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高开爆走。
封面 I 《哪吒2》官博
作者 I 李东阳
报道 I 李东阳朋友圈
春节档影片从来遵循赢家通吃的残酷规则,尾部影片喝汤都难,《哪吒2》的“高开爆走”证明了这点。
在上映的第九天,《哪吒2》正式超越《长津湖》的57.75亿成为影史票房第一。按照目前的趋势,成为影史第一部单片破百亿的电影也不是没有可能。
图源: 《哪吒2》官博
影院内大杀四方,影院外《哪吒2》的号召力同样不容小觑。
作为不少影迷看完电影的下一站——买周边。《哪吒2》的周边销售异常火爆。作为《哪吒2》的合作方,泡泡玛特迎来了一轮爆发。
2月5日,泡泡玛特客服以及线下门店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推出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天生羁绊系列手办,上架仅两天便已售罄。由于缺货,店里已经把样品撤下,尚不清楚何时补货。泡泡玛特自助贩卖机补货人员也表示,哪吒手办盲盒已经全卖空了。
即便蹲守在泡泡玛特直播间,等待着少量哪吒盲盒补货的网友也很难如愿。“手速还是不够快,一眨眼秒没。”一位看完电影被种草的粉丝吐槽道。
2年前还在被市场判定“潮玩退潮,靠盲盒撑起来的IP正在崩塌”的泡泡玛特,如今依靠哪吒上演了一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商业逆袭。这是这个“史上最强”春节档的一个缩影,也是场外的一大看点。
3岁男童,百亿票房“先生”。
人们想到了哪吒的火,但没有想到会如此之火。
其实在春节档开打之前,《封神》第一部累积的高口碑票房和IP的影响力让其成为最受品牌方看中的影片,也正因如此《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成为商务合作最多的春节档电影。该影片授权合作品牌13个,衍生合作品牌11个,战略合作品牌27个。
相较于此,《哪吒2》周边的爆火也是有迹可循的。
2019年上映的《哪吒1》就曾豪取50亿票房成为当时动画电影票房榜第一。彼时的电影周边就曾引发过一次抢购热潮。
得益于《哪吒1》的成功,此番《哪吒2》早在影片上映之前,其与众多品牌的合作就已经为影片的火爆埋下了伏笔。
在《哪吒2》的影片片尾名单中,直接露出的合作消费品牌便达12个,其中9个为衍生品合作。而在第一部上映时陆续宣布合作的品牌仅有肯德基、农夫山泉、拉芳等6个消费品牌。
图源: 《哪吒之魔童降世》片尾截图
在众多合作品牌中,蒙牛作为《哪吒 2》公布的第一个品牌定制广告企业,率先与电影展开了深度合作,推出了与《哪吒 2》联名的儿童有机奶礼盒与番外片。
图源: 蒙牛官博
荣耀手机也与《哪吒 2》达成了合作,成为电影的官方合作伙伴 。
长城汽车旗下的坦克品牌也于近日披露与《哪吒 2》合作,以期分得一杯哪吒的流量盛宴。
作为知名动画IP的续作,《哪吒 2》的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其周边产品也迎来了一场 “谷子” 狂欢。
前文提到的泡泡玛特推出的 “《哪吒之魔童闹海》天生羁绊系列” 手办盲盒,其中,隐藏款 “敖丙版哪吒” 更是成为了粉丝们梦寐以求的珍品,其独特的设计和稀缺性,使得它在二手市场上的价格一路飙升。
图源: 泡泡玛特官博
除了手办盲盒,电影的爆米花桶也成为了热门周边。金逸影城推出的飞天猪爆米花桶,造型独特。不少观众为了拥有这款爆米花桶,不惜在影院排队购买,甚至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这款爆米花桶的价格也被炒到了原价的数倍。
此外,《哪吒 2》还与集卡社合作推出了典藏版收藏卡。
而大众对哪吒的喜爱显然最终都转化成了真金白银。线上渠道,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天生羁绊系列手办盲盒显示销量已超 3 万,目前链接已下架;“泡泡玛特抽盒机” 微信小程序显示 “商品已售罄,疯狂补货中”,预计 2025 年 5 月 20 日 起开始发货 。在淘宝众筹平台上,哪吒官方周边众筹项目异常火爆,目标金额仅 10 万元,最终却筹集到了超过 1183 万元,完成度高达 11834%,成交数破 2.8 万笔 。
图源:淘宝
甚至万代推出的《哪吒1》可动人偶因造型关联《哪吒2》,价格从100元飙升至200元以上,带动五年前的导演签名海报身价翻倍至300元。
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哪吒 2》周边产品的价格更是水涨船高。盲盒中多个热门款已经溢价,其中 “牵手哪吒” 与 “牵手敖丙” 的组合报价上涨至 180 元 - 200 元,隐藏款 “敖丙版哪吒” 叫价超 300 元 。
可以确定,3岁的哪吒已然成为这个春节档场内场外当之无愧的“吸金王”。
IP飞轮一旦启动,商业势能便如同滚雪球般膨胀——滚向市场的不仅是产品,更是文化符号的统治力。
泡泡玛特与《哪吒 2》联名产品的销售数据,无疑是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短短几天内,“天生羁绊系列” 手办盲盒的销售额就突破了数千万元,销售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数十万件。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泡泡玛特正是抓住了《哪吒 2》这股强大的市场势能,顺势而为,才实现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传统影视衍生品开发往往滞后于内容热度,但泡泡玛特选择了一条更激进的路径:与电影上映同步推出产品,将观影情绪直接转化为消费冲动。
1 月 30 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首日,泡泡玛特迅速推出 “天生羁绊系列” 手办盲盒,1 月 31 日线下门店同步发售。这一举措就像是在电影热度的火焰上 浇上了一桶油,瞬间点燃了市场的热情。
图源:淘宝
对此,泡泡玛特方面人士表示,《哪吒之魔童闹海》本身就是非常优质的IP,此次联名产品开发历时1年半,在追求产品品质的同时做到了与电影同步上市,不仅还原了电影中的经典名场面,也通过与版权方对电影进行的深度沟通,做了不少二创设计。
很难讲这当中有多少运气的成分,但这的确符合泡泡玛特依靠“强者”造爆款的逻辑。
回顾其过往与众多热门 IP 的合作案例,如迪士尼、Hello Kitty、《原神》《柯南》《海贼王》等,每一次合作都能擦出耀眼的火花,为品牌带来新的活力和增长动力。
不过与泡泡玛特以往的产品相比,从此次与哪吒联名产品的“断货”情况来看显然超出了泡泡玛特的预期。
以其经典的 MOLLY 星座系列盲盒为例,该系列在推出后的一个月内,销售额达到了 500 万元,而 “天生羁绊系列” 手办盲盒在短短数天内就轻松超越了这一数字,其销售爆发力可见一斑。
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天生羁绊系列” 手办盲盒的表现同样出色。在潮流玩具市场中,一般的手办盲盒在上市后的首周销售额能达到 100 万元以上,就已经算是表现优秀了,而 “天生羁绊系列” 手办盲盒在上市首日的销售额就突破了 500 万元,远远超出了市场平均水平。
长久以来,泡泡玛特为人所诟病的是IP缺乏关键内核,在故事性和 文化内涵等内核价值的挖掘上还有待加强。
图源:泡泡玛特官博
但哪吒蕴含的文化生命力不言而喻,如同迪斯尼的文化张力一样,封神文化中的价值张力已然为哪吒IP的边界打破重塑了原力,至此,商业的战场不再是货架,而是每一个消费者心中的文化认同感。
当哪吒与敖丙的羁绊从银幕延伸到盲盒中“牵手”的玩偶,消费者的情感投射被具象化,IP的变现路径亦被重新定义。
而这也是正是文化消费的底层逻辑——从“拥有商品”到“占有符号”,从“功能满足”到“情感归属”。这场奇袭的终局,或许已经为泡泡玛特问鼎新消费时代的“造浪者”埋下了伏笔。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转这乾坤。”
这是《哪吒2》中的一句台词,也是对年轻无畏的绝佳诠释。
从去年8月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到今年春节期间Deepseek的出圈、《哪吒2》的爆火,三个80后冯冀、梁文峰、饺子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创造了中国式奇迹,相继登上舞台中央。
这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创新似乎一夜之间在国内的土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如果说Deepseek展现的是中国科技的硬核,那《黑神话:悟空》的爆火以及《哪吒2》登顶中国影史票房第一不仅是数字的狂欢,更是一场文化自信的集体共振。
于《哪吒2》而言,特效镜头是骨骼,但真正让观众血脉偾张的,是骨骼之下流淌的文化基因。
这部电影带给我强烈震撼的其实是文本上的野心。如 果说前作《哪吒1》在追问“我来自哪儿”,那么续集则直指存在主义的核心命题——“我是谁”。传 统意义上的神话故事进行了现代意义的解构,叩击当代青年的精神困境:
图源:《哪吒2》预告片
在世俗规训与自我本真之间,哪吒最终的选择——“小爷是魔,那又如何”——不仅是对仙班虚伪秩序的反叛,更是对个体价值的终极确认。
某种意义上来说,哪吒的反抗已不仅仅是对天命的挑战,更是对中国动画电影工业的一次集体宣言。在《哪吒2》片尾字幕有许多熟悉的动画制作公司,他们曾参与过《深海》《大圣归来》《大护法》《熊出没》等动画电影的制作。片方表示,《哪吒2》五年的制作过程不是闭门造车,更像一个开放进步的国漫“奥运村”。
《哪吒2》的登顶,证明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弹性是巨大的:即便在资本寒冬中,优质内容依然能点燃亿万人心中的火种。
正如导演饺子所说,每一个活生生的人物都是浪花里的一滴水,容不下一点偷懒。观众的眼镜是雪亮的,认没认真,一眼就看得出来。
对于《哪吒2》,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是一个产业从“制造”到“智造”、从“跟随”到“引领”的觉醒。
哪吒闹的是海,中国电影闯的是关。每一朵浪花的翻涌,都是对星辰大海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