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被誉为“中国新闻摄影之父”的沙飞的塑像在石家庄落成。揭幕仪式前夕,沙飞的女儿专程前往北京,邀请聂荣臻的女儿聂力参加活动,当谈到当年沙飞被处决一事时,沙飞的女儿告诉聂力:“当年我父亲的判决,是你爸爸签的字。”
沙飞1912年出生于广州,14岁从无线电学校毕业之后,毅然投笔从戎投身反帝反封建的热潮。1932年,20岁的沙飞到汕头电台工作,并开始对摄影产生兴趣。
最开始,沙飞只是用相机记录一些自己和妻子的生活片段,渐渐的,他将镜头对准了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在加入上海黑白影社之后,沙飞拍摄的南澳岛专题照片,成为中国摄影史上最早表现国防题材的照片。
1936年,萨拉热窝事件的照片,让沙飞下定决心当一名摄影记者,他所拍摄的第一组新闻照片,是在全国木刻展览会上为鲁迅先生所拍摄的,这组照片也为沙飞奠定了今后职业的基础。
抗战全面爆发后,沙飞抵达华北抗日前线太原,经彭雪枫介绍前往115师采访。时任115师副师长的聂荣臻批准沙飞加入八路军,沙飞由此成为人民军队第一位专职新闻摄影记者。
在聂荣臻的领导下,沙飞以手中的照相机为武器,记录了抗战时期不少珍贵的画面,用照片作为宣传抗日的工具,号召更多的老百姓投身抗日的热潮之中。新闻摄影科成立后,沙飞按照聂荣臻的指示,将照片寄往各地以宣传抗战。
在百团大战中,聂荣臻和两个日本小女孩的经典照片,就是出自于沙飞之手。而这一组照片,也成为抗战史上的经典作品。
1948年,沙飞因肺结核住进了医院,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治疗终于痊愈。出院当天,沙飞找来为自己治病的日本医生,询问回去之后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结果日本医生交待完之后,沙飞趁其不备对他连开两枪,日本医生当场殒命。
沙飞被看押起来后,直言自己是为死去的中国人报仇。但实际上,这位日本医生并非战俘,而是作为国际友人,义务到中国支援。聂荣臻得知此事后,立刻派人到医院调查,当看到医院出具的“沙飞精神正常”的证明后,聂荣臻无奈在死刑报告上签了字。
执行死刑的前一天,沙飞再一次被提审,他告诉提审自己的同志,他相信聂总会给自己一个公正的处理。甚至在执行死刑当天,沙飞还主动要求看一下判决书,看完之后还问了一句:“聂荣臻司令员知道吗?”
当聂帅的签字摆在沙飞面前时,沙飞喊了一声:“聂总!”之后便哽咽地再也说不出话。
30多年后,在摄影家协会的建议下,沙飞的两个女儿开始为父亲恢复名誉而奔走。经过6年多的走访调查,最终确定沙飞当年杀害日本医生时,精神处于不正常的状态。
聂帅得知沙飞的问题真相大白,感慨地说:“沙飞是好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是有贡献的。”
2004年,当得知沙飞的死刑判决最后是自己父亲签的字时,聂力顿时泪如雨下,沙飞的女儿立刻感觉到自己失言,解释说当年无论谁签字,都不会改变父亲被处以死刑的结果。
后来,在沙飞塑像的揭幕式上,聂力敬献了全场最大的一个花篮,上面特意写明:“聂荣臻及夫人张瑞华携后代聂力敬献”,替父亲送上了一份对老战友的缅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