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总台春晚一曲童声合唱的《玉盘》

唱出人们对月亮的浪漫想象

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件“玉盘”

龙泉窑梅子青菊瓣纹洗


圆满的“玉盘”

其实是文房的笔洗

这件长得很像盘子的瓷器

其实是一件笔洗

在文房中用来盛水洗笔


而之所以能冠以“玉”字

是因为它的釉色自带的如玉质感

青瓷洗的内壁装饰一周菊瓣纹

简洁又内敛

给细腻的胎质和光泽明亮的釉面

更增添一份雅致


将这样的“玉盘”摆在桌案之上

是实用与美学的结合

如同青玉!

梅子青见证“美学高峰”

这件笔洗出自今天浙江龙泉地区的龙泉窑

龙泉青瓷不是专指

某一时间某一处窑址烧造的瓷器

而是包括在龙泉及周边各地

烧制风格相同的数百处窑场的青瓷

历史已有千余年


△宋龙泉窑碧青琮式瓶 福建博物院藏

特别是在宋元时期

龙泉窑经过釉料配方和烧造工艺的提升

在青瓷史上达到了美学高峰

首创釉质更厚的青釉

让瓷器有“类玉”之美

这件瓷洗所呈现的“梅子青”

便是龙泉青釉中最精美的釉色之一

由于其颜色清新润泽如初熟的梅子

故而得名,颇有诗意

《文博日历》的“铁粉”

不知是否还记得这个南宋“青柿子”


△南宋龙泉窑粉青釉柿形瓷水注 杭州博物馆藏

这个“青柿子”也是一件文房用具

是用来滴水的粉青釉瓷水注

粉青与梅子青淡雅、含蓄

表现出中国古典审美情趣

非遗春节看非遗

龙泉青瓷焕新生

2022年和2023年

在福建漳州的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

水下考古发现

该船上99%的货物都是龙泉青瓷

它们见证了古代的龙泉青瓷外销

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考古发现的精品文物

龙泉青瓷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

既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是首个入选的陶瓷类项目

这项技艺传承至今又焕发出时代光彩


△央视新闻《联播一瞬》栏目中报道龙泉青瓷在进博会中亮相

在进博会上

龙泉青瓷展现了中式美学的精妙

2022年

龙泉青瓷屏扇亮相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

200余樘层翠欲染的青瓷屏扇

呈现了流淌千年的宋韵风华

愿这件温润如玉的青瓷洗

为你送去春的气息

带着清朗,奔赴山海

(央视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