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春节期间,台湾岛内的大罢免联署如火如荼展开,罢免团体针对37名国民党区域民代及11名民进党民代展开罢免联署。根据台湾“菱传媒”所掌握的消息,目前至少有20名国民党区域民代以及3名民进党区域民代的罢免案第一阶段联署达标,其中18个“罢免蓝委”团体已赶在春节开工后首日(2月3日)将联署书送至岛内“中选会”。民进党所操控的其他罢免群体依旧在剩余选区联署,力拼2月下旬岛内“选罢法”新法生效前送件。
春节期间,蓝绿互开大罢免,过年不停歇
“菱传媒”盘点了目前上榜蓝绿“罢免”目标的区域民代名单,蓝营部分,除了原住民外几乎无一幸免。台北市的王鸿薇、徐巧芯、李彦秀、罗智强、赖士葆;新北的叶元之、张智伦、林德福、廖先翔、洪孟楷、罗明才;基隆的林沛祥;桃园的牛煦庭、涂权吉、鲁明哲、万美玲、吕玉玲、邱若华;新竹的郑正钤、林思铭、徐欣莹;苗栗的邱镇军、陈超明(无党籍);台中的廖伟翔、罗廷玮、颜宽恒、黄健豪、江启臣、杨琼璎;彰化的谢衣凤;云林的丁学忠;南投的马文君、游颢;花莲的傅昆萁;台东的黄建宾、金门的陈玉珍、马祖的陈雪生等37名区域民代均上榜。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因“助理费”案被停职的新竹市长高虹安也上了绿营的罢免名单。
在罢免民进党民代部分,国民党目前锁定台北的吴思瑶、吴沛忆;新北的张宏陆和苏巧慧;宜兰的陈俊宇;台中的蔡其昌和何欣纯;高雄的许智杰、黄捷及原住民民代陈莹、伍丽华等11人。不过由于国民党“罢免”联署起步晚,目前仅少数人在第一阶段联署达标,春节过后仍加紧联署中,争取早日送到岛内“中选会”成案。
面对绿营的大罢免,蓝营政治人物已开始准备应对
这次沸沸扬扬的“大罢免”主要起源于春节之前民进党柯建铭所抛出的“双罢”。过去1年,在台立法机构表决中,民进党不敌在野阵营,频频吃瘪。即使动用武力大闹议场,企图延阻议事表决,最终依旧铩羽而归。在此背景下,民进党郁闷了,党团负责人柯建铭直接抛出大罢免,希望通过罢免蓝营区域民代以翻转整个台立法机构。起初各界对大罢免持观望态度,民进党内部针对“大罢免”的看法也不一致,不过春节前夕,有关赖清德当局的预算争议成了导火索。随后各地罢团陆续成立,掀起涉及整个台湾地区的“大罢免”浪潮。
面对绿营发起大罢免,蓝营也喊出“以罢制罢”,锁定台北、新北、台中、高雄四地,发起反制罢免行动。春节期间,蓝营主导的罢免站也陆继成立,开始阻击绿营的“大罢免”。
根据岛内的相关规定,罢免案的第一阶段联署门槛通常最多只需2、3千份,基本上很容易达成。联署书送出后将有一个月的审查期,但接下来第二阶段联署需在60日内缴出该区选民10%约达2、3万份的联署数字,是较难以达成的门槛。
而根据“菱传媒”网站的观察:目前蓝绿虽都传出已锁定罢免名单,但多数属于喊话叫阵意味。如果未来“大罢免”持续开打,台湾北部和中部将是最激烈的攻防区域。
台媒还认为,作为台湾政坛的第三政治势力,民众党目前的角色颇为微妙。民众党的8席民代均属不分区,绿营无法针对他们展开罢免。但民众党在这次的“大罢免”浪潮中依旧无法独善其身。
这次的“大罢免”行动,民众党无法独善其身
蓝绿在这次的“大罢免”行动中的目标已经很清晰,绿营是要争取独掌台立法机构,蓝营的起初目标是“以战止战”,但蓝营内部已评估这次的行动也为他们独掌台立法机构提供了机会。一旦国民党或民进党独掌台立法机构,这将冲击目前的台湾政坛生态,民众党恐将失去关键少数地位,因此目前民众党正思索如何在“大罢免”浪潮中发挥杠杆作用,维持台立法机构的微妙平衡。对民众党而言,最好的情况当然是“大罢免”一事不了了之,但从当前的情况看,这恐怕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