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关注我国航天探索项目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长期暴露在太空失重环境,对人体并非是个好事。我国每位前往“天宫”空间站的宇航员,在返回地球后,都不得在短时间马上恢复站立,就是一个明证。因此,在太空中的时间跨度,就成了一个很关键的计划指标。然而就在最近,有迹象表明,国际空间站很可能出现首个,被活活耗死的死亡案例。

这事儿要聊,要从1年前说起了。当年2024年6月份,美国展开了一次草率的航天任务。因未经检验,波音公司的航天器“星际客机”在太空出现严重气体泄露,导致了2名宇航员被迫滞留国际空间站8个月了。虽然美国政府嘴上喊着“重返月球”计划,但现实里却是连救回2名宇航员都做不到。于是这场外界都以为的“短途旅行”,成了“长期滞留”。


在去年11月的时候,当时外界发现,滞留在国际空间站的女宇航员,脸已经瘦成了严重变形的“锥形”,一时之间舆论哗然。随后,美国NASA方面和女宇航员联络后,对外解释称,是太空环境下的“体液转移”,这事儿才算压下去。可是到底什么时候,美国能发射新的航天飞机,接2名宇航员回来,美国那边却没有任何回应,至今没有消息公布。

而就在8个月后的当下,国际空间站传出了一个求救信号。女宇航员苏妮塔•威廉姆斯在网络上向媒体求救,因为长期暴露在失重环境,自己的几项重要身体机能已经丧失。但面对媒体质疑,NASA还是坚持辩解,认定威廉姆斯身体没事。就像我们最开始说的,我国宇航员从空间站回来,都得是躺着的。除了规定要求外,失重的生理环境下,时间一长,会导致肌肉功能退化和骨密度流失也是部分原因。而按照NASA早前的手册预估,每在太空中待1个月,骨密度就会损失1%。我国宇航员的任务安排,一方面是时间不长,另一方面是都是青壮年。回归后,通过一段时间训练就能够恢复。


但美国那边就不一样,美国滞留的女宇航员,都59岁了,滞留的男宇航员年龄更大,都63岁了。就不说要等多久吧,本身身体恢复能力就不如年轻人,在太空中的损耗是实打实的。本来NASA说今年2月份发射飞船去把他们接回来。结果又再次延期,有说要到4月份,又具体待定。

因为在舆论上热度不小,这几天特朗普还对外声称,把接人的事儿交给马斯克了。但张张嘴的事情,谁都能说,到底是不是在搞“政治秀”,可真不好说。要是真死人了,还是个攻击拜登和民主党的绝佳理由。最坏的情况,就是这2位宇航员,成了美国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我们将持续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