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前言
我十岁那年,父母刚攒下两万块钱,说准备年后盖房,都找好水泥匠了,等年后算好日子就动工拆房子。
可是姑父带着小姑来到我家,没几句话就说得我父母拿出钱来给他们。姑父把钱骗走,之后他的报应来了......
01
我十岁那年,父母终于攒够了盖房子的两万块钱。
父亲总说,这笔钱虽然不多,再借点钱,就够盖个新房子。他计划着年后就动工拆房,水泥匠和工人都安排好了,等过完年算好日子就动工。
可是还没等到过年,这笔钱却被骗走了。
那天,姑父带着小姑来我们家,“大哥,嫂子,我这生意缺几万块做周转,你看有没有几万块能借我?等生意好转,马上还你们。年后六月份就能还上,绝不会耍赖。”
他说话的时候,脸上还挂着那种令人信服的笑容,仿佛所有的承诺都能兑现。
我父母商量了一会儿,母亲眼里虽然有些犹豫,但父亲却说:“小杨也不是外人,他做生意也不容易,帮一帮没什么。房子迟几个月盖也耽误不了事。”
最后,母亲翻出两万块钱递到姑父手上,当时大家也没想太多,毕竟是一家人,也没想过写个欠条什么的。
那时我还只是个十岁的小孩,根本不懂大人的世界,也不懂什么借钱还钱,只知道,大人们似乎信任姑父。
我则盯着那厚厚的钱从我妈妈手里消失,心里也有些不安,但谁也没当回事。
几个月后,夏天到了。那时的我,只是放学后去和小伙伴们玩耍,家里的大人们偶尔提起姑父,说生意赚了一些,我父亲心想着他就快来还钱了。
可谁能想到,姑父说来还钱不过是一个笑话,左等右等他还是没来。
最初,我们家并没有太过担心,毕竟他之前说过,六月份就能还。但等到六月份的最后几天,还是没见到姑父的身影,电话也打不通。
02
父母开始焦急了,最后不得不找了几个亲戚问询,才得知一个令所有人都震惊的消息:姑父撇下妻儿,带着生意的回款逃跑了。
“什么?他跑了?”母亲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会这样?他明明答应了会还钱的,怎么可以这样放我们一把。”
父亲的脸色也变得铁青,“这个人,真是太不讲信用了。”除了我们家,姑父还借了好几家的钱,现在他一跑,这些人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那些人开始纷纷找到小姑家门,抱怨姑父的失信,有的并不体谅这可怜的孤儿寡母,让她们还钱。
可是姑姑并不管钱,她们家里人对姑父逃跑的事情一概不知。
父亲的一个老朋友,常常来我家走动,他听到父亲被骗的消息,怒气冲冲地说:“你就这么轻易借给他两万块?房子一时半会也盖不成了,这小子迟早会有报应!”
姑父的失踪成了整个村子的谈资,邻里们纷纷议论,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他这个“骗子”。
有的说他当初就是图着这两万块钱,根本没打算还;有的则说,姑父看似老实,其实心机深,居然敢玩这种手段骗亲戚的钱。
甚至还有人直接质疑,说他这一切都是精心策划的骗局,最终目的就是逃跑、躲债。
母亲常常听到这些话,心里愈发难受。有时,她坐在厨房里,低声自语:“我真没想到,他会做出这种事,根本不把我们当亲戚。”
那时,姑姑甚至还未完全接受这个事实。她一度在家里不说话,面色苍白。母亲曾劝她:“你也别难过了,咱家也不会再让你负担这两万块的钱。”
但我知道,姑姑心里一定难受极了,她也从未想过,丈夫竟然会做出如此背信弃义的事情。
过了几个月,姑姑被讨债的人纠缠久了,带着孩子搬走,听说她去了外地。家里一片沉寂,大家似乎都在默默等待着什么,却又什么都没等到。
03
时光荏苒,十几年过去了。我们家已经住上了新房,房子宽敞明亮,院子里种满了花草,父亲也渐渐地变得安稳了。
相比起那时的困境,现在的我们,已经是另一个模样。而姑父的消息,却像沉入水底的石子,越来越少有人提起。
直到有一天,母亲接到了姑姑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姑姑冷淡的声音:“你们……你们听说了吗?他……他病重了,快不行了……”
母亲愣了一下,似乎没反应过来。“他?小杨?病得多重?”
姑姑的声音格外平静:“是的,医生说只有这几天了,他一直想见见儿子。”
“我儿子听到他病重的消息根本不想理,儿子那么小的时候他就跑走了,现在知道当爹了?晚了!”
“我们母子俩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他不清楚,可是我们自己清楚!我只恨自己当初眼瞎和他这样的人结婚。”
我听到了这段电话,也感到心里一阵复杂。姑父的病重,似乎是上天对他多年来所作所为的报应。
我们早就把他当成陌生人,即使收到了他病重的消息,从没去看望过。之后姑父走了,他在临死前终究没能看到他儿子一眼。
姑父的一生就是在遗憾中闭上眼睛的。
听说在他的葬礼上,姑姑也只是带着表弟去磕了个头,两人转身就走了,能够到场已经是仁至义尽。
那些年里,因为他欠下的债务,姑姑带着表弟到处东躲西藏,他们受尽了这个男人带来的苦难,能够参加葬礼是对他仅有的尊重。
岁月的流转,常常让人看不清曾经的错误,也让人难以预见未来的报应。而那些曾经的故事,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消散在风中。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