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无论是曾经还是现在,当兵都是很多年轻人的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在就业难的时代下,不少学生会在毕业或者马上毕业这个时期选择参军入伍,保家卫国。
再加上一些军旅剧的播出,更是加大了年轻人当兵的决心,但是随着全国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征兵政策迎来新一轮调整,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政审标准。
军队对兵员的政治素质要求愈发严格,2025年的当兵政审新规也是点出五种学生因政治、家庭或行为问题无法通过审查。
那么是哪五类学生呢?
政审升级
一般大家所熟知的政审,主要就是个人及直系亲属的政治立场与历史问题,但2025年的新规则进一步细化标准,形成“政治忠诚、家庭清白、行为规范”三位一体的考核框架。
凡涉及危害国家安全言论、参与非法组织、直系亲属重大刑事犯罪等等情节,一律不予通过,这一调整不仅强化了军队的纪律性,也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联动。
尤其是对于学生,近几年学生入伍的数量正在逐步增加,为了让优秀的人进入部队,对于这几类学生进行禁止入伍,无论是什么名校,能力有多强,都是不允许进入部队的。
若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因危害国家安全、黑社会性质犯罪被判处刑罚等等一系列罪名的,那么申请人将无法通过政审,比如某高校学生因父亲曾参与非法集资被判刑,尽管本人表现优异,仍被取消参军资格。
还有就是个人有违法违纪记录者,包括被刑事处罚、行政拘留、或在校期间受严重纪律处分(如开除学籍)的学生,曾经就有过一名大学生因大一时打架被记过,尽管后续表现良好,仍被政审“一票否决”。
有酒后驾车行为的也是直接拒绝,在如今的社会,酒后驾车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对自己,对其他人也是不负责任,而军人就是保家卫国的,要站在人民面前,如果对人民的生命都不负责的话,那么也不配当兵。
并且现在有酒后驾车行为,都会被记录在案,随便一查就可以查到,如果有这样行为的人,最好还是不要报名参军,因为会直接被拒绝。
伪造学籍、户籍信息,或冒用他人身份参军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资格,有些家庭就喜欢把孩子的年纪报大一些,这样就会导致孩子身体的成长跟不上年纪,如果进入部队的话,可能在一些训练上会出现问题。
在公共场合发表不当言论或者在网络上发布的人也不行,网络并非是“不法之地”,一些恶毒言论还是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毕竟现在的账号都是实名制的。
很多人都以为,在网络上没人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一旦涉及到伤害他人,或者是危害国家形象的都不行,这样的人想当兵也是不可以的,毕竟这样会显的这个人没有人品。
如果有符合以上这几个条件的人,就不要报名参军了,政审是一定不会通过的,无论平时自己有多么优秀,没有符合以上条件的人,可以大胆的报名,只要能通过筛选,可以顺利当兵,那么流程是怎么样的呢?
征兵流程
政审的技术手段的升级,以往依赖人工核实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信息,如今则是直接通过公安、教育、民政等多部门数据联网实现动态监测,每个省份征兵系统直接诶接入“全国违法犯罪信息库”,可实时比对申请人及亲属记录。
跟政审一同进行的还有体检,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如果终审通过体检没有通过的话,也是无法参军的,并且体检非常的严格。
身体的各项机能、视力、BMI等等都需要检查,还有就是不能有大范围伤疤和自残痕迹,如果连自己都不把神秘感当回事,如何保护人民的生命。
等一些都弄完,基本上就差不多了,随后通过兵役机关进行检查,在确定入伍名单,然后再通知通过检测的人,如果没有收到消息,那么就是不合格。
对于这些规定,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麻烦,但是军人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必须确保成员绝对可靠,如果不严格一点,招到一些“心术不正”的人,那么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但其实对于政审的“家庭连坐”,有一些从小就梦想当兵的人对其表示过不解,会觉得父辈犯的错误,为何要由孩子承担,他自己并没有犯过错,殊不知,这样的规定自然是有前车之鉴的。
政审不是惩罚,而是基于军队特殊性质的风险防控措施,谁也无法保证,父辈犯过错误的家庭,孩子一定是好人。
结语
虽然参军的政审变的严格了,但这样也映照国家对军队建设的更高期待,检验青年一代的责任意识,那些因政审止步军营的学生,或许会转向其他领域报效国家,而通过审查者,则需在军旅生涯中继续书写忠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