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抗争与妥协的忸怩心态里,欧盟迎来了“特朗普2.0”时代。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发表讲话时说欧盟将对特朗普新政府采取“务实”态度,做好谈判准备,但“始终”准备好捍卫自身战略利益,反对任何不合理的措施。对华政策方面,冯德莱恩在讲话中14次提及中国。她不忘就涉华贸易问题说三道四,强调欧盟应努力与中国实现互利共赢,与中国开展建设性接触,借2025年中欧建交50周年契机深化对华关系。
冯德莱恩(资料图)
冯德莱恩的这番话,采用了“和解的口吻”,没了之前的“硬气”,可谓大相径庭。就在2个月前,欧盟不顾中方反对,执意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关税税率从10%大幅提升到最高45.3%,严重影响了两国的正常贸易往来。冯德莱恩在当时将中国批评得“体无完肤”,而这项决议也被称为是“冯德莱恩的一场胜利”。然而在日前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冯德莱恩却当着中方的面表示,电动车议题可以接着商量。
冯德莱恩在此次讲话中为欧盟经济描绘了一个乐观的未来愿景,重点提及南美、非洲、中国和印度。其中有关中国的部分,冯德莱恩是这么说的:欧盟应努力与中国实现互利共赢,与中方开始建设性接触,借着2025年中欧建交50周年的契机深化对华关系……
原来从冯德莱恩口中,还能蹦出这么多对华务实的言论,实属难得。更加难得的是,向亲美的冯德莱恩,在此次讲话中却极少提到美国,甚至对美国新一任政府绝口不提。
冯德莱恩为何这么热情地呼喊中国?因为就在十几个小时前,特朗普公开表示,将会对欧盟征收高额关税;除此之外,特朗普在格陵兰岛问题上,态度非常强硬,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亲自打电话跟特朗普讨论,但有消息人士说,挂完电话,丹麦首相“哭了”,据说特朗普根本不打算谈判,丹麦要么乖乖听话、要么面临美国的怒火,而且不管结果如何,美国都将减少与丹麦的安全合作。
电动汽车(资料图)
冯德莱恩跟特朗普不对付,倒也不是什么秘密了,以致这位欧盟领导人甚至都没有捞到特朗普就职典礼的邀请函,这让外人眼里亲密无间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不免显得有些难堪。冯德莱恩对此肯定是有怨气。她在论坛上将当下的国际环境,称之为“严酷竞争的新时代”,虽然希望与美国尽早接触,但也需秉持“务实”的原则。说实话,务实这个词,欧洲以往在中国身上用得比较多,有那么几分不情愿、但是又不能不打交道的感觉。
此外,特朗普还有把竹杠敲到欧洲头上的打算。无论是可能到来的关税摩擦,还是更特殊的领土扩张,都给美国与欧洲关系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事实上,在就对华事务进行集中表态后,冯德莱恩紧接着就用大篇幅,提到欧洲和美国的关系。在她看来,双方的一体化程度是独一无二的,在美国的欧洲公司雇佣了350万美国人,另有10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直接依赖于与欧洲的贸易。
换句话说,就是冯德莱恩开始威胁美国了,告诉美国,我们欧盟还有其他合作伙伴,不光是印度,其中还有中国,而且更是表示,欧盟应该努力和中国实现互利共赢,并取得建设性的接触。可以说,听到这些话,很多人都有些不敢相信。要知道,在特朗普上台之前,欧盟要说谁对我们最强硬,那冯德莱恩肯定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且就在不久之前,冯德莱恩还在推动欧盟对中国的制裁,声称欧盟应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特朗普(资料图)
从今天的经济总量来看,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体的头号强国,2024年经济总量高达29.1万亿美元,欧盟经济总量达到了19.2万亿美元,而中国以18.9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中国即将超越欧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知道,欧盟是由27个成员国组成,可见中欧之间的经济差距几乎已经抹平。当特朗普回归总统宝座以后,战略收缩已成定局,摆在欧盟面前的选择已经不多了。
更何况中国与美国间当下并未呈现贸易领域新一轮大打出手的架势,特朗普声称他寻求在就任100天内访华,并给Tiktok“不卖就禁”禁令增加75天的缓冲期。中美间显然将就贸易问题展开战略谈判,欧盟同样维持同中国的缓和对话状态,能够避免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情况,为应对特朗普的后续出招集中精力。曾担任世贸组织总干事的法国前贸易官员帕斯瓦尔·拉米不久前建议称中国、欧盟可以联合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在世贸组织共同发起对美国的诉讼。
欧盟(资料图)
对于欧盟来说,现在实际上只有中国这一条出路。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成为全球供应链、贸易流动和资本流动的重要一环。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关系,尤其是在贸易、投资、技术合作等方面,能够让欧盟减少对美国经济影响力的过度依赖,提升自身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独立性。中国市场对欧盟来说具有极大的经济吸引力。中国的消费市场巨大,尤其在高技术、汽车、能源等行业对欧盟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特朗普再次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是一项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法律约束的国际条约,并在2016年11月4日,就正式生效了。美国政府的来回跳反,真是让联合国头大啊。欧盟、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都纷纷跳出来,想要美国再考虑,毕竟气候环境的变化,现在已经是涉及到全球所有国家的大事。就连特朗普在政坛上的铁杆都觉得这事不合适,而且美国国内就有超过半数的民众表示反对。
特朗普(资料图)
据介绍,《巴黎协定》于2015年12月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三者共同形成了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在特朗普上次执政期间,美国于2020年11月4日正式退出《巴黎协定》,此举遭到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2021年1月20日,美国前总统拜登就任总统首日签署行政令,宣布将重新加入《巴黎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