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已经默默的陪伴地球数十亿年,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同时也是唯一的天然卫星,人类文明在能飞出地球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把目光瞄准了月球。

上个世纪美国和苏联的太空竞赛,月球曾作为关键的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探测器前往,当然也随着NASA的阿波罗载人登月,把人类探索月球送至巅峰。六次成功的载人登月,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表面,正如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所说的那样,这是他的一小步,却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步。



但是随着太空竞赛的结束 ,人类对于月球探索停滞了几十年。直到进入21世纪,月球再一次吸引了大家的关注。

随着嫦娥五号成功从月球表面带回1731克样本,中国的探月工程三期任务“绕、落、回”也正式圆满的告一段落,而随着鹊桥二号的发射,以及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1935.3克样本,中国的探月工程四期任务也算是正式开启了。



嫦娥六号的成功,也让中国探月工程彻底的奠定了国际领先地位,也是目前为止人类第二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第一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还是中国的嫦娥五号。

对于人类来说十分神秘的月球背面中国不仅仅成功软着陆,还从那里带回来将近2公斤的月球样本,对于月背样本的深入研究,更加有利于人类揭开月背的神秘面纱。



我们不像NASA局长尼尔森那么虚伪,表面上不屑一顾,称NASA不会去月球背面,因为毫无意义,他们的目标在月球南极。

但是现在来看,美国重返月球载人登陆火星的大计划严重拖沓,就像之前美国宇航员滞留国际空间站无法返回的情况,很多网友都在调侃道:美国现在重返地球都费劲,更不要说重返月球了!

当然,两者之间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美国重返月球之路的坎坷的确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仅仅在2024年就经历了两次的延期,目前情况其实也并不乐观,谁知道需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重返月球。



而中国的探月之旅算是稳中求进,其实进展是非常迅速的,尤其是随着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的展开,率先完成了月球背面的采样作业,紧随其后的就是嫦娥七号以及嫦娥八号。

按照计划2026年嫦娥七号将发射,目的地便是月球南极,月球上最吸引人的便是水冰,寻找到丰富的水冰便具备了建造月球基地的条件,因为水通过简单的电解就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氧气可以供人类正常生活所需,而氢气可以成为火箭的燃料。



这也是很多国家都把月球南极当作目的地的根本原因!

嫦娥七号要执行特别的探测任务,通过飞跃器,对月球南极的“洞穴”进行深入探测,得到确定的结果,月球上到底存不存在可以利用的水冰,毕竟此前的探测都是遥感探测,说有但谁都没看到。

月球南极太阳高度角比较低,年平均温度在零下173摄氏度到零下113摄氏度之间,有些撞击坑无法受到太阳的充分照射,最低温度可以达到达到零下233摄氏度,是极其寒冷的。



当然月球南极不仅寒冷,真正的挑战是它的昼夜温差很大,有些区域太阳照射后温度可以达到16~17摄氏度,嫦娥七号要在月球南极进行长期的探测任务,可想而知面对的困难有多大!

在嫦娥七号之后便是嫦娥八号,它们将构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为未来的月球基地建设打下基础。建立月球基地,也是人类进行火星探测以及深空探测的基础,因此说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环节都不能落下。



不仅如此,中国已经宣布在2030年之前完成载人登月,届时将会有两名航天员登上月球表面,值得期待!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