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平方米的“水上星河”、百米“鱼跃龙门”主题花灯、千米“大鱼海棠”滨湖灯会……2025年元旦和春节期间,两江新区礼嘉龙塘湖公园再次火出了圈,一大波市民慕名前来打卡,一起在“中式浪漫”中辞旧迎新。


这已是龙塘湖公园探索公园市场化改革以来,二度刷屏朋友圈了。

去年中秋节期间,移交龙湖集团运营后的龙塘湖公园迎来首个节日,用一场水上灯会圈粉无数,活动共计吸引游客超过60万人,带动附近商业消费超过2000万元,同比增长26%。

公园市场化改革究竟有何魔力?如何让公园发生蝶变?

两江新区市政管护中心副主任柳波道出了谜底:“我们坚持公园社会公益性、群众开放性、服务多元性,引入社会资源,让两江新区的公园真正成为社区邻里交流活动的中心,成为广大市民游客想来、爱来、常来的幸福之地。”

为啥要改?

补短板提品质 让公园实现自我“造血”

在“百园之城”两江新区,目之所及,皆是美景。“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绿色画卷,吸引了大批市民到两江新区安家、就业。

两江新区作为全市公园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区域,为何要探索公园市场化改革?柳波直言,改革最大的动力,就是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柳波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肺”,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公园建设管理方式往往面临着资金来源单一、建设效率不高、服务功能缺乏等问题,难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两江新区已建成公园151个,日常维护费用大约1.1亿元,规划未建的公园目前有55个,投资约60亿元,建成投用的维护费用也是一大笔支出。”

采访中,柳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面对如此庞大的投入和繁重的维护任务,仅靠财政资金显然难以为继。


同时,由于建设时期不同,上百个公园的“先天条件”也不一样。一些建成较早的公园,基础设施已开始陈旧,需要更新升级;即将修建的公园,也要尽可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着效率不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为了补短板、提品质,积极探索市场化改革成为必然选择,要让公园实现自我‘造血’。”柳波说。

怎么来改?

探索三种方式 激发公园潜力盘活资源

2022年,两江新区开始探索公园市场化改革。

事实上,这一探索并不容易。

“公园市场化后会不会对公益性质产生影响?社会资本怎么进入?进入后能干些啥?公园盘活后能带来哪些更好的体验?这些都是我们在调研时搜集到的市民关心的问题。”

柳波说,在探索公园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两江新区坚持“公园姓公”,服务对象是广大市民,坚持要算生态账,通过对应的投资强度、建设规模、绿化比例等五大指标体系,确保公园公益性不变、公益配套不减少、服务品质不降低。

同时,出台了城市公园市场化建设管理实施方案,明确范围、模式、程序及支持条件、限制条件,依法合规,以规范推进改革。


“我们和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对两江新区已建成公园的用地情况进行了详细梳理,摸排出50多个具备市场化改革条件的公园。”

柳波说,具体来讲,两江新区探索了3种方式,来激发公园潜力,盘活资源。

一是公开招投标,通过将公园配套用房、用地等资源打包成项目,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金州公园、月亮湾社区公园、龙兴航空主题公园等均采用此方式。二是招商引资,两江新区和招引项目签订管理协议,由项目方建设管理公园。以龙咀公园为例,两江新区与重庆山水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集旅游文化、餐饮文化、演绎文化于一体的沉浸式消费新场景。三是土地出让,在规划阶段,就对用地做好统筹,开发商拿地时一并建设公园,两江新区负责红线管控,锦绣山公园等就采用了这一模式。


效果如何?

一园一个主题 “百园之城”各美其美

经过市场化改革后,两江新区的公园有了哪些改变?市民的体验感有无变化?

元旦节火爆“出圈”的龙塘湖公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继去年中秋节后,龙塘湖公园在元旦节再次举办灯会,1500米的湖滨步道,沿途可欣赏湖面、桥面、路边的璀璨灯展,锦鲤、灯笼等国风元素点缀其间,浓浓的新春年味扑面而来。


与此同时,紧邻公园的龙湖礼嘉天街还推出了百米星光瀑布、火舞狂欢盛宴、龙凤飞天秀、千架无人机灯光秀、古风游船掌灯仪式等精彩活动,商业与公园的联动不仅聚集了人气,也拉动了消费。

自龙湖集团运营以来,就对龙塘湖公园进行了升级改造,完善了路灯、景观灯饰、座凳、垃圾桶、直饮水等配套设施设计,增加樱花剧场、亲水平台、自然乐园、沙滩乐园、欢乐农场、灯光秀等景点,增强了市民游园体验感。


作为两江新区首批投入市场化改革的公园,金州公园则以“公园新文旅”为主题,规划打造“1+1+N”多元化文创基地。即1个文创地标,1个艺术中心,N个运营空间场景营造。

此前,该公园车位不足100个,无法满足市民自驾游玩的需求。对此,运营方渝高公司通过扩建停车场,新增了415个车位,还增设了超充站。同时,新增了咖啡馆、篮球场、自助售卖机等设施,设立了公园集市。


在两江新区,一个个公园在发生蝶变,初步呈现出“各美其美”的局面。

“我们以主题引领改革,按照公园市场化一园一个主题、一园一指标、一园一清单,加强公园市场化项目的策划、包装、建设、管理,确保公园放得开、管得住,改出典范、改出经验。”

柳波说,目前两江新区通过公园市场化改革路径落地项目17个,协议建设期投入资金21亿元,年运营收入超5.22亿元、年纳税约1亿元、年节约财政支出养护费0.33亿元。通过市场化改革,导入萌宠、非遗、体育、宋韵等各种主题,赋能公园产业,激活公园活力。

接下来,两江新区将拓宽拓展改革路径,坚持公园社会公益性、群众开放性、服务多元性始终不变基础上,进一步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加快项目实施速度,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园改革的认可度。

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王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