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到过人类80%的疾病与水污染有关。我们一直有将水烧开后再喝的习惯,又是怎么来的?

有说法称欧美国家的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我国的水质标准一直在保持着更新和进步,是否也可直接饮用?网传美国自来水煮沸后依然不宜直饮是怎么回事?对比水质标准其实不难发现,中国水质标准甚至对比美国标准更严,但水质标准更严是否意味着更科学?



中国人咋这么爱喝开水?还真和美国有关系

说到中国人喝开水的习惯,和爸妈从小的言传身教有关,中国人普遍认为煮沸后的水喝起来更健康。说到这个习惯还真和美国人有关,准确的说是与抗美援朝有一定关系,在抗美援朝期间,美军发动细菌战,中国为此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了喝开水习惯的普及。

1952 年,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为扭转战局,发动了细菌战,在朝鲜战场和我国东北地区投放大量带有鼠疫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等烈性病菌的昆虫、鼠类等。一时间,鼠疫、天花、炭疽等烈性传染病在战场及我国东北多地肆虐蔓延,严重威胁军民健康,67 军军长李湘就因感染细菌牺牲。



当时新中国才刚刚建立,从多年战火中刚刚恢复和平的中华大地上,民众的卫生意识很弱。国家层面出手为应对细菌战,迅速做出反击,开展了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

国家紧急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除了进行消灭四害、清洁水源、打扫环境卫生等一系列举措外,还大力倡导喝开水。因为对于当时物资匮乏、医疗资源有限且短时间内无法打造覆盖全国的现代化洁净水系统的中国来说,将水烧开饮用,凭借高温杀灭水中有害微生物,是最经济实惠、简便易行的防疫手段。

在爱国卫生运动中,全国各地的机关、工厂开设开水房,暖水壶也陆续走入寻常百姓家,定点供应热水,同时大力宣传喝热水的益处,使喝热水这一健康习惯逐渐深入人心,并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网传美国自来水煮沸后依然不宜直饮?

最近在网上有一些讨论,有留学生称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部分地区自来水煮沸后依然不宜直饮。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真的,但不能一概而论。

美国整体有比较严格的水质标准,美国很多地区的自来水系统完善,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严格,自来水经过处理后符合安全饮用标准,煮沸后是可以安全饮用的,比如科罗拉多州的一些城市,饮用水质量较高。

自来水煮沸后依然不宜直饮主要是针对一些重金属物质。喝开水只能对付寄生虫,细菌以及病毒,但对付不了重金属和化工废料。

美国一些老旧城市的供水管网中存在含铅管道,长期使用会导致水中铅含量超标。铅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即使经过煮沸也难以去除,长期摄入可能会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造成损害,尤其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和身体成长危害更大。污水系统老化使得近一半美国自来水中含有至少一类有毒的合成有机氟化物。



化工废料也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水源,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消费品制造,美国部分地区的水源受到了 PFAS 污染。PFAS 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生物累积性,煮沸无法使其分解或去除,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等健康问题。

美国地质调查局研究人员在全美 700 多个地点测试水源,45% 的饮用水源至少含有一种 PFAS,大平原、五大湖等地浓度最高,可能导致癌症、不孕症等严重健康状况。

另一个原因是在一些外国地区确实存在水质较硬的情况,像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部分区域较为典型。许多外国地区的地质构造中富含钙、镁等矿物质的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

当水流经这些岩石层时,会溶解其中的钙、镁离子,使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增加,从而导致水质变硬。比如美国的中西部地区,地下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较高,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地下有大量的石灰岩地层。

英国的一些地区也存在类似情况,如英格兰的部分区域,地质条件使得地下水与富含矿物质的岩石长期接触,导致水质偏硬。澳大利亚的一些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水源在流经富含矿物质的土壤和岩石时,会溶解大量的钙、镁等物质,使得当地的自来水水质较硬。

中国水质标准更严,是否更科学?

必须先来对比一下中美水质标准谁更严格。









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有 106 项指标。美国一级饮用水指标 78 个,二级饮用水污染物指标 15 个。铅在中国规定为 0.01mg/L,美国 MCL 为 0.015mg/L,中国标准更严格。

而氟化物中国一般规定为 1.0mg/L,美国 MCL 为 4mg/L,中国对氟化物的限制更严格。微生物指标上两国都要求不得检出总大肠菌群等,但美国部分地区对特定微生物的检测频率和防控措施可能更细致。

中国一类地表水要求氨氮(NH₃ - N)≤0.15mg/L。美国部分水体的氨氮标准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有些地区可能与之相近或宽松一些。

从上表对比可以看出,中国水质标准中微生物指标规定的比较多,在各项重要指标上(尤其是毒理指标)相比美国严格很多。

一些观点认为,我国在水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由于缺乏水质基准的基础础研究,我国水质标准中的污染物检测项目和标准值的制定主要参照发达国家的标准或基准。与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水质标准或基准相比,有些项目的标准值过严。

灵活性方面,美国联邦政府制定基本框架,各州可根据自身状况制定更严格或更具针对性的州级水质标准,在面对不同地域特点和发展需求时更灵活。比如加州等一些经济发达且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州,会制定比联邦标准更严格的水质标准。



中国的标准体系相对统一,全国以执行统一的国家标准为主,地方标准需在国家标准基础上进行细化和补充,灵活性相对较弱,但在保障全国基本水质安全方面具有更强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相对比而言,美国的落地方法比较合理,水质标准是以水质基准为依据,在考虑特定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又兼顾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标准是一方面,但是实际执行中,都出过一些问题。2024 年 9 月,江西景德镇多位居民反映家中自来水有难闻异味,放置白色布条会变黑。2025 年 2 月,湖北宜昌市、荆州市多个区县市民反映自来水出现异味,部分地区自来水略微发黄。水务集团称因水源地氮元素超标,加大了氯元素投放,导致水体产生异味,但出口自来水所有标准符合要求。

2015 年,密歇根州弗林特市为节省开支改用弗林特河水源,河水腐蚀性强,导致当地居民饮用的自来水含铅量严重超标,数百名儿童血铅超标,12 人因军团菌病失去生命。2021 年,密歇根州本顿港市爆出 11 个家庭自来水铅含量全部超标,其中一户达环保署安全标准 60 倍,小城 9100 人几乎都在饮用危险铅水。

据 NBC 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美国约三分之一居民饮用的自来水中含有氯胺处理水时产生的 “氯硝酰胺阴离子”,可能有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