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两旁灯笼高挂,渭水河畔锣鼓喧天。热闹的社火、绚丽的打铁花、激昂的山歌……新春佳节,西府儿女用自己最独特的方式体现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也向全国展示了充满活力、文脉绵长的宝鸡形象。春节假期,央视镜头多次聚焦炎帝故里宝鸡,也使得宝鸡再次惊艳全国。
“中国”风采引来各地游客
1月28日,在万家团圆的除夕夜,央视新闻联播以“文化瑰宝迎新春”为主题,特别报道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广大游客在这里看文物、品年味,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魅力。报道中提到,新春之际,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新推出《青铜铸文明》陈列展,在青铜器何尊的展台前,许多游客专程慕名而来,一睹三千年前最早的“中国”风采。其中,一名游客向记者展示他手机中拍到的铭文,激动地说道:“这是我拍到的最早的‘中国’一词,一进来就非常震撼,让我感受到了咱们中国璀璨的历史文明,作为一个中国人,深感自豪和骄傲。”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并作出重要指示:我国青铜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要加强青铜器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宣传阐释,更好激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文明的热爱。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来宝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发掘文物内涵,讲好宝鸡故事,展现宝鸡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我市启动实施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基本陈列《青铜铸文明》提升改造项目。
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和20多天的试运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全新升级改造的《青铜铸文明》展览于2025年1月22日以亮丽“容颜”与参观者见面。新面容不仅展示了青铜器作为古代文明重要载体的独特地位,还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为参观者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千年文脉传承华夏文明精髓
2月3日(大年初六)晚,央视《焦点访谈》以“足迹:文脉赓续继往开来”为主题,再次聚焦改造升级后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丰富展陈内容,增加数字化、沉浸式体验,吸引着更多游客前来这里感受历史文化盛宴。
央视《焦点访谈》聚焦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在央视的镜头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宁亚莹说 :“这几年,全民族对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知,我们博物馆热现在是越来越热。”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宝鸡考察,参观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他在这件何尊前久久凝思。宁亚莹说:“总书记绕着何尊整整转了一圈,表情是很庄重的。在这里,总书记在观察、在思考。”参观后,总书记感慨,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
总书记的嘱托也给了宝鸡文物保护工作更清晰的指引。宁亚莹说,总书记提到要加强青铜器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宣传阐释。最近以来,他们工作的主要抓手就是把研究成果、保护成效通过文创、展览、社教的形式,很好地给大众呈现出来。现场参观的游客吕怡凡说:“展览整体非常棒,星空的视觉效果感觉真的就像与古人对话一样。”
紧接着,镜头一转,在青铜器博物院的办公区,呈现出正在紧张进行文物修复工作的场景,这些文物就是博物院新展上的主角。
文物修复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以此为遵循,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和西北大学于2024年合作,开始了对馆藏38件青铜器的修复工作。每一件文物的修复,都意味着对中华文明更深刻的理解和传承。
文化瑰宝焕发时代光彩
参观完青铜器博物院,不少游客也不忘买点文创产品带回家。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文化产业部主任李杨说:“我们今年新推的何尊立体冰箱贴、何尊积木,小朋友和大朋友都比较喜欢。博物馆行业尤其是文创产品这一块越来越‘卷’,各个馆里都在推陈出新,不仅要承载历史文化信息,还要把它做成创意产品。”
15分钟的专题采访,让宝鸡备受关注。视频点赞量、转赞量不断攀升。这一次,宝鸡这座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城市再次走进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视野。
宝鸡社火脸谱亮相央视
除此之外,在1月31日(大年初三)央视节目《2025非遗晚会》上,宝鸡社火脸谱绘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薛亚兵带着自己创作的蛇元素社火脸谱登台亮相。他说,社火是我国西北地区流传千年的春节传统庆祝活动,寓意为新的一年祈福求平安,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在陕西民俗当中,社火是非常重要、非常热闹的春节活动。在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龙洋还亲手体验了画脸谱,沉浸式感受宝鸡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2月3日央视的《焦点访谈》中,同样有薛亚兵的身影。他在蛇年创作的社火脸谱,就是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镇馆之宝“何尊”上找到的灵感。镜头前,他说道:“这个蛇的眼睛就是何尊顶部有一个小蛇的眼睛。把青铜器的文化和社火文化做一个结合,我们画在更多的载体上面,把色彩画得更适合年轻人去欣赏。同时,想让更多人来了解宝鸡还有民间社火,我们也一定会把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
央视镜头多次对准宝鸡,自然也捕捉到了这里的美食。2月2日(大年初五)早上,央视《朝闻天下》在“红火中国年 消费‘热’力燃”专题中,将镜头聚焦在宝鸡老店岐山美阳馆,这里的臊子面、擀面皮等特色美食,让来自上海、江苏、北京等地的游客大快朵颐、回味无穷。品完美食,再逛周公故里,更加深入地了解宝鸡的历史文化。(宝鸡融媒 罗琴 实习生 凤子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