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677 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我是一条大黄鱼,又叫黄花鱼、黄瓜鱼,来自福建宁德那片富饶的海域。 福建“八山一水一田”,但却有着漫长海岸线的土地,是我成长的摇篮,也是我被赋予特殊意义的地方。 在这里,我不仅仅是一种鱼类,更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符号,见证着福建人的生活百态、喜怒哀乐。
福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了全国闻名的大黄鱼主要养殖地。 据数据统计,在福建,2023年我们家族产量超过23万吨,全国每十条大黄鱼就有八条来自宁德。 福建人民凭借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开发了大黄鱼苗种、养殖、销售、加工等全产业链,我们家族在宁德的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00亿元。 “靠海吃海念海经”,福建人民正劈波斩浪、筑梦远航,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
我们的养殖方式主要包括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等。 其中,网箱养殖是最主流的养殖方式,最早采用小型浮动式网箱,后来发展为通框网箱养殖,具有更好的抗风浪性能。 近年来,围网养殖模式也兴起,主要在福建省采用,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还原了野生环境。
俗话说“无鸡不成席,无鱼不成宴”。 我们家族素有“国鱼”之称,在福建,我的身影无处不在。 无论是热闹非凡的红白喜事,还是庄重肃穆的年节祭拜,又或是温馨欢乐的好友相聚、家庭消费,餐桌上都少不了我的一席之地。 在福建人的生活中,我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义。
比如在那盛大的婚礼,当一对新人步入婚姻的殿堂,亲朋好友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幸福的时刻。而我,也会盛装出席这场盛宴。我被厨师精心烹饪,或清蒸,保留着我最原始的鲜美;或红烧,色泽红亮诱人。此时的我,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美好祝福的象征。
年节祭拜,是福建人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每到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精心准备祭品,而我,总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这两年大火的福建游神,想必在屏幕前的您也已经领略过了,如此热闹庄重的场合,每家每户的供桌上怎能少得了我,金灿灿的颜色让我显得富贵又荣华,也是对主人家年年有鱼的美好祝愿。人们把我摆放在供桌上,点燃香烛,虔诚祈福。在缭绕的烟雾中,我仿佛能感受到祖先和神灵们的庇佑,也能体会到福建人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家族的传承。
除了这些重要的场合,在平日里的好友相聚和家庭消费中,我因肉质鲜美、无小刺而深受喜爱。当亲朋好友们相聚一堂,推杯换盏,谈天说地时,我是餐桌上的主角。大家一边品尝着我的美味,一边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房间里,而我则默默地为这份欢乐增添了一份美味。
在蛇年春节期间,福建迎来了大量的省内外游客。他们慕名而来,想要品尝地道的福建美食,而我,自然成为了他们的首选。无论是在繁华的城市餐厅,还是在古朴的乡村小店,我的身影随处可见。我们浑身是宝,除了鲜食,还被加工成冰鲜大黄鱼、条冻大黄鱼、“三去”大黄鱼(去头、去内脏、去鳞)、半干大黄鱼、盐渍黄鱼鲞、糟黄鱼等各类产品,鱼籽被用来提取鱼籽油、制作鱼籽酱;鱼鳔常被干燥制成鱼肚,出现在各式宴会和滋补菜肴中;鱼骨则可用于提取鱼骨粉、鱼骨油等,也可加工成钙片等保健品。上述加工产品价格很亲民,加工品牌也很多,如“宁德大黄鱼”“三都港”“闽威”“海欣”等,喜欢的朋友可以趁着游玩时间采买哦。
2023年大黄鱼行情曾一路高涨,最高突破30元/斤。蛇年春节期间,大黄鱼价格持续稳定上涨,目前2-4两17.2元/斤,4-6两16.1元/斤,6-8两17元/斤,0.8-1斤17.3元/斤,1-1.3斤15.9元/斤,1.2-1.4斤15.2元/斤。而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们家族却遭遇了异常严重的锥体虫病害,发病率高达八成左右,由此导致近五成鱼苗夭折,养殖户损失无法估量。加上养殖户投苗减少三成,使得我们家族在2024年的存塘数量大为缩减,由此导致2025年产量或大幅下降,大家且吃且珍惜哦。
我从一条小小的鱼苗,成长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见证了福建人的一生,见证了无数的悲欢喜乐。如今,养我们这条鱼,从过去的“生计鱼”“食粮鱼”,变为名副其实的“致富鱼”“振兴鱼”,凭借渔业大国的地位,让人们实现“吃鱼自由”。
转载声明
来源:本文版权属于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 大国渔业,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郑燕云
编辑:莫景文
水产人为“大国渔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