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韩国前国防部长金龙显因参与戒严令的事件被指控犯有叛乱罪,并因其支持冲击法庭的抗议者,掀起了国内外广泛的争议。在金龙显的言辞中,那些冲击法庭、砸毁公共设施的抗议者被称为“爱国战士”,这种极具政治色彩的表态,暴露了韩国当前政治局势的复杂性和深层次矛盾。



金龙显的支持无疑将抗议者的暴力行为美化为“爱国行动”。2025年1月19日,数百名愤怒的支持者冲进首尔西区地方法院,砸碎窗户、破坏设备,并公开直播这一场面。视频显示,现场不仅设施遭到破坏,还有记者遭到袭击。对于这些举动,金龙显并没有表达任何反对,反而对这些年轻人的行动给予了支持,称他们是为了国家“挺身而出的爱国者”。他在律师分享的信中表示,自己将会使用从支持者那里募得的捐款来帮助那些因抗议活动被捕的人。

金龙显这一言论不仅激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应,也反映出韩国政坛内复杂的利益博弈和越来越严重的政治极化。大多数韩国民众认为暴力和破坏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尤其是在民主法治的框架下,任何形式的暴力抗议都会带来社会不稳定的危险。然而,在金龙显的支持者看来,正是这种激烈的行动才代表了对“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捍卫。

尤其是,金龙显的言论和行为得到了部分年轻保守派群体的支持。许多支持尹锡悦总统的年轻人认为,金龙显的言辞为他们发声,揭示了他们对于现状的强烈不满。在这些年轻人眼中,金龙显的举动似乎是“为民请命”的举措,是为了阻止韩国政坛深陷腐败和无力的漩涡。这些人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动员,甚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发表言论,称韩国选举存在“舞弊”行为,并与金龙显的抗议者一起为政治改革发声。



然而,金龙显的行为无疑是在为暴力辩护,甚至为极端主义提供了某种合法性。社会的法治底线被突破,暴力抗议作为“爱国行为”被提上台面,韩国的社会秩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尤其在政府一方的反应上,不仅包括政治精英的强烈批判,还包括部分民众的反感。尽管有部分人可能会为暴力抗议者辩护,称其是对现行体制的不满的自然反应,但更多人会认为,这种支持暴力行为的立场无异于为社会的不安定埋下更大的隐患。

金龙显的支持者认为,韩国的选举和政治局势正在发生变化,他们的行动代表了对国家未来的强烈关切。但对于理性社会而言,金龙显所做的,恐怕只是加剧了社会的分裂,让民众之间的信任愈发破裂。暴力抗议的根源不仅在于对政府政策的不满,更在于民众对于“公正”的深刻怀疑。当选举结果被认为是“操控”的产物时,当政府不再被视为民众意志的代表时,社会的稳定性就会陷入巨大危机。

金龙显的言论背后,透露出对韩国民主法治现状的深刻不信任。民众对总统尹锡悦的不满、对社会不公的抗议,正在向暴力和极端化的道路转变。而金龙显的“爱国者”言论,只是在加深这种情绪的传播,并且可能会为未来更多的暴力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更令人担忧的是,政治暴力一旦被赋予了“爱国主义”的外衣,它便会变得更加难以控制,也更加危险。



韩国当前的政局,并不只是个别事件的集合,它代表着一部分民众对于现有体制的深切质疑,甚至是对社会秩序的全面挑战。当政府通过武力手段控制社会秩序时,它不仅仅是在维护自己的政权,也是在考验社会的容忍底线。而金龙显的支持,则是在不断触动这一底线,社会的裂痕将因此进一步加深。

对于韩国而言,如何处理这种极端的政治表达,如何平衡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将是未来政治和社会稳定能否维持的关键。金龙显无疑是推动这一政治风暴的关键人物,而那些所谓的“爱国者”,不过是这一风暴的先头部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