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申遗成功
让更多人关注到春节里的
民俗文化和非遗实践
日前
江苏城市频道《德行天下》节目
走进如皋
感受中国人过年的仪式感
探寻非遗里的浓浓年味
在如皋
村村办“村晚”,人人秀才艺
相较于往年
今年的“小村村晚”多了个特色
“非遗”成为了重头戏
走进如皋市城南街道
新庄社区的“小村村晚”
“偶来讲”文明实践志愿者
正在给村民们表演
精彩的传统木偶戏和江安号子
如皋杖头木偶戏
如皋杖头木偶戏始于汉唐,兴于元明,盛于清朝和民国年间。2007年,如皋杖头木偶戏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安号子
乡土文化,历久弥新。如皋“江安号子”,这首土生土长的“乡间小调”,经过岁月的洗礼和传承在民间口口相传。在新时代更成为鼓舞群众陶冶情操,倡导文明的重要文艺载体。
那“村晚”与“非遗”相遇
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来听听专家的解读
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教授戴珩:
杖头木偶的制作本身就是非遗
它的表演也更是一个非遗
原来传统杖头木偶所表演的
可能是传统的戏曲
现在随着生活的发展
人们希望用杖头木偶
看到更多新的内容
更多新的形式
如皋木偶剧团非常用心、非常下功夫
把杖头木偶
和我们现在的生活需要做结合
把卡通、童话、名人故事
都用来做表现
我觉得这非常好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晓愚:
我们有个词叫喜闻乐见
如皋“小村村晚”
把木偶戏和江安号子加进来
可以更好地增添
老百姓的情绪价值
“非遗”这个词听起来特别高大上
但是什么是真正的热爱非遗和传承非遗
不是把它高高在上地供起来去膜拜它
而是用创新的方式
让非遗在我们当下的生活当中
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