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全市法院以“创优跃升年”工作主题为抓手,聚焦执法办案主责主业,持续推进审判能力提升,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全市法院审判执行质效不断创优跃升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持。我们评选出了青岛法院2024年度创优跃升十佳工作机制,这些机制覆盖审判执行等领域内容,均已经在司法实践中实际运行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具有创新性、实效性和推广价值。

1.生态环境损害刑事、民事公益诉讼衔接及生态环境修复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环资庭

【简介】青岛中院生态环境损害刑事、民事公益诉讼衔接及生态环境修复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旨在通过府院联动协同配合推动侵害人修复被毁生态环境或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一是创新审判机制,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造成生态环境实际损害的刑事案件,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二是被告人主动修复生态环境或者缴纳生态环境修复保证金,刑事审判时可酌情从轻处罚;三是人民法院可在判决生效后将“生态环境修复判项”移送相关生态环境行政主管机关协助执行,并组织对修复情况进行审核验收。该机制为解决“他人损害、政府买单”的生态修复困境,提供了司法推动和多部门协作的新思路。2024年全市法院审理生态环境损害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共17件,其中被告人修复生态环境或缴纳生态环境保证金14件,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2.法拍不动产登记“一件事”工作机制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

【简介】法拍不动产登记“一件事”,是青岛中院与市税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部署要求,解决不动产在评估拍卖、税费征缴、转移登记中流程多、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的重要举措。该机制通过系统信息数据的共享,以定向询价替代了传统评估,实现应缴税费和历史欠税的“一键核算”“一键划缴”,买受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线上申请办理不动产的转移登记并领取电子证书,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购买“法拍房”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该机制运行以来,全市法院已定向询价不动产2618套,为当事人节省评估费用2502余万元,协助入库税费9.5亿元,法拍扣税率达100%,实现各方共赢。

3.府院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

【简介】府院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聚焦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完善府院联动清单,统筹推进纠纷多元化解。以“和青和理”多元解纷品牌为牵引,打造解纷品牌矩阵,深挖调解资源培育解纷力量,充分释放“法院+”府院联动解纷效能。推广运用预查废证明、支付令、公证赋强、以保促调等多种方式协同推进纠纷化解,研判分析司法数据,以司法建议“小切口”实现纠纷“大治理”。2024年,全市法院非诉调解成功案件16.1万件,居全省首位。其中,民事一审收案同比减少4.78%,是全省收案减少最大的地区。

4.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工作机制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监庭

【简介】青岛中院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工作机制,聚焦案件质量,强化庭审功能,准确把握罪犯减刑、假释条件和减刑幅度,不断提高案件办理质效,年均办理减刑、假释案件1200余件,假释适用率14.6%,居全省第一。聚焦司法公开,“三类罪犯”减刑、假释案件一律公开开庭,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定期召开减刑、假释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典型案例、白皮书,进一步提高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的公开透明度。聚焦常态长效,深化各部门联动协作,建立常态化信息联络与问题反馈、财产性判项执行协助核查、假释案件审理与社区矫正工作协调配合,凝聚实质化审理工作合力。

5.金融纠纷“调立审执”一体化运行新模式

——市南区人民法院

【简介】市南法院金融纠纷“调立审执”一体化运行机制,旨在从调解、立案、审判、执行四个方面共同打造金融纠纷实质性化解“快车道”,创新探索金融案件“调立审执”一体化运行新模式。通过成立金融纠纷多元调处中心,深化行业调解优势;借助法院语音专线开展调解工作,遵循当事人与调解组织自愿协商收费比例原则,推动实现“市场纠纷市场解”;开发全省首个金融E审平台,科技化构建“E执行”新模式;常态开展“小徐走金融”活动,打造“南法E执行”品牌,发出司法建议书60余份,源头预防和减少金融类案多发高发。该机制运行一年来,共1.5万余件金融纠纷化解在诉前,相关工作获《中国审判》杂志专题报道。

6.“四纵四横”立体式审判管理机制

——市北区人民法院

【简介】市北法院“四纵四横”立体式审判管理机制,以时间和层级为纵横轴,打造实时、精准的审判态势感知网络。通过精细化调度、数据会商、目标规划、审限预警等方式科学强化案件效率管理,通过质量评查、发改评析、专题审委会等方式有效强化案件质量管理,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如我在诉”“三强三优”等活动切实提升审判执行效果。市北法院通过该机制促推了执法办案高效良性运转,实现了审判质效的全面跃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7.道路交通案件“保调立审执”五位一体办理工作机制

——黄岛区人民法院

【简介】黄岛法院打破诉讼案件“立、审、执”业务端口壁垒,联动法院与交警部门相关职能,创新建立“保、调、立、审、执”五位一体办理工作机制,形成及时保、迅速立、多元调、权威审、有力执的一体化办案新模式,推动道路交通案件诉前保全、鉴定、调解、立案、速裁、精审、执行等一体化流程再造。2024年,珠海法庭成功调解交通事故诉前调案件975件,共受理交通事故案件3307件,办结3306件,其中诉前财产保全案件171件,人均结案826.5件,平均办案天数28.49天,执行到位率、到位金额实现大幅增长,基本实现了让人民群众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腿就能解决道交纠纷,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诠释。

8.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一链三端”工作机制

——崂山区人民法院

【简介】崂山法院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一链三端”工作机制,聚焦诉前化解、高效审判和风险防治,持续推进金融领域审判质效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在前端建立“金法E站”多元解纷平台,拓展“多元解纷+司法确认”“多元解纷+赋强公证”等一站式解纷新模式,创新适用“预查废”证明机制,源头治理成效进一步提升;于中端组建5个专业化审判团队,研发、扩容“金融智审平台”,加强要素式审判、督促程序的适用力度,案件审判质效进一步跃升;在末端深化“金融司法系列行”活动,用好司法建议“工具箱”,积极营造诚信守法环境,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增强。

9.“法雨润未来”未成年人保护品牌建设

——胶州市人民法院

【简介】胶州法院打造“和润家庭、修润人生、浸润心灵、丰润德行、朗润成长”五位一体的“法雨润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在院外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和联络点,并根据个案情况发出家庭教育令、离婚父母合作指南等,实现家庭教育指导全覆盖。联合多部门成立“校园司法先议办公室”,建立罪错未成年人长效帮扶机制与罪错分级干预机制,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前移的同时,帮助罪错未成年人回归社会。胶州法院还聚焦开学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机制创建以来,胶州法院辖区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案件数同比下降66.6%,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案件数同比下降11%,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10. 欠薪纠纷“4+”工作模式

——莱西市人民法院

【简介】莱西法院成立“欠薪纠纷工作站”,构建多元解纷、速审速执、联动处置的矛盾纠纷化解途径。加强部门联动,与信访、司法、人社、工会等部门,建立欠薪纠纷协调机制,发挥信访引导、工会调解、行政调解、劳动仲裁等职能,累计诉前化解欠薪案件877件,做实多元化解。畅通欠薪维权“绿色通道”,打造“立审执”一体化解决模式,推动快速处置,快立快审快结快执案件1392件,发放欠薪530万元。开展“法治行”普法活动70余次,对欠薪问题实地调研,重点围绕建筑领域欠薪情况制发1号司法建议,建议相关部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协同推动欠薪纠纷源头预防化解。

来源: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