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本号 · 一起思考
作者:徐吉军,新媒体:汉唐智库!
2025年,英国皇家海盗1801年从奥斯曼帝国偷来的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浮雕,已经在大英博物馆沉默了200年。现代英国绅士风度翩翩的宣称获得文物的手段是合法购入。
然而,这只是拙劣的借口而已。
问题的关键在于,大英博物馆的文物绝大部分都不属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历史。相比而言,窃取文物非常无耻,窃取他国历史鹊巢鸠占才是最无耻的操作。
从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借助东方文明编织的历史经纬线,一直打着古希腊文明奇迹的幌子,遮掩着伪史的虱子。
一、考古地层里的特洛伊木马!
1、雅典卫城的混凝土密码
1886年德国考古队在卫城山门发现的伯里克利时代墙体,其砂浆样本经X射线荧光检测显示含19世纪才量产的硅酸盐成分。更耐人寻味的是,现存最早的完整卫城测绘图竟出自1834年拜伦勋爵的随军画师之手。
2、庞贝古城的时空折叠
1748年法国波旁王朝雇佣的考古队,在维苏威火山灰下发现的完整面包房壁画中,竟出现了哥伦布大航海百年后才到欧洲的美洲辣椒。当考古现场沦为政治道具,地层学便成了任人涂抹的油彩。
相比之下,中国秦始皇陵考古团队用N+5编号系统来记录每一枚箭簇的严谨态度。西方编造伪史的吃相实在太过难看了。
3、埃及学的象形文字困局
让-弗朗索瓦-商博良被称为埃及学之父。他利用罗塞塔石碑破译了古埃及语言。1822 年, 商博良利用写在刻线上的王室名字作为关键证据,发现埃及文字是由代表声音的拼音字母,和代表物体和概念的表意文字组合而成的,并在给达西埃先生的信中概述了他的发现。1824 年,商博良在最初工作的基础上出版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系统概要》。该出版物使人们不再怀疑他已经解开了古埃及语言的秘密,破译了 450 个单词群。
中国殷墟甲骨文的破译历经罗振玉、郭沫若三代学者考据才有所进展,古埃及这文字破译简直就像拿着字典直接翻译一样简单!
一个令人无法直视的问题是,商博良1822年破译罗塞塔石碑时,对照的译本竟包含拿破仑远征军参谋部提供的伪造铭文。
这种先结论后证据的考古模式,与清光绪年间端方收藏的所谓古埃及文物(后证实多为欧洲工匠仿制)形成了跨时空镜像。
二、文献迷宫中的达芬奇密码!
1、 亚里士多德的量子手稿!
现存最早的亚里士多德《物理学》抄本(巴黎本No.1853)经碳14测定为公元890±30年,却声称转录自公元前335年的埃及莎草纸。且不论埃及莎草纸怎么能够保存几千年而不朽,这是一个基本的文明承载问题。如果按每天每人抄写3000字计算,《物理学》抄本流传下来所需的抄写员数量,超过了公元900年左右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总人口。要知道中国明朝编纂《永乐大典》,整部3.7亿字,动用了当时顶级2149名学者,耗时五年才完成这项工作。
试问亚里士多德的如椽巨作是谁负责书写在羊皮卷上还传到今天的?
2、但丁神曲的东方基因
西方文艺复兴,但丁的《神曲》影响巨大。不容忽视的是,在《神曲》天堂篇第15章描绘的九重天结构,与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唐代《二十八宿次位经》星图高度相似。
更值得注意的是,现存最早的但丁亲笔信(1306年)用纸纤维检测显示含竹纤维成分,同时期意大利造纸作坊仅掌握麻布技术。
这缕东方竹影,或许暗示着蒙古西征带来了东方文明才有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基础。
所以,欧洲人流传的所谓黄祸,其实也是一次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启蒙。
3、启蒙运动的瓷器底色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1726至1729年避居英国期间,潜心考察英国的政治制度、哲学和文艺,回国后以书信的形式发表了《哲学书简》。在伏尔泰书简中有43次提及中国。这表明当时的中国,依然是欧洲向往的文明圣地。
西方从1800年开始领先于世界,但不应对东方文明报以羡慕嫉妒恨的丑陋心态。
毕竟,所谓的文艺复兴,复兴的根本不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而是在东方文明的基础上进行的模仿创造罢了。
三、文明重构下的青铜审判!
1、DNA解码的迁徙神话
2023年《自然》杂志刊发的古希腊人种基因研究显示,所谓纯种希腊人的遗传标记中竟含23%的鲜卑成分。
这表明,所谓的古希腊人,与远在东方的鲜卑人在远古时期有过共同的血脉联系。亚欧大陆是一个整体,人类的迁徙并无难度。
文明本如黄河水混泥沙俱下,爱琴海的历史也不是一杯纯净水。
2、星图上的丝路驼铃
古希腊托勒密在约公元140年编纂的《天文学大成》,集合了数学、天文学知识,提出了恒星和行星的复杂运动路径。
问题是,托勒密《天文学大成》记载的1022颗恒星,有317颗能在汉代《石氏星经》找到对应的坐标。
更惊人的是,佛罗伦萨圣十字教堂星图(14世纪)与敦煌莫高窟第61窟黄道十二宫壁画(五代)存在相同的占星符号误差。
这种对东方文明大规模的抄袭发生在什么时候,由谁组织完成?
3、数字人文时代的文献解剖
古希腊文明赖以立世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描述的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军事强国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从公元前431年持续到公元前404年,期间因多次停战而中断,最终以斯巴达人的胜利告终。
研究团队用NLP技术分析《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发现其动词变位规律更接近12世纪中古希腊语。这种研究方式,实际上是运用统计学规律来研究语言的变迁。
简单来说,大宋朝中国人的语言文字与商周时期的语言文字会有明显的差异。
古希腊的语言竟然能跨越时空1600年而不变,这对于战乱不断的地中海周边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
西方古典学但凡有点真正的学术精神,也应该启动一场数字疑古运动。怕只怕,一场疑古会彻底摧毁西方文明在沙滩上构建的楼宇。
四、青铜器承载着真相!
文明不需要伪造的圣像,真正的历史生命力,藏在二里头陶器的气孔里,在曾侯乙编钟奏出的悠扬乐曲里,在量子计算机对《周易》卦象的重新演算过程中。
当某些人用3D打印技术复刻古希腊机械时,青铜器上的饕餮纹,从不需要放射性碳素来证明自己的年轮。
关注汉唐智库新媒体,扫码入群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