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600匹马力的输出,想活命的话,得有个1000匹的底盘,还得有个1000匹马力的刹车。
是的,把所有的顶尖赛车技术都下放到民用车上,不断的优化并测试后,才能让驾驶者放心的去把命交给这台车。
有钱买,有技术开,余下的,还得车靠谱。
快并不困难,驾驭住快这件事,才困难。
Author / 酷乐汽车
好了,回归正题。
宝马史上首款M3 CS Touring车型已于1月30日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巴瑟斯特的全景山赛道全球首发,该车作为巴瑟斯特12小时耐力赛活动的一部分已向公众正式亮相。
3月起,该车将开始向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等地的客户交付,德国作为本土市场,依旧是该车最重要的销售地区。这款特别版车型将与宝马M3(参数丨图片)轿车和宝马M3旅行版其他车系一同在宝马慕尼黑工厂生产。(CLAUTO酷乐汽车)
中国市场可能提供该车型的销售,但具体以什么样的形式,我们暂时不好透露。
宝马M3 CS Touring搭载的3.0升六缸直列发动机从一开始就专为赛道高性能驾驶而设计,其具备诸多源自赛车的技术细节。
其中包括采用无衬套、封闭式缸盖结构的极其坚固的曲轴箱,锻造轻量化曲轴以及带3D打印型芯的气缸盖。此外,还有同样有助于减轻重量的气缸内壁采用了电弧喷涂铁涂层,以减少摩擦损失。
冷却系统和机油供应系统的升级设计也能够应对赛道激烈驾驶时持续产生的高负荷。
整套动力单元结合了M引擎高转速特性以及在发动机转速上限区间的线性动力输出,同时还升级了M TwinTurbo技术。
相比普通M3 Competition的530马力,CS版本将双涡管涡轮的增压值从1.7Bar暴力提升至2.1Bar,这需要重新设计整个泄压阀作动系统。 在英戈尔施塔特风洞实验室的耐久测试中,这颗经过强化的动力单元连续72小时承受着相当于全油门状态下300%的进气压力,金属疲劳测试曲线始终保持在安全阈值内。(CLAUTO酷乐汽车)
最终该车的最大功率又提升了20马力,达到550马力。另外,该发动机在2750转至5950转之间可输出650Nm的峰值扭矩,在6250转时达到最大功率550匹,最高转速可达7200转。
除了动力升级外,发动机结构件也得到加强。
该车的动力单元结构件经过特殊设计,采用弹簧刚度增强的发动机悬置,在动力单元与车身结构之间建立了极为刚性的连接。这使得发动机响应更加灵敏,动力能够极其直接地传递至传动系统。
凭借其即时的动力输出,M3 CS Touring的零百加速仅需3.5秒,加速到200公里/小时只需11.7秒,最高时速电子限制在300公里/小时。
得益于升级了M专属排气系统,该车的声浪也十分迷人。(CLAUTO酷乐汽车)
排气系统现在配备电控阀门,轻量化设计的钛合金后消音器,并且按照M部门一贯风格,配备了两对哑光黑色尾管。
发动机声浪会根据驾驶员从M设置菜单中选择的发动机模式而变化,选择Sport或Sport+模式会为驾驶过程增添强烈的听觉冲击,尤其是在换挡以及伴随的转速调整过程中。
该排气系统中的亥姆霍兹谐振腔经过重新调谐,更隐秘的是车架中的谐振阻尼器,它们会选择性吸收特定频率的震动,例如过滤掉涡轮泄压阀的尖锐嘶鸣,却放大曲轴箱的浑厚低频震动。(CLAUTO酷乐汽车)
当降挡补油时,座舱内会响起类似喷气发动机的啸叫,这是通过进气歧管内的亥姆霍兹共振器刻意营造的听觉效果。
传动部分,该车配备了八速M Steptronic变速箱,集成在换挡杆上的Drivelogic按钮可改变变速箱的换挡特性,中央分动箱内的湿式多片离合器采用非对称摩擦片设计,外缘0.5mm的锥度让接合过程产生渐进式扭矩分配。
在霍根海姆赛道的实测中,这套系统展现出精妙的性格 ——出弯时前轴最多可获得43%扭矩以抑制转向不足,但在直线加速时又会悄无声息地将95%动力甩给后轴。8速M Steptronic变速箱的换挡逻辑经过重新编译,其降挡策略会实时参考G值传感器数据,当监测到车辆处于左弯道时,变速箱会提前预降两挡以利用右侧轮胎的附着力优势。
该车还搭载了全新调教的M xDrive全轮驱动系统,该系统在分动箱中采用电控多片离合器,确保发动机动力能够在前后轮之间实现完全可变且平顺的分配,即使在激烈的赛道驾驶过程中,也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全轮驱动性能。
整个系统与后桥M主动差速器协同工作,后轮偏置特性则增强了M车型典型的操控动态性能。驾驶者可在4WD、4WD Sport以及(动态稳定控制系统关闭模式下的)2WD驱动模式间进行选择。
上述的2WD模式可提供更纯粹的驾驶体验 ,在动态稳定控制系统关闭的情况下,实现经典后轮驱动特性。
该车的底盘也经过针对性升级,特别是对动态激烈的赛道驾驶进行了优化,其搭载自适应M悬架电控减震器与M Servotronic转向系统,并且增加了前桥结构加强杆,以提升车身刚性。
经过单独调校的车轴、定制车轮外倾角、辅助弹簧和防倾杆,目的也是优化转向精度、过弯时横向控制力的传递、弹簧与减震器的响应以及车轮定位,使驾控更加自如。
制动部分,标配M复合制动系统,制动卡钳有红色或黑色可选,还可选更高阶的M碳陶制动系统,制动卡钳有红色或哑光金色可选,与复合制动系统相比,选装M碳陶制动系统对制动操作的响应更为迅速。
该系统具备耐腐蚀和高度耐热的特性,因此其磨损程度低于传统制动系统,其他标配还包括采用特殊双辐设计的锻造轻量化合金轮毂,有哑光金青铜色或哑光黑色饰面。
前轮直径19英寸,后轮直径20英寸,标配赛道轮胎(前轮275/35 ZR19,后轮285/30 ZR20)。
除了极其强大的发动机和针对该车型的底盘调教外,轻量化措施也是该车升级的重点,其大量使用了碳纤维增强塑料材料。比如该车的发动机罩、前扰流板、前进气口、外后视镜罩和后扩散器均采用上述材质。(CLAUTO酷乐汽车)
而车内的M碳纤维桶形座椅以及方向盘换挡拨片、内饰饰条和中控台也都部分使用了该材质,与配备M xDrive的宝马M3 Competition旅行版相比,各种轻量化措施总共减轻了约15公斤的重量。
另外通过选装经过轻量化设计的发动机舱前端撑杆,可进一步提高车身刚性与轻量化程度。
而宝马内部在帕尔马测试场的高速环道测试中,这种升级展现出惊人的稳定性。 当时速突破250km/h,方向盘仅传递来细微震动,这得益于传动轴的特殊处理,将传统钢制轴管替换为了碳纤维缠绕铝合金衬套结构。
外观方面,由于该车标配发动机罩、前扰流板、前进气口和外后视镜罩的部分裸露碳纤维增强塑料材质,因此与车身其他部分的醒目外观颜色形成鲜明对比。
前分流器的双层导流结构能产生更强的下压力,其边缘的涡流发生器可将轮拱内的湍流引导至车侧。
甚至连外后视镜都经过风洞优化,其底座内部的文丘里通道可产生局部真空,将后轮拱处的乱流提前剥离。最终其将风阻系数压制在0.29Cd,比三厢版M3 CS还要低0.02。
此外,车辆前端则搭载轻量化简约且无框的宝马M双肾型进气格栅,两条水平格栅横条上方的黑色车型标识则带有红色轮廓线,前后车型徽章同样如此。该车还有一个明显借鉴赛车设计的元素,就是该车的LED日行灯与宝马的GT赛车具备相同的黄色光线。
内饰部分,宝马希望将具有极致性能的运动驾驶舱与数字技术以及专属设计元素相融合。该车标配前排电动调节和加热M碳纤维桶形座椅。座椅带有一体式头枕、发光“CS”徽章以及Merino皮革表面。
M碳纤维桶椅的镂空设计不仅是减重手段,椅背处的12个导流孔能将乘员舱内的紊流导出车外,降低高速时的气压波动。 后排座椅同样采用专属黑/红设计,所有车门内饰板均采用黑色皮革包裹。(CLAUTO酷乐汽车)
另外该车还搭载三辐平底M Alcantara方向盘,12点位置带有红色中心标记,为驾驶舱带来纯正的赛车氛围。其他M专属细节包括中控台上的红色“CS”徽章、M安全带以及带有车型标识的门槛板。
而该车标配的M Drive Professional系统具备赛道优化功能,如漂移分析器和圈速计时器。此外,该车的10级可调牵引力控制系统可在赛道上带来个性化驾驶乐趣。而M Drive Professional的另一个特点是中控台上的M模式按钮,可用于配置驾驶员辅助系统以及各种信息显示。(CLAUTO酷乐汽车)
介绍就到这里,我们还是希望这台驾驶者之车能进入国内,这么纯粹的设计理念放在一台如此稀有的车型上,本身已是不多见了。
这台旅行车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汽车工程学的最高致敬,当最后一个涡轮停止转动,那些被镌刻在活塞顶面的燃烧痕迹,终将成为机械美学的不朽碑文。
“ 没观过世界,哪来的世界观 ”
More
今日日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