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最大的克星,就是敌方坦克”,这句话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一句无比正确的“金科玉律”。但当时间来到上世纪70年代,武装直升机的出现和普及,开始让坦克遭受到比陆地二维战场更加危险的三维空间威胁。而现在,俄乌冲突已经证明,在超低空高度肆意飞行且无处不在的自杀式无人机,乃是比有人驾驶武装直升机更可怕的存在,大量一度被认为极其先进的各型号主战坦克,都在自杀式无人机面前“谈虎色变”。对此,一向被认为是“全球最强陆军”的中国陆军该怎么办呢?从国内于近期曝光的部分新型陆地载具来看,或许我们可以窥得解放军的些许思路。


国内互联网上出现的新型陆地载具

在国内互联网上,出现了两款采用6对负重轮、炮塔部位均被伪装网罩得严严实实的新型履带式作战载具的身影。仅从底盘外形来看,它们与目前装备于中国陆军的所有履带式载具,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基本可以肯定,这两款战车应该是国产新一代履带式作战载具,其中搭载小口径机关炮的车辆,乃是一款步兵战车;而搭载长身管且口径较大的主炮的作战载具,则大概率是一款40~45吨级坦克


国内互联网上出现的新型陆地载具

需要注意的是,以目前解放军重型合成旅“拳头力量”,即99A型主战坦克为参照物来想,使用6对负重轮的40~45吨级新型坦克,恐很难在诸如防护性等指标上达到或超越更重的99A型坦克。由此想来,对99A型主战坦克的替换和取代,可能会由某款尚未现身的新型陆地载具来实现。而已经流出视频的40~45吨级新型坦克,则可能被用于取代96系列主战坦克,前者有望通过加装反应装甲等形式,拥有不亚于96系列主战坦克的防护性


加装防护网和隔栅装甲的乌军坦克

当然,在以“低、慢、小”为主要特征的自杀式无人机“大杀四方”的时代,从步兵战车到主战坦克,都需要加强与之对抗的能力。被动地加装防护网和隔栅装甲等,终究只是带有应急色彩的手段。那么,中国的第四代坦克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或许,配合有人驾驶战机作战的“忠诚僚机”,有望给陆地作战载具带来某些启发,即可搭载速射机关炮并发射编程弹的“忠诚僚车”


第四代坦克与“忠诚僚车”预想图

在作战能力和任务分配方面,防护性强且可发射大口径穿甲弹或榴弹的主战坦克,应主要被用于消灭战场上的敌方高价值目标,如敌主战坦克、主防御阵地和堡垒等。“忠诚僚车”则可以机关炮打击一些防护性较低的软目标或次要目标,如暴露在外的敌方作战人员、轻型车辆和无防护卡车等。


第四代坦克预想图

而一旦探测到有敌方自杀式无人机逼近,“忠诚僚车”就应以机炮发射采用近炸编程引信的炮弹,对来袭无人机进行拦截。当然,此类近炸编程引信炮弹,也可被用于消灭躲藏于壕沟内或障碍物后方的敌方软目标。说白了就是,可为有人驾驶主战坦克配属1~2辆“既可对陆作战,也可遂行低空防空作战”的“忠诚僚车”。在提升主战坦克应对多目标的能力,以及为坦克节省炮弹的同时,也能为对抗自杀式无人机找到一条出路


未来解放军主要陆地作战载具预想图

考虑到国内在车辆工业、人工智能和指挥通讯技术等领域的实力颇为雄厚,既然为有人驾驶战机开发可协同作战的“忠诚僚机”已不是难事,那为有人驾驶坦克开发配套的“总成僚车”,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技术难题。相比起现有的99A型主战坦克,国产第四代坦克有望形成体系化,不再是单车作战。或许再过不久,我们就能看到相关成果问世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