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议员、前入境处处长黎栋国
立法会议员、前入境处处长黎栋国表示,香港要稳步发展,充裕的人才库必不可少。近年特区政府积极推出一系列政策“抢人才”,并设立人才服务办公室,全方位支持来港人才,成效很好。
香港要继续发掘人才
他说,2024年刚过去,回望这年2024,立法会不再是昔日反对派作无谓争拗纠缠的舞台,民生政策不会再被“拉布”拖延,阻碍社会发展。他强调,完善选举制度后,立法会审议法例的过程更流畅高效。
本届立法会至今共通过了83项政府法案,今个立法会会期通过了34项政府法案,较上届同期多出近五成。“今年我们审议通过了设立强制举报虐儿机制、提高业主立案法团运作透明度和问责性等法案,以响应社会需要;也通过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竞争力的飞机租赁税务优惠制度、强化香港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竞争力的税务优惠等法案,以巩固和提升香港的国际地位,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为香港未来发展指明的方向。
他又回想起今年3月,立法会加会审议《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他和一众法案委员会成员、保安局及律政司团队,连续7天,日以继夜讨论逾40多小时,共进行22次会议。议员针对条例内容提出过千条问题及意见,法案委员会最终完成审议草案条文181条及政府提出的91个修正案,最终3月19日立法会全票赞成三读通过。他和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均是法案委员会成员,能有份一同完成这个重大历史使命,我感到非常光荣。
除此以外,他去年亦于立法会向政府提出了7个书面质询、2个口头质询、15次补充口头质询,涵盖多个议题,让不同政策局的官员直接回答公众关注的事项,包括公务员公共房屋配额计划、长者医疗券、校园欺凌、酷刑声请、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边境管制站的纪律部队人手、免出示证件方式过关等。
他强调,香港由治及兴的阶段还有一段很长的道路,未来我们会继续全力为香港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这路上需要更多人才,为香港努力以赴,让香港再创高峯,香港需要继续发掘并培训人才,贡献我们的家香港。“
抢人才计划有成效
他指出,据劳工及福利局最新数据,2022年底至2024年11月底,政府的各类人才计划共收到42万宗申请,批出了26万宗,17.5万人已到港,连同他们的配偶和子女,短短两年已为香港增添了35万人口,其中,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收到11.1万宗申请,批出8.8万宗。“抢人才”计划成绩令人鼓舞,有效快速补充劳动缺口,建议当局可定期公布招揽到的人才数量,让社会更了解政府“抢人才”的工作成果。
另外,他又指出,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最近发布的《2024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排名由2023年的第16位,跃升至第九位,是香港打造教育基建和吸纳人才措施的显著成绩。不仅如此,不少国际知名人士、体坛巨星亦通过不同人才计划先后成为香港居民,如桌球世界冠军奥苏利云及卓林普、国际篮球明星马贝利等,不但向世界宣传了香港的人才计划,更有强大说服力,大家熟悉的体坛明星也有信心选择香港定居,可见香港的吸引力和前景。
他继续说,不时有媒体报道人才来港后,在求职及子女就学方面遇到的一些困难;当局宜多向外说明是否已向来港人才提供了适当的支持,以保障本港和输入人才计划的形象,以免其他计划来港发展的人才受这些个别个案而影响决定;以及应该加强国际宣传,让更多不同国家的传媒报道香港人才政策的最新情况。
他强调,培育本地人才与吸纳外来人才必须双轨并行,壮大香港多元化的人才库,助力不同行业发展。
海纳百川丰富香港人才库
记者问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计划)自2022年推出,期望吸纳高收入、高学历及具丰富经验的优质人才来,,但有评论指逾九成申请者来自内地,而且来港后失业的很多,他有何意见,他说,这现象并不令人意外,内地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不少内地优才拥有名牌大学背景及国际知名企业工作经验,具备国际竞争力。加上两地在语言和文化上的相似性,内地优才更容易适应和融入香港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他强啁,有调查指透过高才通计划来港的大多从事创科、金融、金融科技及专业服务等行业,反映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完善的法制、自由的市场、多元的文化及多姿的生活气息,均对高端人才有极大吸引力。另一方面,因应国际地缘政治日益严竣,对人才流动也有影响,特别是中美博奕影响华裔人才在美国的发展,不少华裔专家学者选择离开美国,再择木而栖。香港的国际化环境配套会对这些人才有一定吸引力。
他指出,高才通计划丰富香港的人才库,为香港的发展注入活力,特区政府应该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例如增加住房补贴、改善教育和医疗服务等,以提高香港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特区政府亦要继续加强与内地及其他国家的合作,促进人才交流,打造更具包容性和创新力的经济环境,以提升香港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整个大湾区的协同发展。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文 :本刊主笔 何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