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豆科植物甘草 、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生于干燥草原及向阳山坡。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等地区。


中医认为,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法用量】1.5~9g。

【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炮制品功效区别

1、生甘草者,为直接晒干切片制成的饮片 。其味甘而性凉,长于清热解毒,缓急止痛。常用于外感热病或内伤热病。

2、炒甘草者,为暴干的甘草,不加辅料直接炒制焦黄而成。味甘,性燥,秉土性,善于补中益气顾护脾胃,乃仲景之常用药。

3、蜜炙甘草,为甘草泡制过程中加入蜂蜜泡制而成。味甘,性温而不燥,补中气之余又能润肺止咳,常用于内伤咳嗽,或其它阴损疾病。


现代研究表明:

甘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其中有效成分包括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苷元以及甘草多糖等,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使用甘草,对人体的功效有如下:

清热解毒:

甘草可以泻心火,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现代医药学已经证实,甘草有较好的解毒功能,还能抑制胃酸分泌,适量食用甘草,对胃肠道溃疡病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改善作用;

甘草可以补脾益气

甘草色黄味甘,气温益气,是补脾益气的常用药物,经常和党参、白术等补脾益气的药物一起使用,用于治疗多种气虚证,比如心气虚、心悸、脾胃虚弱等症状;

调节药性:

甘草独具甘味,有缓和其他药味性能的作用,所以常用在复方中,能起到协调其他药物性味的功能,在各类药方中甘草能使各种药物互相和谐,所以前人认为甘草能调和百药,是不同性质的药物协调一致发挥作用。

甘草具体治疗作用介绍如下:

甘草陈皮玫瑰茶

材料:甘草、陈皮、玫瑰

做法:所有材料放入杯中加沸水闷泡约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美容养颜、健脾理气。


甘草黄精玉竹饮

材料:甘草、黄精、枸杞、茯苓、陈皮、玉竹、人参

做法:所有材料沸水煮3~5分钟,焖泡1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补气提神、元气满满


甘草菊花饮

做法:将菊花、甘草放入杯中,加沸水加盖闷泡约5-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甘草麦冬茶

做法:将麦冬、甘草放入杯中,加沸水加盖闷泡约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功效:滋阴润肺、清咽利喉


甘草枸杞饮

做法:将枸杞、甘草放入杯中,加沸水加盖闷泡约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养肝、补中益气


甘草胖大海茶

做法:将胖大海、甘草,倒入沸水浸泡约5-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功效: 清热润肺、利咽解毒盛

甘草黄芪茶

做法:将黄芪、甘草放入杯中,加沸水加盖闷泡约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功效:补充能量


甘草金银花饮

做法:将黄芪、金银花放入杯中,加沸水加盖闷泡约5-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降火。


甘麦大枣汤

三味药中,小麦、大枣是食物,甘草也是药食同源。小麦养心阴,去除烦热,为君药;甘草补心气、和中缓急,为臣药;大枣补脾气,润燥缓急,为佐使药。整个配方可谓平和之极,但效果却不是一般的好。除了治病,还有保健的作用

甘麦大枣汤

原料:甘草9克、小麦(带麸皮)30克、大枣9个

做法:大枣掰开(不去皮),和小麦、甘草一起煮成粥。

用法:每日晚餐食用。

功效:养心、安神、镇静、止虚汗。

调理:经前紧张症、更年期综合症、小儿多动症、神经衰弱、失眠

附:甘麦大枣汤的搭配

脾胃失调:加陈皮,健脾理气

心烦失眠:加百合、酸枣仁,宁心养肝

心肾两虚:加山萸肉、党参,补养心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