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岁序开,万象更新。广东“新春第一会”后,我市紧接着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提升落实年动员会,只争朝夕、真抓实干推动开局新气象。

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等特色产业迅速壮大,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成效显著,“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新突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上新台阶,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日起,推出

“高质量发展阳江观察”

系列报道

凝聚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强大精神力量

春光为序启新程,策马扬鞭再奋蹄。乙巳蛇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广东“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再次擂响了催人奋进的战鼓。

阳江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向西延伸的第一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迅速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提升落实年动员会,又一次吹响了攻坚克难、向上突围的号角。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阳江锚定“更好承接大湾区辐射、打造西海岸重要支点”战略定位,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多项主要指标和先行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4+4+X”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绿能之都声名远播,经济家底越来越厚实。

新年新气象,阳江全市上下干劲十足。随着全市产业结构持续向绿、向新、向优调整,漠阳大地300多万人民“稳稳的幸福”更有底气,阳江综合实力加快实现新跃升的“绿”动力正厚积薄发。

01

向海图强

掘金万亿新赛道 构建发展新优势


资料图 梁文栋 摄

“向海发展、产业立市”,是阳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该路径优势,可从2024年的“经济账”中看出端倪——

在2023年高基数起步前提下,全市202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3.9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126个重点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完成投资逾453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铁骑重工、东方海缆等项目投产,绿色能源、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无愧“顶梁柱”。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几近撑起全市经济增量“半壁江山”,骨干、龙头带动效应显著。

60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蝶变”,183个技术改造项目齐头并进,全市完成技改投资28.95亿元,企业对设备工器具投入大幅增长36.5%。

随着“两重”“两新”重大政策落到实处,各地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大战”如火如荼。


资料图

回顾过去一年,市委、市政府紧扣“433”工作安排,强化经济运行科学调度、惠企政策有效供给,推动“融湾入圈”加速提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海上风电迈向深远,将“绿能之都”的愿景化为现实——

“4+4+X”产业体系精准定位、多点开花。 2024年,全市签约“4+4”主导产业项目87个,总投资413.5亿元;全市先进材料产业总产值达1300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近2.5倍;调味品产能超170万吨。

向海图强书写行业里程碑。 全市各类电力能源建成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居全省第一;全市海上风电建成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居全国前列;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之一。

“绿能之都”锻造新质生产力。阳江获省批复试点,以高新、阳东、阳西“一园三区、三位一体”,开展绿能示范产业园建设。高新、阳东起步区已挂牌,并开展基础设施、空间规划布局调整和产业规划,为阳江就地消纳绿电、争取打造国家在广东的绿电直供、绿电认证示范试点“开疆拓土”。


资料图

成功跻身广东商业航天版图支点城市。 以广深为核心、珠阳为支点,全省明确打造协同发展的商业航天产业空间。我市深挖蓝天经济潜力,抓紧谋划商业航天创新发射中心方案,积极争取建设集卫星火箭总装、发射指挥控制于一体的卫星发射母港和海上发射基地。

抢抓机遇进军低空经济万亿级新赛道。 在省布局支持下,阳江依托合山机场、海陵岛机场资源,积极谋划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用好、用活约2500平方公里、管制高度为3900米(含)以下的全省最大低空空域。

深海叶片转动,蓝天飞机穿梭,阳江这座“国家森林城市”正全力打造一个个新增长引擎,汇聚起在新赛道弯道超车的发展新优势。

02

向新提质

产业科技新“联姻” 注入发展新动能


资料图 梁文栋 摄

紧扣“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坚定目标,过去一年来,各大科研院校与阳江企业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推动更多实验室成果惠及车间流水线——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材料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是聚焦阳江海上风电、合金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的省级实验室,2024年各获得科研资金2000万元。“真枪实弹”支持下,“头部”力量发挥出色。

去年2月,阳江市先进材料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产业园启动建设,宣告这一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最大使命的新平台华丽登场。8月,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牵手”十八子集团,注册成立阳江先进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头炮”就推出实验室攻关4年之久的百吨“三好钢”,将“实验力”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力”。“钢材原料成本约下降20%,综合性能参数同步提升10%以上,金辉等知名刀剪品牌都在用三好钢。”该公司总经理朱耀彬自信道。据悉,该成果转化产业园一期项目已挂牌。待一二期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将超5000万元。

助企业降本增效,堪称年度科技创新圈的“最强音”。 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推动将高端粉末钢关键制备技术、经济型刀剪用含氮马氏体不锈钢开发技术等主要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刀剪企业创造经济效益5450万元。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首创海上风电柔性海缆保护装置、海上风电轻质灌浆材料等成果,为风电企业节约生产成本1200万元。


资料图 宋福亮 摄

随着科技成果转化“大潮”喷涌而出,更多院校“大咖”加盟阳江新老产业,共赴光明未来——

去年4月,首个省级院士工作站——张小曳院士工作站落户阳江,瞄准新能源技术创新突破;5月,阳江首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市人民医院挂牌;8月,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与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成立“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阳江研发基地”,与中海万泰合作成立“先进材料联合研发中心”。

去年11月16日,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绿能产业科技创新分论坛在海陵岛成功举办。分论坛“场面大、后劲足”,21家媒体齐发齐宣,吸引2000多万人次关注。现场盛邀6位国内外院士及数百名顶尖专家学者、企业高层参会,聚焦绿能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热烈探讨,为阳江“打造绿能之都,建设海丝名城”立下又一发展里程碑。

跨地交流衍生一系列结对“新搭子”,为产业向高攀升加装“最强外脑”,为阳江深度融湾入圈打造前沿智库。 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与香港理工大学、中核汇能有限公司成立联合研究中心;阳江交流团远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展合金材料冶炼、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海水制氢联产淡水技术等项目对接,吸引省外科技创新资源集聚阳江。


资料图

立足新发展阶段,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质生产力挺起制造业“硬脊梁”,在做优平台、做强队伍两端注重“苦修内功”。

2024年,全市新增7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动、指导8家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增长67.7%;新通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企业共171家。

全年吸纳大学毕业生382人,“上岗”各地科研助理,完成率达省下达任务数的764%。

03

向优攀高

软硬联通新“配置” 开拓发展新空间


资料图 任宏柏 摄

从2024“营商环境年”到2025“提升落实年”,我市去年共开展36场招商推介会,从北京、重庆、佛山到法国、沙特,对外经贸交流合作的规格和质量并驾齐驱,成功推动一批10亿元以上优质项目签约落户, 阳江“筑巢引凤”一号工程从未停歇、走深向实——

《阳江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出台,围绕“五心营商环境”提出36项工作任务。

《阳江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去年9月1日起施行,营商立法创全省先例。

市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涉企服务负面清单、优化营商环境年度工作任务清单等3张清单“三剑齐发”,招商引资、企业筹建、企业服务三支队伍高效运行。

一批改革举措密集出台,开办企业实现“只去一个窗口、只跑一次、零收费、一窗通取”,企业、群众家门口办事更顺畅、更快捷、更舒心。

组建市投资促进局、增设驻欧洲、中东和重庆等国内外招商联络处,通过健全机制、配强力量,打开了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阳商·市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外资企业圆桌会议等活动接连举行,让“当家人”畅所欲言,真正拓宽了企业诉求反映渠道。


资料图

大批干部躬身服务,党员带头优化营商。 阳江创新推出“商务小哥”企业服务品牌,获得省商务厅主要领导认可,成为全省复制推广的一大优秀样板。去年,累计为900家企业争取到中央、省级、市级各类扶持资金超770多万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商务小哥”快步走,交通“先行官”亦不落后。 去年,双坪场址被选为阳江机场首选地;广湛高铁阳江段、阳信高速阳江段等一批交通项目浩荡铺开,预计完成投资80亿元;阳江港大桥建成通车,J11#—J12#等6个港口泊位顺利完工,F3#—F5#等19个泊位加速成型……“机场+双高铁+高速路网+亿吨大港”大交通格局闪耀漠阳。

放眼四通八达的漠阳大地,口岸环境持续优化,建成对外开放泊位8个,完成率达80%,其中4个泊位已获交通运输部批复同意对外临时开放,有效提升阳江港口岸运输通行能力,为阳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创造更有利条件。


资料图

与此同时,一系列深化改革开放的“组合拳”先行先试、拳拳到力。 阳江建设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稳步向前,首批43项复制推广事项落地42项,落地率居全省前列。

政府“店小二”软硬兼施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安家”大胆逐梦新发展。2024年,阳江高新区入围全国省级开发区升级潜力百强榜单第3名。

随着越来越多政企“双向奔赴”的现代阳江故事在各大园区上演,我市正集聚更多优质“合伙人”,为阳江综合实力加快实现新跃升开辟更多新的可能。

广东阳江发布编辑部出品

来源 | 阳江日报(记者/许倩)

编辑 | 潘静思

校对|叶尚昕

审核 | 张健青

终审 | 苏小琳

小布精选

要说过年的“好彩头”,阳江人可太会吃了!

栏目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