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封神》里,男主角姬发还是一个少年,看这趋势,他就算成为天下共主的时候年纪也不会很大。
历代封神演义改编的影视作品里,武王姬发也一直是非常年轻的形象。
就连《封神演义》原著都说姬发不过一“黄口稚子”。
那么历史上的周武王,真的是一个少年天子吗?
翻开史书我们会发现,很多史书一边说武王姬发活了93岁,算下来他伐纣的时候差不多是90岁高龄了,可又一边说他去世的时候,儿子还在襁褓之中。
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以至于周武王到底多少岁伐纣成为天子、多少岁去世,都能写很多篇论文了。
本文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武王姬发的年龄问题,他伐纣的时候究竟是垂垂老矣,还是少年英主。
01、史书怎么说
西周中早期的历史记载非常少,甚至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端都是从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开始的。
西周灭亡、春秋战国、秦一统六国、汉一统天下,也都是大乱世,周王室的宫廷档案和很多古籍纷纷遗失。
所以早在汉代的时候,学者们就已经搞不清楚西周早期重大事件发生的年代和重要人物的年龄了。
历史文献里最早提到周武王年龄的,应该是成书于西汉早期的《礼记》。
上面赫然写着: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
同一作者编写的《大戴礼》里,还贴心地记录上了文王姬昌生武王姬发的年龄:文王十三而生伯邑考,十五生武王。
这么一算,武王姬发要82岁才继位成为西伯,90岁高龄才伐纣建立西周,93岁去世。
礼记虽然是汉朝人写的,可是里面记载了很多周王朝的制度和礼仪,在儒家典籍当中的地位很高,史学价值也很高。
所以武王姬发享年93岁,在古代学者当中一直是主流说法。
北宋的文学家魏泰还在自己的《东轩笔录》里感慨说,武王80多岁了还在当老爹的继承人,不骄不躁的,真是圣人啊。
但从宋朝开始,这个说法就一直备受质疑。
一来,武王去世于牧野之战之后大约两三年,这是各史料公认的说法。如果武王活了93岁,那么他90岁高龄还要亲征伐纣,简直太强人所难。
二来,武王去世的时候他的嫡长子成王年纪还很小,顶多也就十来岁,所以需要周公辅政,这也是各史书公认的说法。93岁的武王怎么生得出十来岁的儿子呢?
武王活了93岁的说法显然不可信。我们还需要翻看其他的史书。
西晋时期,一伙盗墓贼挖了一座战国时期的墓,出土了一本重要的战国史书:竹书纪年。
这是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重要史料。
可是这本史书很快就又再次失传,只留下一些被其他文献引用的只言片语。
然而就在这被引用的只言片语里,关于周武王的年龄,也有两种说法。
一是南宋文学家罗泌在《路史·发挥》和南宋金履祥史学家在《通鉴前编》里都引用说:武王年五十四。
至于他们是分别看了竹书纪年还是互相引用的,就不得而知了。
二是南北朝的道学家陶弘景在《真诰》里引用说:武王年四十五。
无论是武王寿命54岁,还是45岁,显然都比93岁的说法靠谱。但是哪一种说法更接近真实呢?
02、武王身边的人能够提供什么线索
既然史书记载里无法找到关于武王寿命的实际记载,那么我们只能从武王身边人的事迹和大体年龄去推断,武王的年龄最有可能落到什么范围。
- 其一,武王之父周文王。
在文王去世、武王继位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武王都是以“太子”的身份统领周人并号召诸侯伐商,直到灭商成为天下共主之后才正式称王。
所以史学界对文王去世之后武王是否继续沿用文王的纪年一直有争议,以至于武王在牧野之战前在位多长时间也很难确定。
倒是武王在牧野之战后大约两三年去世,这个争议不大。
总的来说,主流看法一般认为,武王从成为周人的首领,到以天下共主的身份去世,在位时间范围大约在10-20年之间,有差不多10年的误差,取个比较粗糙的中间值也有十多年。
而文王在位的时间争议是比较小的,主流观点认为他成为周人首领之后在位50年。
这个说法最早出自《尚书·无逸》: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尚书·无逸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周文王的第4个儿子周公旦,周公旦当然不会弄错自己亲生父亲的在位年限,所以周文王在位50年的时间可信度很高。
此外根据史记记载,周文王的父亲季历,是周文王爷爷周太王的小儿子。季历之所以能够继承周人首领之位,原因之一是生了周文王这个“好圣孙”。
所以周文王的爷爷周太王在世的时候,周文王就已经出生了。
季历在位的时间没有确切记载,但是从他的生平事迹来看,他在位年限少说也有十几年。
也就是说,周文王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也是最小十几岁才能继位,60多岁去世。
前文说过,《大戴礼》记载,周文王13岁生长子伯邑考,15岁生次子姬发。
由于同作者在礼记里说武王姬发活了93岁,而这明显不可能。所以文王15岁生姬发的说法未必准确。
但是我们看皇帝生孩子的年龄可以发现,古代男人15岁左右有了孩子也是很正常、很常见的。
所以武王在文王15岁生孩子的极端情况下,继位的时候差不多也就50多岁了,那么他会在60多岁的时候伐纣并去世。
当然周文王同样存在晚婚晚育的可能性。
把时间放宽一些,不要让周文王那么极端地少年当爹。在古代,一个活了60多岁的人,有将近20个儿子,其中有10个儿子都是正妻所生,那么他次子出生的时候,他一般会是二三十岁。
那么武王就是在40岁出头继位,50多岁伐纣并去世。
当然不能排除文王极端晚婚晚育的可能性。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周易里“帝乙归妹”这一记载,说明纣王的父亲帝乙曾与文王联姻,把商朝的王女嫁给了文王。
但是文王的正妻是太姒,而不是商朝王女,这有可能是文王正式决定反商之后,或杀或废了商朝王女及其儿子,另娶了太姒为正妻,以太姒之子为继承人。
在这种情况下,武王不是文王所有儿子当中的次子,而是文王与太姒的次子,他的年纪很可能偏小。
考虑到他有8个同母弟弟,那么文王40多岁才另娶太姒生下武王,也不是不可能。这种情况下武王继位的时候也就20多岁,伐纣并去世的时候可能不到40岁。
此外由于先秦史料很多都是汉朝人回忆并默写出来的,不见得精准,所以也有人提出文王“厥享国五十年”不是指他在位50年,而是活了50年。
那么武王的年龄也会大幅降低,继位的时候最多30来岁,去世的时候40多岁。
总的来说以文王的年纪和在位时间推断,如果文王在位50年、当爹很早,那么武王可能活了60多岁;如果文王当爹晚,或者活了50年而不是在位50年,那么武王的享年可能30多岁或者40多岁。
但是基本上不太可能再小了,要不然就太考验文王一把年纪之后的生育能力了。
我们还可以通过武王身边的人,进一步缩小武王有可能的年龄范围。
- 其二,武王之子周成王。
关于武王之子周成王的年龄,不同的史书上也有不一样的说法。
比如史记和汉书提到周成王的时候都说他在周武王去世之后、继位之时,都尚在“襁褓之中”,也就是说,还是个婴幼儿。
而东汉的《孔子家语》《五经异议》等书,则把周成王继位时的年龄说得大了些,有十三四岁了。
不过不管是哪个版本的史书,周成王继位的时候年纪很小,所以需要他的四叔周公旦摄政,这一点是没什么疑问的。
考虑到史书当中的主流说法,周公旦摄政7年之后还政于周成王,而周礼是男子20岁弱冠以示成年,我认为周成王继位的时候13岁左右应该是可信的,最大也不会超过20岁。
周成王还有至少4个弟弟。他们都是周成王在位的时候分封的,可见武王在世的时候年纪尚小。
那么周武王的年纪就必须要和他的这5个最大也不过十来岁、最小可能真在襁褓当中的儿子匹配。
古代男人有孩子的时间都很早,20岁当爹都算晚的。
按照武王20岁当爹算,他去世的时候也就30来岁。
就算按照极端情况算,周成王前边可能有很多没能长大成人的哥哥,考虑到周成王的这几个弟弟,周武王去世的时候最多也就50多岁,也就是40多岁的时候生了成王。
他要是年纪再大些,受限于生理原因,可就没法在晚年生这么多儿子了。
此外史书记载,武王伐纣成功之后,把自己的长女大姬嫁给了夏朝君主舜的后人,陈胡公妫满。
古代女子一般15岁左右出嫁,武王长女的年龄同样说明他去世的时候年纪不会太大。
毕竟他40多岁之前没有一儿半女,40多岁之后一口气生了一大堆,这种可能性太小了。
- 其三,武王的同母兄弟。
武王的母亲是太姒,共生10个儿子,其中武王是次子。
也就是说,武王有8个同母的弟弟。
其中最小的两个同母弟弟,九弟卫康叔和十弟冉季载,史记明确说明,武王伐纣之后分封宗室,这两人因为年纪太小没有受封。
他们都是侄儿周成王在位的时候分封的。
但是他们也不是幼童。武王伐纣的时候九弟卫康叔就随四哥周公旦出征,并在武王进入朝歌之后参与了不少礼仪性的工作。
大约武王伐纣之后六七年,三监之乱的时候,卫康叔就以重要将领的身份出征,并立下不小的功劳,在战后正式分封在卫国,让他监控剩余的殷商遗民。
当时周公旦担心他年少,还特地写了《康诰》、《酒诰》和《梓材》等文书教他如何管理封地。
从卫康叔的经历我们大致可以推测,推测武王伐纣的时候他可能十四五岁,虽能随军却还未能担当重任,武王去世的时候大约十七八岁,三监之乱的时候二十来岁,可以分封拱卫周王室了。
由于他是武王的同母九弟,且底下还有一个更小的同母弟弟,那么他们的母亲太姒15岁左右生长子伯邑考,17岁左右生次子武王,40岁左右先后生九子和十子,这都已经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了。
史书记载当中,40岁还能生孩子的后妃,寥寥无几。
也就是说,武王和卫康叔的年龄差,最多也就在二十三四岁左右。
我们取极端值,他们相差25岁,周武王去世的时候也很难到45岁。
同样,卫康叔是武王的同母九弟,就算他们之间全是兄弟没有姐妹,太姒生育次子和九子的时间,少说也要相隔十一二岁。
所以武王去世的时候,最年轻也应该有三十多岁了。
史书里还记载了,武王灭商之后,把同母四弟周公旦分封在鲁国。但是武王不久之后去世,托孤于周公旦,让周公旦辅佐儿子周成王。
所以周公旦没有离开镐京,而是让自己的嫡长子伯禽替他去鲁国管理封地。
当时的鲁国可不是什么太平之地,那里有大量随时可以造反的殷商遗民。伯禽至少已经成年,才能担负如此重任。
就算伯禽去鲁国的时候20岁计算,他的父亲周公旦更是极端地15岁当父亲,那么武王去世的时候周公旦也该超过35岁了。
武王作为他的同母二哥,少说也要比他大两三岁,那至少也有三十七八岁了。
总的来说,根据武王的父亲、孩子、兄弟的年龄推断,他的寿命最有可能在40岁左右。或许古本竹书纪年那句“武王年四十五”就是最接近历史真相的吧。
你觉得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