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黄金水道从梧州市区流过,一年四季船只忙碌穿行(无人机照片)。何鎏 摄

滚滚西江,浩浩汤汤,宽阔的江面穿越梧州市区。临近春节,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码头作业依然繁忙:由此出港的矿建材料、集装箱货物等有序进入船舱;靠岸船舶卸下的煤炭、集装箱货物则迅速上岸,分别通过铁路、公路运输发往各地。

“铁公水”无缝衔接,实现物流高效运转。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一期码头负责人韦晓鸣说:“2024年以来,码头培育了4个年吞吐量100万吨以上客户,重点围绕梧州、玉林、柳州等地外贸企业,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落实外贸配套政策。”

距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不远处,长洲水利枢纽船闸也同样热闹非凡。4座船闸闸室内的船舶随水位升降起落,依次通过闸门,驶向各自的目的地。由2021年的1.52亿吨增长至2024年的2.24亿吨,长洲水利枢纽过货量年均增长13.8%。

俗话说“靠水吃水”,背靠西江黄金水道,梧州岂会错过这一江春水带来的动力。

2024年以来,梧州市全面推进梧州港项目建设,持续提升港口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截至目前,梧州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3000吨级航道全线开通,赤水圩作业区二期三期、大利口作业区5号6号泊位等工程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桂江航道工程全面开工……一个个强基础、补短板的项目实施,进一步打通了西江航运干线。

梧州顺势而为,先后开通“梧州赤水港—香港”“玉林北流—梧州赤水港—泰国曼谷”“玉林北流—梧州赤水港—澳大利亚悉尼”等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特色产品提供效益好、效率高、成本低的国际物流通道。

物流畅通,产业兴旺起来。

在梧州临港经济区金属新材料基地精品高效钢材生产项目车间,一条条被锻造得火红的钢坯,以每小时百公里的速度从辊道线上“飞速”输出。连铸机上火花四溅,生产设备24小时高速运转,数字化控制中心精准把控,确保生产高质、高效。

“我们以该项目为龙头,重点吸引广东东莞、中山、佛山的下游产业,引进冷轧板材相关装备制造、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下游配套高附加值产业,全力打造千亿级高端金属材料产业集群。”梧州临港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依托水运优势,激发“江”的活力,梧州市不断创新港产城园区融合机制,为产业集聚发展搭建平台,激发了园区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

在完善的产业协同共建机制推动下,梧州临港经济区金属新材料产业与藤县建材、造船等主导产业,实现了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助推藤县聚集以400亿级金属新材料、300亿级纸基新材料、200亿级建筑陶瓷、100亿级钛白及新能源电池材料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发展矩阵,有效提升园区与县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眼下,梧州市港产城园区正加速融合发展。这一江春水,激发了无限动能。

文字来源:广西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