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培昭


第五十六届开罗国际书展上,一名埃及读者在翻阅中文教学读物。本报记者  黄培昭摄

“我一直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著作的忠实读者。我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很感兴趣,通过阅读这些著作,我了解到中国在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经验对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1月23日至2月5日,第五十六届开罗国际书展在埃及开罗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书展上,正在认真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阿拉伯文版的埃及巴德尔大学教师哈比布对本报记者如是表示。

“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的中国”

作为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图书类展会之一,本届开罗国际书展以“阅读,从词语开始”为主题,吸引了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345家出版社和6000多家参展商。改革开放、摆脱贫困、高质量发展、中华文明……众多优秀图书从不同角度展示中国发展图景,为当地读者打开感知中国、了解中国之窗。

埃及希克迈特文化集团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著作在阿拉伯地区的独家发行方。在该集团展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摆放在显著位置,吸引了很多读者。与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相关的图书应有尽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70年》《中国道路及其本源意义》《数解“一带一路”》《能源的未来:数字化与金融重塑》《中国敦煌》《大河上下:黄河的命运》等图书也吸引不少读者驻足翻阅。

哈比布说,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给人以深刻启示,“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的中国,也更深刻地认识到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加强合作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

从事经济研究的学者法蒂玛挑选了几本中国经济的书籍。她告诉记者,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并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可以为埃及的经济建设提供新思路。读者穆斯塔法边翻阅书籍边说:“我一直对中国的发展充满好奇,我期待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有更多和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通过学习这些成功经验,为我们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学好中文就等于多了一把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

近年来,埃及民众对中国发展愈发关注,学习中文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在书展的中文学习区,各类中文教材和学习资料摆满了书架。

埃及女孩艾米娜捧着一本中文读物看得津津有味。她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正在学习中文。“中文有着丰富的词汇和独特的语法结构,学习起来非常有意思。我希望将来能去中国留学,亲身体验中国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艾米娜说。

现场有不少孩子在家长陪伴下挑选中文教材。一位名叫娜迪娅的家长告诉记者:“我想让孩子从小就接触中文和中国文化,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业和职业发展都很有帮助。”

另一个书架旁,埃及青年伊斯梅尔正在挑选教材。学习中文3年的他,已经可以用中文与记者进行日常对话:“学习中文,不仅能让我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还能为我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我希望学好中文后,将来能找到一份与中国相关的工作。”大学生阿里手上拿着一本汉语水平考试“备战书”。他笑着说:“现在埃及和中国的合作越来越多,学好中文就等于多了一把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我现在要好好准备汉语水平考试,希望毕业后能进入一家中埃合资企业工作。”

希克迈特文化集团总裁、埃及汉学家艾哈迈德·赛义德告诉记者,本届书展上展示的中文教材,能满足当地读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些图书不仅能帮助阿拉伯读者提升语言技能,还能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让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提高就业竞争力。”

“我们对未来双方的出版合作充满期待”

本届书展上,中埃双方共同举办了“中国与埃及:古往今来的联系”主题分享会以及《北京西郊故事集》阿语阅读分享会等活动。

《北京西郊故事集》是作家徐则臣2019年创作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描写了一群在北京打拼的年轻人的故事。该书于2023年在埃及翻译出版,受到不少当地读者喜爱。该书阿拉伯文译者叶海亚分享了他在翻译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他表示,这本书描写了大约20年前“北漂”的生活,这与当下许多埃及年轻人在开罗打拼的情景很类似。“为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庭的现状、追求更好的生活,他们勇敢打拼、不怕吃苦,这种精神很容易引起当地读者共鸣。”叶海亚说。

近年来,中国与埃及在文物互展、联合申遗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2024年,“三星堆·金沙主题数字展”在开罗举行,同年,“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在上海开展。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出版部副经理刘怡表示,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智慧。书籍作为传承和记录文化成果的载体,以其独特的魅力让全世界的读者紧密相连。

参加本届书展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李姗姗创作了以三星堆文化和考古新发现为主题的长篇童话《器成千年》,长篇小说《青铜神树》也即将出版。“中国和埃及同为文明古国,本次埃及之行触发了我的新创作灵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埃及的文化元素也会融入我创作的内容。”李姗姗说。

精彩的分享活动,让更多埃及读者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也让出版商看到了合作机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些书籍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让读者看到了中国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对未来双方的出版合作充满期待。”来自约旦的出版商伊德里斯对记者说。

(本报开罗2月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06日 17 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