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雪
近日,日本两大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的合并计划再生波澜。2月5日,多家权威媒体纷纷报道,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已终止合并谈判,并决定搁置整合计划。
针对此消息,日产汽车于当日通过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虽有部分媒体报道公司将撤回与本田的经营合并基本协议书,但日产汽车方面尚未正式公布相关消息。日产汽车进一步指出,目前正与本田就媒体报道所涉及的内容及其他多个方面进行深入讨论,预计将在2月中旬左右明确方向,并对外发布公告。
然而,晚间时分,《财联社》的最新报道揭示了事态的新进展:日产汽车董事会已结束会议,并作出决定,正式放弃与本田汽车的合并谈判。此前一日,有消息称本田汽车曾就收购日产股份、将其纳为子公司的方案向日产汽车征询意向,但日产汽车方面对此收购要约表示难以接受,希望在合并中保持双方的平等关系。而本田汽车则期望通过掌握经营主导权来改善业绩,并打造一个盈利能力更为强大的新集团。
从市场反馈来看,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在合并计划上存在诸多变数,主要源于双方在整合比例等关键条件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回顾整个事件的时间线,从双方官宣合作到被曝出合作可能终止,时间尚不足两个月。
这一合并事件最早可追溯至2024年12月23日,当时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共同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计划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双方均作为该控股公司的子公司进行合并。合并后,新集团的整体年销售额有望超过30万亿日元(约合1.39万亿元人民币),年营业利润也有望突破3万亿日元(约合1390亿元人民币)。此外,作为日产汽车的子公司,三菱汽车也曾考虑加入此次合并的可能性。
按照当时的规划,若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成功合并,将对全球汽车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合并后的本田日产新集团,其市场规模有望跻身全球第三位,仅次于丰田汽车集团和大众汽车集团。
然而,合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月22日,有报道指出本田汽车对日产汽车提出了明确且极具挑战性的利润要求,希望日产汽车在2026财年实现营业利润至少提升三倍,以确保合并计划的成功。这一要求无疑给日产汽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1月31日,日产汽车发言人表示,将争取在2月中旬前宣布与本田的业务整合方向,这一时间点较原计划有所推迟。原计划中,双方本应在2025年1月底前确定整合方向,并在6月前敲定最终合作协议,于2026年完成合并。日产汽车发言人对此解释称:“两家公司原计划在1月底之前决定管理整合的方向,但整合筹备委员会的讨论仍在进行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已明确指出日产汽车盈利状况的改善是合并的前提条件。本田总裁三部敏宏和日产总裁内田诚均强调,扭转日产汽车的盈利状况是此次合作的关键所在。然而,当前日产汽车正面临着财务和销量上的双重困境。财报显示,2024财年日产汽车的营业利润预期仅为1500亿日元。其中,在2024年第二财季,日产汽车的营收同比下滑5%,营业利润更是同比大跌85%,出现了93亿日元的净亏损。若想在短短两年内实现营业利润至少三倍的增长,日产汽车无疑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业内人士对于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的合并计划普遍持悲观态度。此前,日产汽车前CEO卡洛斯·戈恩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曾表示,对日产本田联盟及其背后的原因极度悲观,认为这一举措是绝望之举。戈恩指出:“日产和本田的合并是一种孤注一掷的行为,并非一笔务实的交易。因为两家公司之间很难找到协同效应,它们几乎没有互补之处,而是在同样的市场上运营着几乎相同的产品和品牌。”
今日下午,东京证券交易所宣布暂停日产汽车的股票交易,这一决定无疑给本已动荡不安的合并计划再添一层阴霾。未来,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的合并之路将何去何从,仍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