辆,日产去年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销量为69.6万辆,同比下滑12.23%;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852,269辆,再创新低,由此可见,尽管各家海外车企纷纷跟进价格战,但以合资车企为主的细分市场总体下降是毫无疑问的。
对此,《一品汽车》认为,中国车企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先行一步,成为改变中国汽车行业企业格局的契机。为了做大做强再创辉煌,中国车企势必要在海外寻找新的增长极,而海外建厂的成功与否绝对是重要一环;之于海外品牌而言,在智能化与新能源的浪潮下,留给合资车企的时间还有,如何在中国市场找回自信同样值得聚焦。
事实上,《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是全球关注的企业排行榜,通过年度榜单提供的数据,可以观察上一年世界经济的总体情况。对此,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汽车产业在500强中的排位总体在近年来是表现最好的,这也给全球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克服目前所遇到的困难带来信心。我们也期待,在行业向好发展的背景下,整个汽车产业能在更加“聚焦”的关键词下,给市场全部参与者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