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吴雪,今年35岁,出生在北方一个小县城。

家里条件一般,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在我和弟弟小时候,为了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起早贪黑地工作。

小时候,我的成绩很好,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省城工作,后来嫁给了我的丈夫李明。



李明是本地人,家里条件不错,婚后我们在市区买了房,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结婚后,我生了一个儿子,现在已经7岁了,正在上小学一年级。

由于工作忙,我很少回娘家。父母年纪大了,尤其是我妈,去年刚做完手术,身体一直不太好。弟弟在县城工作,结婚后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虽然离家近,但也很少回去陪爸妈。



今年临近春节,我特意提前回了一趟娘家,想着陪爸妈待几天。

大年初三,我带着儿子回了娘家。母亲看到我们回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拉着我的手问这问那,厨房里早早地炖上了排骨汤。儿子在屋里玩,我陪着母亲在厨房里忙活,父亲则坐在客厅抽着烟,时不时往厨房里张望几眼。

“你爸前几天还念叨你,说你忙得连个电话都顾不上打。”母亲一边切菜,一边笑着说道。



我心里一紧,确实,最近工作太忙,回家后还要照顾孩子,已经很久没有和爸妈好好聊过天了。

吃饭的时候,父亲给我夹了不少菜,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是想让我多吃点,在家里多待几天。

“妈,过年你们准备怎么过?”我问道。

母亲叹了口气:“还能怎么过,就我们俩在家里守着,买点年货,包点饺子,图个热闹。”



我心里一阵酸楚,以前过年的时候,家里总是很热闹,现在弟弟有了自己的家庭,我也很少回家,父母只能自己守着冷清的房子过年。

在娘家的几天,我陪母亲逛了超市,给她买了些补品,又和父亲聊了聊他的身体状况。父亲年纪大了,腰总是疼,我让他去医院检查,他摆摆手说:“老毛病了,习惯了。”

初七一早,我收拾好行李,准备回家。母亲站在门口,依依不舍地看着我,嘴里嘱咐着:“路上慢点,到了给我发个消息。”



父亲则默默走进储藏室,出来时手里拎着一箱牛奶,递给我:“带回去,给孩子喝。”

我笑了笑:“爸,家里有呢,不用拿了。”

父亲坚持把牛奶塞进后备箱,语气有些不容拒绝:“家里的,孩子多喝点。”

我知道,父亲嘴笨,不会说太多感性的话,但他的心意都藏在这些小小的举动里。



回到家后,我打开后备箱,把东西搬进屋里。当我打开那箱牛奶时,整个人愣住了。

箱子里,除了牛奶,还有一些父亲悄悄塞进去的东西——两包家里晒干的红枣,一袋剥好的核桃仁,还有几张折得整整齐齐的百元大钞。

我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我想起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每次开学前,父母都会省吃俭用,给我和弟弟攒学费。那时候,父亲也是这样,悄悄地把钱塞进我的书包里,生怕我在外面吃不好、过不好。

如今,我早已成家,工作稳定,经济上并不需要他们接济,可父亲还是习惯性地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哪怕只是几包红枣、一些核桃仁,都是他最朴实的爱。

我拿起手机,拨通了父亲的号码。

电话接通后,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爸,我到家了。”

“嗯,路上顺利吧?”父亲的声音依旧淡淡的。

“顺利。”我吸了吸鼻子,轻声说道,“爸,下次你别再塞钱了,我现在过得挺好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随后传来父亲低低的笑声:“傻丫头,钱不多,留着给孩子买点好吃的。”

我知道,父亲不会听我的,他还是会在我每次回娘家时,悄悄地往我的包里塞东西,还是会在我离开时,站在门口目送我远去。

这种爱,沉默无声,却比任何言语都更让人动容。

我擦了擦眼泪,轻声说道:“爸,过年你们来我家吧,今年,我们一起过年。”

电话那头,父亲似乎怔了一下,随后缓缓地答应道:“好。”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父亲脸上久违的笑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