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的迁徙,960小时的守候,57600分钟的翘首以待,匆忙的脚步承载了所有人对团聚的企盼。春运的人潮中,有这样一群人,把思念藏在心底,化牵挂为动力,化身一座座“灯塔”,为赶路人点亮旅途。

“同是追光者,身披万丈光”——水电工凌军民


凌军民在维修收费扫码枪。

对老凌来说,春运是设备“嗡嗡”的电流声,是栏杆起起落落的碰撞声,是抢修设备时匆匆的脚步声。一顶白色的安全帽、一件荧光色的背心,一个鼓鼓囊囊的电工包,“三件套”陪他度过了无数个风雨兼程的日子。

“老凌,ETC入口车道自动栏杆机故障,你快来看一看。”“老凌,道口扫码枪坏了,快来帮我们修一下。”“马上到!”他到达收费现场后查明设备故障原因,熟练地拿出工具和备件,拆除旧损零部件,更换新零部件,测试、重启……仅用不到15分钟就完成处置,车道各类设备恢复了正常。除夕当天,老凌像往常一样,坐上巡逻车,对高速沿线水泵房、机电室进行设备巡查。伴着星星点点的微弱灯光,寒冷的气息弥漫着,深吸一口冰凉的空气,胸腔倒生出一股被刺激的快意,他挎着军绿色的布包,俯身钻、探、敲,劳动的音符像是春运的和弦,看着他风吹雨打光阴雕刻的成熟模样,他说这是他的荣光。

“生如苔花,绽似牡丹浓”——收费员洪牡丹


洪牡丹服务司乘快速通行。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00后的洪牡丹就像一朵小小的苔花,将归乡之途变为护航春运的新征程,坚守一线,让牡丹花在收费窗口尽情绽放。

2025年的春运,对她来说,是一场没有彩排,没有脚本的实战。“车辆开始增多,大家做好准备!”“收到”南来北往的车辆川流不息,洪牡丹跟着班长一起开道、摆放锥形桶、挥舞指挥棒,一人一锥桶,一动一静之间,渐渐汇成一面坚不可摧的盾牌。“师傅,您好,新年快乐!”“谢谢谢谢……”一对常年在外务工的夫妻笑着回答道。自春运开始,收卡、操作、放行……她每天需要重复无数次。你问她累吗?她总会说:“累啊,可是司机会在你点头微笑的时候对你说辛苦了,在你指明道路的时候对你说多亏有你,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对她来说,年味是双向奔赴的人情味,那些能够在冰点时温暖我们的,除了家人的陪伴和支持,还有过往司机对我们的认同和赞许。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厨师汪冬来


汪冬来在烹饪中餐。

微冷晨雾还未散尽,收费站食堂后厨已亮起第一盏明灯。梅菜扣肉、清蒸鲈鱼、鱼香肉丝……无论是清晨出发还是深夜归来,一道道热腾腾的美食,都传递着浓浓的温情与关怀。

每天早晨,厨房里都会传来汪大厨嘈嘈切切的切菜声和噼里啪啦的翻炒声,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小小厨房里充满了热闹滋味。午后三点,他的不锈钢操作台会再次铺开一幅美食画卷,“大厨,今晚我们想吃火锅”“大厨,记得我的红烧大虾哦”“好嘞!我都记得!”汪大厨对每个人的爱好都了如指掌,谁喜辣,谁怕酸,他都牢记于心。夜幕降临,当周边村落的烟花点亮星空,爆竹声让伫立在山林间的收费站不再“沉默”,大家互相谈心声、说祝福,个个脸上挂满了喜庆的笑容,春节的思乡之情在此刻都凝结在这一菜一饭、一颦一笑间。夜半更深,当巡查人员归来,打开食堂大门,扑面而来的热腾香气让他们眼前薄雾缭绕“汪大厨,您辛苦了!”每当这时,他总是乐呵呵地说:“你们回来啦,我去给你们端饭菜!”也是此刻,我们才明白他手中的锅铲不仅翻炒着人间至味,更烹调出高速人特有的年味,是对“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最好诠释。

起笔落笔,终成答卷,家和道畅,逐梦行远。此刻,窗外是熙熙攘攘的客流,是呼啸而过的山景;车内是鼓鼓囊囊的麻袋行李,是伴着咯吱的车辙声逐渐惺忪的睡眼。这个冬天,希望我们各奔东西、天南海北,无论来处,皆有归处!(王超碟 文/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