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克服对稳定、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或许是这一代年轻人需要掌握的命题。

——女同事说


点赞、在看,顺便★标俺们

四舍五入做新东方精神股东!

春节假期,结束了(悲痛)


这个假期除了过年外,最受瞩目的焦点当属——deepseek,今天还上了热搜第一。


某招聘平台显示,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AI)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即DeepSeek(以下简称DeepSeek)发布了多个岗位的招聘信息。

年薪最高的职位是“深度学习研究员-AGI”,月薪水平为8万—11万元,年薪最高可达154万元。

除正式员工外,DeepSeek也正在招聘实习生,包括AGI大模型实习生和AGI实习生。

其中,AGI大模型实习生的工资为500元/天—990元/天。


嗯?那我这些年通勤一个小时还倒贴的实习到底算什么?


不过,开始日常实习的大学生们,终于摆脱了“德华”的身份——不用在家里被拉去带娃了。

要知道,大学生提供的带娃服务,在春节可是供不应求,春节儿童陪伴师岗,日薪高达400元。


与此同时,还有一大批新奇职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有不少网友对新兴职业充满了期待。

“我觉得这些新兴职业超酷的!终于有机会摆脱传统工作的束缚,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了。”

除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地考公考研考编、进大厂,大学生有更多其他的机会了。

于是,有一批毕业生早早另辟蹊径,走向了那些正在冉冉升起的新职业


1

职业 “上新”,你 pick 谁?

有这样一份职业,不仅拥抱着最前沿的科技和薪资水平,还是能为弱势群体提供最切实的服务,它就是——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

NO.1

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科技助弱?

ai——技术创新的排头兵,当下年轻人职业选择的崭新方向。

ai很酷,做ai的老师,岂不是更酷?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众多行业的格局,而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这一职业,就站在这一技术浪潮的最前沿。

作为ai的老师,他们的核心职责是把人工智能这一强大的技术工具,精心雕琢成能在各个领域发挥专业效能的 “专家助手”。这不仅需要深厚的技术功底,还要求对不同行业的业务逻辑和应用场景有深刻理解。

林桢哲等技术人员从事的职业,就是全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

在医院里,他们不是给患者看病的医生,而是帮助人工智能快速学习眼科医学知识成为专业眼科大模型的老师。

拍一张照片,几秒钟后人工智能就给出了初步的诊疗结果。除了自拍诊断,眼科大模型还能分析影像、症状记录等眼科数据辅助医生诊疗甚至未来还可以独立给患者看病。


除了研发,他们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

教会大模型如何与病人有效沟通。

毕竟,知识渊博的大模型与病人交流时,却常出现答非所问或者提供的回答过于专业等问题。

“比如一位家长咨询孩子散光度数,一直在增长的问题,大模型会从导致散光的生理原因、生活习惯原因等方面回答病人,但是这其实并不是家长最关心的事情。”

为了让大模型为病人提供更精确更有价值的信息,甚至能够和病人互动交流起来,罗明杰和团队一起收集了数十万个医患实际诊疗场景的记录,将它们逐一录入到大模型中。

“家长会非常关心小孩散光变化了多少是正常的,如果超出了这个变化的正常范围,他应该怎么去做?模型就应该很直接地回答家长这些问题。”


做ai的老师,再让ai帮助更多弱势群体。做到这点的还有手语工程师——

他们是借助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书面文字精准转化为手语动作的专业人才,为听障群体打破沟通障碍。

一位从事人工智能手语工作的小张分享道:“在一次社区活动中,我们为听障儿童举办了一场科普讲座,借助我们开发的人工智能手语翻译系统,孩子们第一次如此顺畅地理解了科普内容。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的好奇光芒,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IDC预测,到2026年,2/3的云应用将使用AI,预计将有高达八成的企业需要AI熟练工。

紧跟前沿技术的“数”“智”职业不断发展,诞生了众多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的细分赛道,并在不断上新中,感兴趣的大学生,快来站在风口上吹风叭~

NO.2

养老中间人:拥有上升市场?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为老年人寻找最合适的养老去处。

他们就是养老中间人,也被叫做 “银发顾问”“养老规划师”“养老经理人” 。

简单来说,他们主要为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及家属提供相关行业信息,实地探访养老机构后,为其按需筛选推荐,从中收取一定费用。

来自重庆的九九,就是这个新兴行业的一员。

她原本在养老院工作了两年,后来开了适老化产品店,还做起了自媒体博主。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受前同事邀请去拍养老院探店视频,没想到视频发布后,咨询的人络绎不绝。于是她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为有养老需求的家庭服务。

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多选择,九九积极开发合作伙伴,养老院、适老化改造团队、居家养老服务团队等,都是她的合作对象。

面对不同需求的家庭,她会像个侦探一样,仔细分析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精准匹配相应的养老服务机构。

要是客户拿不定主意,她就陪着去参观养老院,给出专业又贴心的建议。

要是客户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有不满,她还会化身 “维权卫士”,帮客户争取权益。


“做我们这一行,就像是在搭建一座桥梁,连接起老人和合适的养老机构。” 九九感慨地说,“要做好这座‘桥梁’,得用心去了解每个家庭的需求。”

网友们对养老中间人的看法也是五花八门。

有人开玩笑说:“有了养老中间人,再也不用为给爸妈选养老院纠结到掉头发了,简直是选择困难症患者的救星!”

也有人担忧:“这行业刚兴起,别被一些不良商家钻了空子,打着推荐的幌子坑老人钱。”

还有网友表示:“希望能有更多专业、靠谱的养老中间人,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安心,子女也能更放心。”

养老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的春天这不就来了嘛~

NO.3

绿领:40w年薪?

在环保浪潮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整日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奔波忙碌,堪称绿色发展的 “先锋战士”?

他们就是 “绿领”,也被称为 “环保践行者”“低碳推动者”“循环经济耕耘者”。

简而言之,他们活跃在环保、低碳、循环经济等领域,用专业知识和不懈努力,为守护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来自北京的小歆,便是 “绿领” 大军中的一员。

她曾在建筑设计院工作,然而,当行业变革的浪潮袭来,小歆毅然接下了一份令人心动的offer,投身绿色职业领域,成为一名ESG 分析师(负责评估企业在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方面的表现,并为投资决策、企业战略等提供相关分析和建议的专业人员)


一次契机,一家大型企业找到小歆,希望改善自身的 ESG 表现。小歆迅速组建团队,深入企业的各个角落。

穿梭在生产车间,仔细记录能源消耗数据;与员工倾心交谈,了解工作环境与职业发展情况;还广泛收集企业周边社区的反馈,全方位评估企业对社会的影响。

小歆感慨道:“从前的工作,虽安稳却缺乏激情。如今成为‘绿领’,我深感自己正参与一场伟大的变革,在环保与社会责任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还有从互联网行业转型到煤电行业的彭鹏,成了一名碳排放管理员。

在工厂里反复测试,选择适合特殊条件的智能终端,对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调整,现在数据已经能自动实时获取和上传,并且在展示终端还能可视化分析,数据溯源与核查都更加方便。

“干我们这行,就如同为地球的未来绘制蓝图,每一笔都关乎着子孙后代的福祉。” 一位资深 “绿领” 的话语,精准地道出了这份职业的价值与意义。

绿色职业每隔一段时间就被带火一次,随着标准提高,绿色领域的投入日益加大,未来可能成为就业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然而,尽管这些新兴职业前景广阔,但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担忧。

“我很心动这些新兴职业,但技术更新换代太快了,就怕刚入行没几年,所学知识就过时了,到时候重新找工作都难。”

也有网友对于社会和行业现状的完善性表达了担忧。

“目前这些新兴职业的培训体系都不完善,很多人都是边摸索边工作,不像传统职业那样有成熟的晋升路径,感觉未来发展有点摸不着底。”

还有网友问:这些新兴职业会不会只是一时的热潮,等资本退去,行业萎缩,最后大批从业者面临失业?”

新职业有利也有弊,这些新职业到底是不是值得鼓励和探索的“就业路径”?

青年奔向新职业,到底是新坑,还是机会?

2

新饭碗

是香饽饽还是易碎品

不久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国最新发布的19个新职业。

自2019年以来,人社部先后发布了多批新职业目录,至今已有6批93个。

随着越来越多新职业的产生,从业者队伍日益壮大。

他们主体是年轻人,有的紧跟科技前沿,投身于数字经济、互联网平台等新技术领域;有的向下扎根,在日常 “最接地气” 的生活服务业中忙碌。

这些纷纷端起“新饭碗”的年轻人,如今过得怎么样?

新饭碗,到底是香饽饽,还是易碎品?

NO.1

还是“新饭”香

26 岁的晓妍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而是凭借对游戏的热爱,成为了一名游戏捏脸师。

通过调整游戏角色的面部参数,她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独具个性的虚拟形象,深受玩家喜爱。

宇轩则在养老服务领域开辟了自己的天地。他发现很多老年人对智能设备一窍不通,便萌生了做“老年智能设备培训师”的想法。

耐心地教老人们如何使用智能手机视频通话、网上购物,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

近日,某平台发布《2024 新职业新生活新服务报告》。

报告显示,2021 年至 2024 年间,超过 50 个新职业在平台上快速成长,涵盖平台服务、生活服务、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四大领域。

这些新兴职业不仅满足了大众的个性化需求,还为推动社会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新职业为何能让年轻人心动?原因在于它们往往能带来高收入与高成就感。

相较于传统职业,新职业往往更注重个人兴趣和创造力的发挥。年轻人可以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深耕,在工作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


28 岁的忆新大学学的是电子商务,毕业后投身电商行业,后转型成为用户增长运营师。他利用大数据分析软件,为企业制定精准用户增长策略。

在为寿光一家洗涤清洁产品销售公司服务时,他通过深入交谈与数据分析,为企业规划新方向,成功助力企业扭转经营困境。

孙忆新说:“用户增长运营师有能让企业转危为安的能力,我很喜欢这份工作。” 如今,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他收获了丰厚的报酬,实现了自我价值 。

“00 后” 小伙小冉和闵闵则在春节家政市场的忙碌中收获满满。

小冉表示,临近春节,家政订单爆满,每天上午一单下午一单,预约全满。闵闵说,全屋打扫虽然辛苦,但报酬更高,一单能赚近 400 块钱。

在这个看似传统的行业里,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抓住了实实在在的赚钱机会 。

新职业的诞生,也紧密贴合了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

可以看到,新职业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NO.2

不稳定与不专业:新职业的烦恼

当然,新职业也并非 “完美无缺”。

职业“上新”,给广大青年带来许多新机遇新选择,不过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让不少年轻人陷入“成长的烦恼”。

部分新职业存在收入不稳定的情况,让从业者们忧心忡忡。

以全媒体运营师为例,尽管行业前景广阔,但收入却因多种因素起伏不定。

“00 后” 全媒体运营师晓萱,初入行业时,凭借创意短视频收获了大量粉丝,收入颇为可观。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流量获取愈发困难,她的收入也大幅下滑。

晓萱无奈地说:“现在做全媒体运营师,就像在坐过山车,收入忽高忽低,太不稳定了。有时候忙活一个月,到手的钱还不够生活开销。”

除了收入不稳定,新职业的职业标准也亟待明确。

二手车经纪人便是典型代表。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二手车经纪人的专业能力、服务质量等方面,缺乏统一、明确的衡量标准。

这导致市场上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从业者为追求利益,甚至出现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形象 。

季柏杨在互联网平台从事二手车销售工作,今年 3 月,二手车经纪人正式被纳入新职业版图,这让他兴奋不已。

但兴奋过后,他也有了新的担忧。

他表示:“虽然现在有了‘二手车经纪人’这个正式称谓,但大家对这个职业的具体标准还不太清楚。我们需要为消费者提供购车咨询、交易过户、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服务,可目前行业内对于这些服务的规范和要求并不明确,这让我们从业者有些迷茫。”

身份和职业标准难认定、保障责任无法落实、职业晋升缺少渠道……

如何破解这些新职业“通病”,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

3

不稳定

一代年轻人的新命题

然而,不管是逃离旧职业,还是拥抱新职业,挥之不去的,是年轻人的就业焦虑

但是,就像上一代人的下海一样,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新职业也是如此。

对于年轻人来说,与其在竞争激烈的传统职业赛道上 “挤破头”,不如勇敢地探索新职业,说不定就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

稳定固然有着诱人的安全感,但过于追求稳定,可能会让我们错失许多成长与突破的机会。

而不确定性,虽然带来了未知的风险,但也蕴藏着无限的可能。

敢于克服对稳定、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或许是这一代年轻人需要掌握的命题。


这群年轻人,在拓展新职业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人生地图。

在人生的旷野里勇敢无畏大胆地做自己,相信自己永远有像野草一样的韧劲,和像水一样的适应性。

年轻人,正在自己的旷野里徐徐行驶着。


“生活的意义在于创造,而创造的关键在于勇敢尝试新事物。”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不要被传统观念束缚,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去拥抱新职业吧!

说不定,下一个在新兴领域发光发热的,就是你呢 !


参考资料:
[1]“忙啥呢?”“给虎鲸搓澡呢!”|共青团中央

[2]裸辞半年,有人转行当了时髦“绿领”|南方周末

[3]新工种月入10万元?是噱头还是真有搞头|央视网

[4]19个新职业,正式发布!|河南省教育厅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专升本、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更多好看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