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在明尼苏达州旧物清仓拍卖中以不到50美元购入的画作,近日成为各大艺术媒体热话。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该超低价购入画作近日被艺术鉴定公司LMI集团判断为梵高遗失作品,并将其命名为《Elimar》。报告指这幅画作是梵高在1889年于法国南部圣保罗精神病院期间创作,估价达1,500万美金。然而,梵高博物馆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幅画并非梵高真迹,事件引起艺坛广泛讨论。


被认为是梵高画作之《Elimar》

车库清仓疑似捡到宝?

2016年,一位古董收藏家在明尼苏达州车库拍卖中发现了这幅18英寸油画,画中描绘一位白胡子渔夫在海边抽烟斗,并修理渔网。渔夫脸颊泛红,神情沉思,画作右下角潦草地写着「Elimar」一词,引起藏家兴趣。

藏家最初以不到50美元价格购得这幅画,声称自己在2018年联系过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进行鉴定,不过博物馆专家在审查后表示,基于风格特征,这幅画不能归属于梵高。翌年,藏家将画作以未公开金额卖给了总部位于纽约的艺术品鉴定公司LMI集团,该公司于前一年成立。

美国艺术鉴定公司称是真品

LMI集团在上月28日发布458页研究报告,表示该公司为鉴定画作,组建了约20名各领域专家组成之团队,包括化学家、策展人和专利律师等,投入超过3万美元进行为期四年验证。


LMI集团研究报告指画作笔迹与梵高相似

研究认为《Elimar》与梵高晚期作品有一定联系,使用了梵高生前最后一年常用之柔和色调,《Elimar》三分之二视角亦与梵高其他作品构图类似,画作颜料以及蛋白光泽也成为鉴定证据。研究人员认为画作右下角的「Elimar」,与梵高1885年画作《静物与圣经》(Still Life With Bible)中「Emile Zola」一词在笔划长度、宽度和角度上具有显著相似性,同时他们已在画布上发现一根头发,判定来源人类男性,但由于DNA严重降解,无法与梵高后代配对。


丹麦艺术家迈克尔·安切尔(Michael Ancher)作品

该画作与丹麦艺术家迈克尔·安切尔(Michael Ancher)作品《Portrait of Niels Gaihede》画面相似,LMI集团报告指梵高1889年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期间,曾多次重新诠释其他艺术家的作品,《Elimar》便是这些作品其一。 LMI集团声称这幅画至少值1,500 万美元。

作品遭梵高博物馆拒收

尽管LMI集团报告提供了大量科学证据,但梵高博物馆对此表示怀疑,博物馆发言人表示:将报告新资讯纳入考量后,我们坚持认为这不是梵高真迹。而在1月31日声明中,LMI集团批评博物馆仅用不到一个工作日的时间就草率地拒绝了我们458页报告,呼吁博物馆重新审查画作。


梵高博物馆坐落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乃当地的著名地标 。

梵高博物馆以鉴定程序严谨见称,曾因判定结果遭法律诉讼威胁。近年博物馆每年都能收到超过500个鉴定申请,现在不再接受来自公众个人鉴定请求,只会考虑有画廊、拍卖行以及专家额外支持之申请,每年深入研究若40幅申请画作。

此外,画作的来源也成为争议焦点。 LMI集团未能提供2016年之前任何画作来源信息,这使得学者们难以追溯其历史。一般来说,不论无论是被毁还是失踪,皆会在艺术家目录列出遗失作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