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籍当中,我们能体认到一些观点和故事流动的痕迹。
当我们进入中年时,会不会成为劳动市场上消失的那一部分?当我们嬉笑怒骂的时候,是否习惯性地融入了厌女的逻辑?当我们谈到历史的时候,是否很少看到不同社会阶层女性的个体画像?当我们进入图书馆的时候,有没有意识到它为公共文化生活所付出的长久努力?
而在虚构的世界里,作者们通过女性的身躯、两代人的语言、刑事案件里的伦理关系等,探讨了永恒的主题:爱。盛夏已至,我们追问生活的意念也不会冷却。
以下20本刀锋好书,将缓缓展开许多问题的枝节和脉络。


非虚构类


[英] 安德鲁·佩特格里 / [英] 亚瑟·德·伍德温 著,宫杉姗 译 中国工人出版社·万川,2024-6


《图书馆:一部脆弱的历史

从古亚历山大图书馆到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从泥板、羊皮纸、莎草纸到没有书籍的阅读,历经几个世纪才建成,也可能在一天内被摧毁——“图书馆”这个文化意象仿佛一触即碎,又惊人的坚韧与长久。
历史学家安德鲁·佩特格里和亚瑟·德·伍德温向我们介绍了世界上最伟大藏品的古董商和慈善家,追溯了文学品位的兴衰,揭示了在追求稀有手稿时犯下的重罪和轻罪,并探索了图书馆在塑造公共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日本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著,李立丰、宋婷 译 东方出版中心,2024-6


《消失的劳动者:百万无业中年的困境与出路》

他们被称为“消失的劳动者”,从官方统计中消失,却在日本社会中真实存在。这种现象为何如此突出?它和日本的加速老龄化有何深层联系?这对日本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什么负面影响?
NHK特别节目录制组深入调查,带我们近距离观察这一被忽视的群体,直面百万中年失业者带来的现实冲击:在老龄社会和少子化浪潮的双重夹击下,中年危机不再是个体的挣扎,而是社会活力衰竭的缩影。


宋明蔚 著 单读 / 铸刻文化 |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6


《比山更高:自由攀登者的悲情与荣耀》

本书讲述了过去20年来,中国自由攀登者用攀登书写各自的命运,在山上跨越生存和死亡的故事。自由攀登者是中国特有的一群人。他们只有寥寥几百人,却是中国死亡率最高的运动群体,遇难者的平均年龄仅有31岁。
这不只是一组登山者的群像,更是一个个不同时代的理想主义者在死亡的悬崖边追寻自由与自我的故事。他们在身体力行地告诉世界,他们甘愿用死亡的风险与代价换来可以超越一切的自由意志。


叶小果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2024-6


《蝴蝶之家》

临终关怀、器官捐献、聋哑人普法、无障碍出行、救助流浪动物……世界总有裂缝,也有缝缝补补的人。在容易被人忽视的社会角落,他们愿意以微小的力量一点点消融他人内心的冰雪,一寸寸抚平生活里的沟壑。
这些真实的人生故事让人看到,生而为人,有能尽之事,也有可期之光。作者叶小果说:“每一次采访,每一次倾听,他们的百味人生,参差百态,喜怒哀乐,都让我深感荣幸,能够有机会和原本陌生的他们进行深度的推心置腹的交流。”


林垚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6


《空谈》

本书是青年学者林垚近年来的哲学、科普、学术与公共讨论文章的合集,也是其第一部独立文集。全书由三个版块组成,上卷《究穷象塔屠龙术》集中于道德哲学及政治哲学方面的探讨,中卷《搅梦频劳西海月》聚焦美国政治,下卷《蛇毛兔角多鸡犬》漫谈与科学哲学或宗教哲学相关的话题。
作者行文逻辑严密,文风犀利,从哲学思辨的高度对诸多公共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直戳要点,并且呈现出多重的思考维度。


[美] 阿曼达·蒙特尔 著,李辛 译 明室Lucida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4-6


《语言恶女:女性如何夺回语言》

人从一出生就在学习语言,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这样说话?性别是否会影响我们讲话的方式?日常语言中是否也存在着性别偏见?语言本身是厌女的吗?
在这本书中,你将知道:许多脏话最初并不“辱女”,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喋喋不休,八卦从来不是女性的专属……语言学家阿曼达·蒙特尔教你从容击破语言背后的父权结构,游刃有余地发挥语词的力量,用重新定义的语言创造每个人都能得到尊重的世界。


肖铁 著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6


《群众: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书写与想象》

本书通过对小说、哲学、诗歌和心理学论著的细读,分析现代中国文化与政治想象中群众的核心性和历史性,更把中国群众话语放在20世纪上半叶的全球知识语境下,挖掘被忽视的跨国互动和差异。
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综合文学研究、思想史、批判理论和人类科学史,凸显现代人类科学知识的形式、新兴艺术的表现和不断变化的政治诉求之间的纠葛。


罗新 主编,胡鸿、徐冲、常彧、单敏捷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6


《彼美淑令:北朝女性的个体生命史

一个多世纪来北朝墓志的出土,大大改变了中国中古史料的基本景观,为中古史的新视角和新叙事提供了可能。其中,聚焦于北朝女性个体生命史的书写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书所收11篇文章,利用新出墓志,加上其他类型的石刻史料和传统文献史料,尽力描摹北朝女性的个体生命史,讲述一个个具体的女性故事。不同社会阶层、不同人生际遇的女性故事,合在一起,力图展现一幅不同以往的北朝历史画卷。


蔡翔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6


《1980年代:小说六记

20世纪80年代末,新写实小说与王朔作品轮番登场,将80年代初期中国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变成“一地鸡毛”式的庸碌日常。他们以文学的方式消解了一个大时代的理想和价值,从而终结了80年代,开启了90年代。
这是作者将文学史与社会史和思想史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部思想文本。作者认为,1980年代不能成为80年代人的纪念馆,而应该成为历史的图书馆,以供我们反复阅读。


王安忆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2024-6


《王安忆的浙大文学课》

浙江大学“驻校作家”计划聘请了王安忆驻校讲课。驻校期间,王安忆讲了八堂课,从小说的“物质”出发,最后借由张爱玲的“五四遗事”归结到了小说的“精神”。
用王安忆自己的话说,无论是题材的历史感、思想的哲学性、社会生活的宏伟度,还是解读的勇气,都收缩了尺寸,回归世俗,合乎大众的品位。因此,这本课稿并不是象牙塔里的艰涩学术项目,如同这八次向社会开放的课堂一样,是献给所有文学爱好者们的一次“亲近”。


虚构类


[日] 阿津川辰海 著,佳辰 译 后浪 / 后浪文学 | 贵州人民出版社,2024-6


《星咏师的记忆

这本书是预知和推理的绝妙碰撞。世上有一种紫水晶,少数人能通过它看到未来,尤其是自己身处险境时的情景。这些有特殊能力的人被称作“星咏师”。
刑警狮堂由纪夫,枪杀了一名嫌疑人,被罚自主禁闭,他回到故乡入山村。一个声称是“星咏会”成员的男孩来找他,希望他帮忙找出杀死“大星咏师”石神赤司的真凶,救出被冤枉的真维那;而真维那杀人的整个过程记录在紫水晶里……


俪歌 著 花城出版社,2024-6


《物语症

关于城市里个体的孤独与异化,甚至是荒诞,有些悖论演绎得惊心动魄,却又那般贴近现实,令人信服。
作者拥有多层次、多角度的文本表现手法,尤其是对人物个体心理的把握与呈现,细入肌理甚至是潜意识的底层,令人赞叹。文本文体意识较强,不拘泥传统定式与定见,有些作品的实验性很浓却毫不生硬。


乌冬 著 惊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6


《海象日记

在乌冬怀孕的第 22 周,她开始创作《海象日记》,记录自己怀孕后的所见所闻与心路历程。这期间,她用诙谐而伤感的笔调记下了自己身体、心境乃至人生境遇的变化——孩子即将出生,母亲身患重病,新生与死亡、得到与失去在生命中激起层层涟漪。
与其说这是一部怀孕日记、养育日记,不如说这是一份特别的生命笔记:在成为母亲的同时失去了母亲,她该如何面对,如何接受,如何继续。


常小琥 著 尺寸 | 中国工人出版社,2024-6


《大狗

隐秘而巨大的离心力扑面而来,有人浮出水面,有人活在海底。生活早已布下天罗地网的隐疾,在面目可憎之前将世界生吞,簌簌作响。
六则短篇故事,六场质地坚硬的悲悯之旅,聚焦那些失意却骄傲的人,形同虚设但生机勃勃,有精神科医生和努力想要与社会接轨的病人,也有为女儿生计奔走的父亲,悲情满怀,缝隙里生满野草。


钟声礼 著 说苑 | 上海文化出版社,2024-6

《熊猫骑士

本书为一部荒诞、烧脑的悬疑推理小说,间隔多年的两起命案与流言交错,编织成一出荒诞剧。有不少目击者称凶手是惩恶扬善的英雄“熊猫骑士”,但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多年前的悬案——律师被害案的真相也浮出水面。两起案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所谓的英雄,会不会其实是负面情绪的阴影?从小说出发,也许能找到心中的真相。


押沙龙 著 果麦文化 | 万卷出版公司,2024-6


《鹿隐之野

《鹿隐之野》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也是一部历史寓言集。作者押沙龙将历史、神话、传说熔炼于作品中,创作了七个脑洞大开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奇幻,比如开篇从上古时期讲起,流落人间的天人发现了一个孩子,教会他建立文明的秘密;有的伤感,比如讲人牲的逃亡,在保护爱人和自己苟活之间做出选择……
这些故事指向人和权力的关系,以及复杂人性的弱点在这种关系里的反应。鹿隐之野是一个梦幻之地,它既见证过王朝的倾覆,也见证过文明的兴起。在押沙龙笔下,这些故事提供一种启示,触发人们对历史以及其展现出的人性作出思考。


[美] 弗雷德里克·布朗 著,姚人杰 译 明室Lucida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4-6


《宇宙无事发生:弗雷德里克·布朗短篇杰作选

弗雷德里克·布朗是享誉科幻界的鬼才,亦被认为是微型小说大师。《宇宙无事发生》精选51篇布朗的代表作品:地球小伙与外星生物赌上各自种族的未来,进行一场不为人知的对决;时间机器被发明出来,用途和功效却是五花八门,甚至令人大跌眼镜;睁眼发现自己成了火星上最后一个人,还穿越到了地球人身上……
这些故事最长不过三十来页,最短的仅有半页,却能在极其有限的篇幅之内展现无尽的巧思,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惊叹于作者的想象力。


[意] 多梅尼科·斯塔尔诺内 著,狄佳 译 群岛图书 |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6


《米兰女孩》

那不勒斯男孩米米,终日看着窗外——在对面楼的阳台上,“米兰女孩” 像八音盒上的芭蕾舞女一般跳着舞。为了爱,一个小男孩可以完成极端的壮举:和伙伴进行“生死决斗”,甚至抛弃方言,像米兰女孩那样说意大利语。
多年后,已经进入大学的米米和童年伙伴再次相遇。那个曾经做梦的少年,却必须诚实面对他的记忆,追寻米兰女孩真正的身份。斯塔尔诺内向《神曲》致敬,用简单、直接、现实而强烈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童年结束的时刻:发现爱的那一刻,发现死亡的那一刻。而这二者密不可分,相互追逐。


石钟山 著 新华先锋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4-6

《暗号

书中故事发生的时代从解放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时间跨度大。其中《暗号》一篇描写了一位地下工作者隐秘伟大而又如履薄冰的一生,人物刻画得深入人心,颠覆了读者对谍战小说的固有认知。
在其他篇目里,作者同样用质朴的笔触描绘了大时代下一个个小人物的人生故事。我们既可以从中看到命运的幻变、社会的变迁,也可以看到世间的冷暖,以及人物内心世界的转变。


[日] 谷甲州 著,丁丁虫 译 八光分文化 | 新星出版社,2024-6


《星之创造者

测量、挖掘、观测、分析,组成了一个技术人员的一天。他们在月球挖掘隧道,在火星开采水资源,在金星建设发电站,在土星挖矿。就在他们以为工程会顺利推进时,意想不到的事故发生了:月球隧道塌方、火星供水工程失火、土星矿区离奇失踪……
技术人员深入工程腹地,却发现这一系列问题竟然事关太阳系的生死存亡。这些普普通通的技术人员又将如何改变历史?
整理 硬核读书会校对 遇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