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审7小时后,尹锡悦弹劾案迎来新进展,有证人证实尹锡悦曾下令抓人。与此同时,韩国政府派人来华面谈,力争消除戒严事件对中韩经贸合作造成的负面影响。那么,时至今日,尹锡悦案有哪些新的变化?这对中韩关系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当地时间2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就尹锡悦弹劾案举行了第五次正式辩论。现场资料显示,尹锡悦像上次一样出席了庭审辩论环节,但否认指示抓捕国会议员、阻止国会表决通过解除戒严议案等指控。尹锡悦称,紧急戒严期间“实际上并没有发生任何情况”。



尽管尹锡悦的态度一如既往地强硬,但这场长达近7个小时的庭审辩论上,还是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他的新证人跟新证词。据报道,出席本场辩论的三位证人分别是前首都防卫司令官李镇雨、国防部前防间谍司令官吕寅兄和国家情报院前第一次长洪壮源。

三人之中,吕寅兄承认戒严期间自己曾向警察厅传达过一份包含特定人物名字的名单,并要求警方提供相关人物的位置信息。洪壮源则表示自己接到了尹锡悦发布的要求抓捕政治人士的指令。

由于上一轮庭审辩论中,前国防部长金龙显大包大揽地“认领”了《第一号戒严令》和要求成立紧急立法机构两份关键物证,并否认收到尹锡悦“逮捕政界人士”的指示,所以尹锡悦涉“内乱罪”指控是否成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证人的证词。如今,洪壮源证实尹锡悦下令抓人而非什么都没做,无异于为宪法法院作出有罪裁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考虑到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半个月后就将启动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的刑事审判程序,必须承认洪壮源这份证词的“杀伤力”还是相当大的。尽管尹锡悦的律师辩解称,尹锡悦指的是将间谍全部抓起来,而非对政界要员动手,是洪壮源自己理解有误。但没人知道宪法法院跟中央地方法院会不会采纳这份证词,进而裁定尹锡悦“有罪”。

当然,考虑到尹锡悦弹劾案庭审第六次公开辩论很快就要来了,届时还会有更多证人出席庭审,有分析认为,本次庭审中取得的新进展能否扭转审理工作走向,还要看接下来的辩论结果。目前能确定的是,尹锡悦承认自己指示金龙显向选举委员会出动兵力,也间接承认戒严令违法,因此肯定是要为戒严风波承担责任的。至于责任是否达到了“内乱罪”的标准,则要看检方能否找到更多实证,证明尹锡悦有意借戒严行动之机肃清在野党反对势力。



值得一提的是,忙着收拾戒严事件“烂摊子”的韩国政府,并没有将全副精力放在弹劾案审理工作上,而是“抽空”对中国进行了一场正式访问。据韩联社消息,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5日启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为期五天。

报道称,访华期间禹元植将同中方高层举行会晤,就深化双边经济合作、保护和管理在华韩国独立运动历史遗址等事宜进行讨论,并出席7日举行的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除此之外,韩方代表还将向中方介绍紧急戒严事件发生后,韩国国会为恢复民主机制所作出的努力,努力消除这一政治事件造成的不确定影响,提高韩国对外信誉度。



考虑到“12.3紧急戒严事件”发生后,韩方高层也向美日等国做出过类似保证,以维护外交关系稳定性。有分析指出,禹元植此访的主要目的,还是维稳中韩关系,继续推动双边关系平稳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