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电视剧《梦华录》播出之后,因一个 “录” 字出错,引发了不少讨论,这好像也在情理之中。
之所以说在意料之中,是因为这种错误本不该出现在影响力广泛的海报上,更不该出现在万众瞩目的热门剧集开篇之处。
暂且不论 “录” 字书写对不对,单说 “梦华录” 这仨字,就是普通人的书写水准,跟书法艺术根本搭不上边。
“梦华录” 这仨字的书写,既没有严谨的结构,也缺乏精妙的笔画,和书法艺术差得老远,根本没法放一块儿比。
尤其是那个写错的 “录” 字,中间的横画和最后的捺画,看着拖拖拉拉的,一点美感都没有。不仅笔画搭配不合理,整体结构也乱七八糟,本该好看的 “录” 字,在这儿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能说丑。
要是这么写都能算书法,那随便写写字都能叫书法了。
现实中,写 “录” 字写得好的书法家多得很,他们的作品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畅,大家都认可、都喜欢。
可这样一个既不好看又错了的 “录” 字,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海报和片头里,这就是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不尊重,是在糟蹋它。
写错字在日常书写中很常见,没啥大不了的,大家都能理解。可要是海报或者热门剧集的片头出现错误,那就不能不当回事了。为啥呢?因为这种错误带来的负面影响太大了,而且想轻易消除可不容易。
那个 “录” 字,可不是像有些人说的 “好像多了一横”,而是明明白白地多了一横。要是大家写汉字都能随便加减笔画,动不动就拿 “变形” 或者 “异体字” 来当理由,那中华文化的纯正性还咋保持?
中国近代确实有过文字改革,但每次对汉字笔画的调整都特别严谨,而且有任何改动都会公开,就是为了让改革透明,保证大家的知情权。
要是中国文字没了原本的严谨劲儿,任由人随意加减笔画,那往小了说,可能在小范围里就会把文字搞混淆。往长远了看,这种随意的风气要是蔓延开来,说不定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一连串的反应,最后把中国传统文化给弄得一团糟,甚至有可能让它慢慢消失。
《梦华录》里那个 “录” 字出错的事儿,仔细一想,真让人心里堵得慌,接受不了。可有些人呢,却扯着书法的大旗,拿什么 “变形处理”“异体字” 来给这错误找理由、贴金,这做法实在不行。
说这些人 “别有用心”,可能有点过了,但至少能说明他们分不清对错,就想着在混乱里捞点好处。
书法是门艺术不假,可这不代表写字就能随心所欲。错了就是错了,甭管拿变形处理还是异体字当理由,事实就是事实,不会变。
影视剧不光是让人乐呵乐呵的,还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法子,所以它们得扛起传播文化的责任。影视这传播媒介,可不能忽视自己在文化引导上的作用。一旦发现有错,就得马上改,不能就这么放着不管,得避免错误信息扩散,防止误导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