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肺寒咳嗽的朋友特别多,具体表现为:一遇寒就发,老咳嗽、绵绵不断,咳白稀痰,舌苔水滑,胸闷胸痛,夜里病症加重

看似为一些“小毛病”,实际上确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严重性疾病的“祸患”。


中医治疗肺寒的思路在于补足脾阳。《黄帝内经》里讲“脾为生痰之,肺为储痰之器”。

产生寒痰的根源在于脾中生寒,脾是生产痰液的源头,肺是储存痰液的器具,脾阳不足,寒气偏盛,肺气不能借助脾胃的力量去对抗肺寒气,就会形成寒痰。

对此,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的“苓甘五味姜辛汤”就派上了用场。全方优势在于既可以增加脾阳威力,还能驱散肺中寒气,从根上控制痰液

苓甘五味姜辛汤
补足脾阳“马力”散除肺中寒痰


全方虽然仅有五味药,但药简效宏,张仲景将他们巧妙搭配,就能立起沉疴。我们来看看苓甘五味姜辛汤是如何温补脾阳散去肺寒,达到根除咳嗽、寒痰的作用。

干姜

温脾阳

干姜是温热的中药,比较辣,阳气很足,能温暖脾胃。脾胃温暖了,肺寒就能借助脾胃的力量对抗寒气。寒气减少了,胸中的憋闷感就会消除,咳痰也会慢慢消失。

细辛

散胃寒

细辛可以操控肺中的气和寒气对抗,可以驱散寒气、温肺化饮,消除肺中清稀的、白色的痰,而且细辛还有止咳作用。与干姜结合,既能散寒又能化痰,有1+1>2的效果。

茯苓

利水


茯苓用来强化脾脏的防护,让寒气不能伤害到脾脏。同时,茯苓也能化饮利水,可以将痰饮推到膀胱处,有了茯苓,就能加快痰饮排出去的力量。辅助干姜、细辛一臂之力。

五味子

收敛肺气

干姜、细辛能增强散肺寒的力量,但久而久之也对肺气产生损耗。五味子味酸主收,可以将肺气牢牢抓住不让其流失,同时还能敛肺止咳。它的加入让全方张弛有度,防止方子辛散太猛烈,能起到制约的作用。

甘草

调和诸药


甘草的作用不仅能调和诸药,还能温补脾胃,甘草偏甜,能赋予脾胃力量,让脾胃有能力把温热的气息,把营养物质传输给肺。

总而言之,苓甘五味姜辛汤适用于寒邪入体产生的咳嗽,白痰等症。整张方用五味药来脾肺同调,标本兼治。

  • 如果出现痰量过多、干呕、呃逆,可以在此方基础上加上降逆止呕的药物,比如半夏、吴茱萸等。

  • 如果出现咳嗽又急又喘,可以在此方基础上加降气止咳的药物,比如加杏仁、厚朴等。

  • 如果脾胃虚弱,进食较少,可以在此方基础上加益气健脾的药物,比如说人参、白术、陈皮等。

参考文献:
[1] Baojuan W , Lifeng C , Dongxia L .苓甘五味姜辛汤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免疫细胞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 2019(002):028.
[2]陈锐. "苓甘五味姜辛汤临床新用." 中国社区医师 28(2011).
[3]余白桦, 张丹芳, and 陈瑞发. "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河南中医 36.5(2016):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