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皮肤的画法,其实可难可易、可简可繁,而根据板绘的画法的不同,差别也很大。比如说下面两张图,一张是赛璐璐的平涂,一张是CG风格的涂,在皮肤的塑造手法上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它的构成:简单来说是素描+色彩,而素描是色彩的骨骼,把素描再来分解,人们要看见东西所需要的因素有三个:

一是对象,就是说所画对象的形体。这个很好理解,因为没有形状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不能直接画出来的。



一个小窍门:如果一开始拿不准人脸部的结构和素描明暗关系,可以从最简单的鸡蛋画起。

二是要有与光的反应,要么反射光,要么折射光等等,总而言之要有与光的反应。反射光被人眼接收才可以看见颜色,这时在环境光和各种反射光的影响下,皮肤就不会是单一的暖色调色彩了,暗部和亮部都会出现冷色的部分。



三就是要有光源,光源则决定了阴影的形状和走向。

皮肤的画法也需要从这三个点来切入。当理解了素描关系之后,再去理解色彩关系,因为色彩关系要建立在素描关系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能结实。原则上是色相偏红,高光偏黄,明度越低,饱和度越高,就是暗部的饱和度要高,颜色才显得润。

接下来我们谈谈皮肤的色彩问题,许多新手会有这样的一个误区:认为皮肤都是红润的。

在刻画皮肤的时候,很多同学跟其他画师画的皮肤效果一样的就是体积感的塑造都有,但是对皮肤的光影变化的了解还只是基于单色的光影变化,比如你觉得皮肤是红色的,那么光影变化从深红,到淡红的“红色变化“——始终被困在一个色调系统里,这就意味着只有素描关系没有色彩关系,虽然有颜色但也只是单色素描罢了。







而人的皮肤色彩如果要表现通透的质感,那它的颜色是非常丰富的,你去观察人的时候,你会看到他的面部肌肤变化,会包括从蓝、紫、粉、红、黄的变化,这些在古典油画作品人像中都表现得非常的淋漓尽致。



至于要如何表现,就涉及到高级灰的应用了。



可以看到在这张图中画师为肤色加上了冷色调的蓝色和紫色,使皮肤质感显得通透。在刻画皮肤的时候,我们常常用到的方法除了设想固有色深浅的变化,还要用不同的色彩,因为颜色都自带亮度属性,从蓝到青紫黄什么都有,去表现肌肤的观影变化。而高级灰的应用能让你即使使用很多的颜色,也能统一面部表现。

偏灰色或饱和度较低的颜色,它们的颜色可以用起来非常的统一,但是不同的颜色它的亮度是不一样的,所以用灰色去刻画皮肤的光影表现会非常的自然漂亮。

以下是一些板绘皮肤的色板供大家学习,注意色板不是用来现成用来吸色的,而是一个颜色参考,需要同学们根据不同的情况下做出判断,灵活使用。







事实上,画好皮肤终究还是为了人体服务,所以还是建议同学们多去了解肌肉结构,在保证不失真的情况下再来处理质感的问题。

再来看看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大腿不是一根均匀的圆柱,而是由光影体积表达了肌肉的体积(上面腿根的高点在偏左的位置,下面的高点在中间偏右的位置)。

最后,我想对同学们说的是绘画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因为你会发现每个部分都是相辅相成的。不扎实的基础会导致后面刻画和塑造上的各种困难,就比如皮肤的画法会涉及到素描与色彩基础,而画光影也同样会涉及到这些,画场景也一样。

所以这里建议想要画好皮肤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看真人,多找点照片(最好没修过的)对着揣摩,人的肤色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或者可以从黑白画起,画好结构磨出了质感,上色就不会这么难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