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赵萌萌)手捻一根银针,锁定穴位后,选穴、刺入、捻转……在吴忠康复专科医院诊室里,“陈氏医技十法”传承人陈堃正为一名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伴随着空气中淡淡的艾草香,患者脸上迎来了许久未见的笑容。

在宁夏吴忠,有一家人专门致力于回族医药学整理、挖掘、研究。他们就是“陈氏回族医技十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这项技术形成于19世纪末,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

“我是随我的祖父和父亲学习的这些技术,如今我的儿子陈人智已经是第五代传承人了。”谈到此,陈堃颇有几分感慨。


陈堃正在为患者拔罐治疗。受访者供图

陈堃的曾祖父陈进孝是“陈氏回族医技十法”第一代传承人。他年轻时在河南开封习武并学习跌打损伤方药及熏、敷、吹、涂抹等内病外治等多种民间医术。迁徙宁夏吴忠巴闸子后,又学习鸿乐府回医术,初步总结出内病外治的回族民间医疗技术,形成“陈氏回医十技法”。

“后来的第二和第三代传承人祖父陈铭、父亲陈卫川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陈氏回医十技法’,包括熏、敷、吹、涂、抹、点、刺、拔、挑、捏等技法。”陈堃介绍。

“陈氏回医十技法”跟中医有区别吗?“‘吹’就是回族医药独有的。它是把香药碾成面,用吹管把药直接吹到患者鼻腔当中,或直接吹到咽喉部、耳部,对其他治疗手段不管用的耳朵炎症有较好疗效。”陈堃介绍道。

“一些癌症晚期的患者,由于器官衰竭导致鼻腔出血,用填充物不能填充到这个部位,但陈氏回医能将止血药直接吹到鼻腔里,过一会儿就好了”,陈堃补充说。都说“香药来自于回回”,陈氏回医十技法也抓住这一特色,整理出香薰药剂30余种,利用这些药物来熏,包括烟熏、火熏、促熏,也是独特的疗法。

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陈氏医技十法”,陈堃牵头组织建设了传承基地。“传承基地开设了中医大师工作室、传承示范教室等,通过参观中药非遗展示馆、辨识中草药、学习四诊合参把脉诊病、制作中药香囊等项目活动,深刻体会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社会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陈堃介绍说。

“最好的保护,就是让非遗被更多人‘知道’,特别是年轻人知道,只有这样,非遗才能‘传下去’。我希望陈氏回医十技法能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让更多人了解回医。”陈堃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