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
闽南人称为“天公生”
相传这天是玉皇大帝的诞辰
闽南人会用丰盛的供品
和最虔诚的祭拜
祈求天官赐福、阖家平安
称为“拜天公”
“拜天公”的准备活动,从正月初八就开始了,从贡品到神桌的摆设,都有讲究。
贡品一般为牲醴、寿桃包、甜粿、发粿、红龟粿和水果。较为讲究的则是“顶桌”,即香案上置三盏神灯,一对蜡烛,另摆三碗清茶和五果六斋作为供品。“五果”一般为香蕉、橘子、苹果、菠萝、甘蔗这五种新鲜水果,“六斋”则是指金针菜、木耳、腐竹、香菇、花生和系上红丝线的粉条或面线。另外,猪头三牲(指猪肉、酒、鱿鱼干)或五牲(加上鸡、牛或羊)等其余荤类供品则置于“下桌”,因为荤食是用来供奉天公的随从的。
祭祀开始前,人们会把八仙桌和香案围上桌帷,和“天公炉”一起安置在正厅前面朝向中庭,在门口挂起一盏写有“玉皇大帝”的“天公灯”。八仙桌的桌脚下要垫上寿金纸,以示太极界不着地之意,称为“顶桌”“天公坛”或“三界桌”。祭祀的仪式一般会进行到正月初九凌晨。
祭祀天公用的寿金纸也有讲究。这天用的寿金纸会比平时祭祀时所用的大,称为“大金”“天公金”或“大龙金”,人们会将这天用的寿金纸折成元宝、莲花灯等样式。还会在门环处用红丝线系上特制的黄色长条纸钱(闽南称“长钱”,台湾称“悬钱”)。这种纸钱要在祭拜完天公后焚烧。
厦门
每年从正月初二开始,厦门同安凤岗社区居民都会制作凤岗大笼甜粿,用于正月初九“敬天公”习俗活动。
大笼甜粿制作民俗始于清朝早期,在同安、厦门、金门及漳泉和东南亚国家闽南人聚居地有较大的流传和影响。它源于明末清初同安岗头百姓抗捐抗税运动,为感谢天公答谢众乡亲而形成的一种敬天习俗。2013年,“岗头大笼甜粿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厦门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9年,又被列入福建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大笼甜粿以优质糯米、白砂糖、蜜冬条、金橘、香料等为食材制作而成。成型的大笼甜粿下方成八角柱形,印有荷花、蝙蝠、花瓶等样式,寓意着平安富贵。甜粿上层是圆柱形,一颗颗凸起的纹饰让人联想到多子多福的石榴,甜粿的最上方还立着一尊木狮子,以示“瑞狮迎春”。
漳州
漳州天宝镇的玉尊宫,每年的正月初九拜天公仪式格外壮观。从正月初八下午开始,数百张桌椅就会整齐摆成方阵,桌上摆满了全猪、全羊、水果、贡品等。全猪、全羊被宰杀洗净后,架在长竹凳上,头仰朝天,口含红橘,身上写着“合”“平安”等字样,寓意“合家平安”,脖子上还挂着红包袋,桌子上都铺了红布。
《天宝玉尊宫拜天公》
信众们从下午开始接踵而至,一直到初九凌晨零点左右,信众们身着整洁的衣服,聚集在玉尊宫前,一起向“天公”行祭拜礼,宫庙大门敞开,现场布置庄重,灯火通明,共同祈盼国家安泰、人民康宁。
祭拜完成后,还会将特制的、大一号的“天公金”以及元宝金纸等烧掉,作为给天公庆生的寿礼,以表虔诚和敬意,同时答谢一年的好收成,并祈求来年好运道。
另外,漳州城区还有一个天公庙,漳州天公庙始建于唐,原名开元观,后改名天庆观(玄妙观、元妙观),旧址在观口街(今人民新村南门)。前殿祀老子,后殿祀玉皇大帝。配殿祀日、月、雷、电、风、雨诸神,庙宇宏敞,神像巍峨。是漳州最大型且藏有道经的道观。
泉州
在泉州,多数信众们都会到元妙观敬祀天公。正月初八入夜,元妙观前的东街就渐渐热闹起来,人声鼎沸的元妙观是城里最亮的一角,点亮的“天公灯”照亮大半个广场。
泉州人遵循古代时辰计算方式,子时一到便是新的一天。所以子时一到(十一点至一点),信众们会前往元妙观,将供品平整摆放于玉皇大帝供桌前拜天公。观前广场上立有“招财进宝”巨型钱币及“平安门”,拜完天公后,一家老小还会逐一从巨大的钱眼中钻过,俗称“钻钱眼”,或者过“平安门”,以求平安、招财。
在潮汕地区,人们习惯把祖先称为“老公嬷”。人们祭祀“老公嬷”一般比较讲究。
1、祭祖是对家族老祖先的祭祀,这是一年中少有的为地府的老人设节日,我们作儿孙的自然要最好好置办,一般常规,需要三荤:猪肉、家禽肉、全鱼,忌用牛肉、狗肉祀神。青菜底盖面用豆腐、百叶.豆芽,忌用食用过的食物祀神。一般选择一些先人生前比较喜欢吃的一些食物,还要六属盏酒六盅饭六双筷分列三面,忌用单碗祭拜“老公嬷”。
2、苹果、香蕉、橘子、橙子、圣女果这五种水果是最好的选择。并且上供或者上坟的水果一般需要按单数来摆放,3到5个是比较常见的。但其实人们对于上供或者上坟的贡品并没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般需要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来选择。实在不了解的时候,就可以选择上面五种不会有错的水果。
至于摆放祭品,可以按下面排列简单地摆放顺序,具体的细节最好是按照家里的习俗做为准:
斋菜在前,五牲在后。
牌位前面要摆上茶、酒、白米饭。
香炉放最前。
这里提醒一下,潮汕地区无论是拜神还是祭拜祖先,香烛是祭祀必须具备的物品,对供香是非常重视的。
香在古代用以祀神祭祖,俗称信奉民间宗教的人为「持香者」,以别于其他宗教。
点香的意义是与神灵沟通,借着香烟袅袅而上,象征与天上的神祇的交通。不同的祭拜对象用不同的香,但香的本质是一样的。
而有些化学香、香精香之类,就更不宜用了。燃香本有荡秽之功用,用化学香,不仅不能庄严坛场,还破坏环境。自个闻着都呛人,怎忍以此奉敬佛?岂不是更应制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